柴達木河
中國第二大盆地
柴達木”是蒙古語“鹽澤”的意思,它位於青海湖西邊,海拔2600-3000米,面積24萬多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二大盆地。柴達木盆地有33個鹽湖,其中察爾汗、茶卡、柯柯、大柴旦、東台吉乃爾、馬海六大鹽湖為重點開發區。這裡地面有鹽、地下有鹽、水中有鹽、土裡有鹽,甚至公路也是用鹽鋪的。從格爾木去大柴旦,所經過的“萬丈鹽橋”有36千米長,它穿過察爾汗鹽湖的鹽殼。
目錄
“柴達木”是蒙古語“鹽澤”的意思。
柴達木鹽湖資源有三大特點:一是儲量大。據初步勘探結果,柴達木盆地鹽儲量為600多億噸,佔全國探明儲量的一半以上,它不僅是中國鹽礦之冠,也是世界鹽礦之冠。這些鹽可以在地球和月球之間架設一座6米厚12米寬的鹽橋,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2000年。二是品位高。東台吉乃爾湖和一里平鹽湖,滷水中鋰含量比美國同含鹽湖高出10倍,比其工業開採品位高出50倍。三是類型全,分佈相對集中,資源組合好。其中鈉鹽探明儲量530多億噸;硼探明儲量1100多萬噸,佔全國總儲量的一半;氯化鎂探明儲量約20億噸。因此,柴達木盆地又稱為“鹽的世界”。
察爾汗鹽湖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鉀鎂鹽礦,總面積達5856千米2,已探明氯化鉀儲量3.7億噸,約佔全國儲量的70%。在這裡開採鹽礦主要用於提煉工農業急需的化工產品——氯化鉀。我國最大的青海鉀肥廠就建在察爾汗堅硬的鹽殼上,年產20萬噸優質鉀肥,第二期工程生產能力為80萬噸,全部建成之後,將改變我國鉀肥長期以來靠進口的局面。
柴達木盆地高寒缺氧,少雨多風,高原大陸性氣候特徵顯著。年平均氣溫5.1—5.9℃,最高氣溫33℃,最低氣溫-40℃。年均降雨量為100—300毫米,西部地區一般只有十幾毫米,年蒸發量為1000-3000毫米,山區無絕對無霜期,平原無霜期在70—215天之間。白刺和梭梭等耐鹽鹼乾旱的植物柴達木盆地的主要植物。盆地內有大小河流160多條,比較大的河有柴達木河、巴音郭勒河、察漢烏蘇河、格爾木河、那棱郭勒河、諾木洪河等,這些河流哺育著盆地肥美的草原和農田,並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了氣候。盆地四周高原上長年不化的冰川雪層是這些河流的重要水源。河流具有內陸性,一般比較短小,呈向心式分佈,絕大部分河流注入盆地內的湖泊或滲入地下。盆地中大小湖泊90多個,總面積20000多平方公里。較大的湖有察爾汗湖、達布遜湖、尕斯庫勒湖、蘇干湖、托素湖等。這些湖大多是鹹水湖。
早年我國在柴達木發現發現了油氣田結構,其中青海油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油田產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位於素有中國“聚寶盆”之稱的柴達木盆地,25萬平方公里盆地內沉積面積約12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陸地油氣勘探的重要地區。經過50多年的勘探開發,柴達木盆地已成為中國重要的油氣生產基地,青海油田2006年生產油氣達到475萬噸。柴達木盆地油氣勘探領域廣、面積大,油氣潛在資源量達到46.5億噸,由於高原地質構造異常複雜,目前石油探明率僅為15.6%,天然氣探明率為12.1%,是全國勘探程度較低的油田地區,勘探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