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0條詞條名為廣福寺的結果 展開
廣福寺
江蘇無錫黿頭渚廣福寺
無錫黿頭渚廣福寺位於太湖黿頭渚風景區內,是無錫最早對外開放的寺廟,在“黿渚春濤”和“萬浪卷雪”的交界處,倚山面湖,坐北朝南。南朝蕭梁時,黿頭渚後山建有廣福庵,一名峭岩寺,古寺高林,履有廢興。
1925 年秋,由量如和尚向鄉紳楊翰西募化山地十畝重建成。取“廣土眾民同登福地洞天”之意,名“廣福寺”。
1980 年,廣福寺重歸市佛協,重塑四大天王、彌勒佛和觀音、地藏菩薩等,又從北京請來十八羅漢;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書匾“大圓滿覺”,尉天池書“廣福寺”額;恢復了宗教活動。寺內,僧房“華嚴精舍”藏有鎮寺三寶:鴕鳥蛋、古畫《百鳥圖》及明末抗清義士楊資淵 鐵鞭;另有蔡緘三的“退廬”五間。
其建築格局為傳統模式,鐘鼓樓、天王殿、大雄殿等,配以陶朱閣、缽緣堂、華雨軒、華嚴精舍、退廬等輔助建築。雖只二十餘間,但布局得體,錯落有致,環境幽靜,可以放眼太湖,獨佔湖山佳處。
廣福寺的東面,為竹林掩映的“小南海”,僧普善募建,是觀音大士的道場。其內的素麵素饌,名聞遐邇。
充山隱秀,位於鹿頂山東南山麓,原陳家花園所在地。陳家花園,又名若圃,是無錫民族工商業者陳仲言興建於1928年,建國後設苗圃。
歇山頂,名“荇青”,有“魚撥荇花游”之意。臨水建有二層樓,青瓦粉牆,名“醉芳樓”。樓旁水邊又有方亭,名“蓼風”。在滿植翠竹的土山上,建有六角竹亭,仿製的竹柱,似可以假亂真,故名“個亭”。“個”為半個竹字,形如竹葉,頗具趣味。山坡上有古典建築群——杏花樓,共五幢,設旅遊飯店。西有菖蒲園,面積1公頃,水沼植菖蒲200個品種約2萬株,花開絢麗多姿
黿渚燈塔旁,有高 2 米余的景名刻石,以黃石之古拙襯托書法之遒勁雅緻。主石正面鐫刻“黿頭渚”三個大字,為光緒間無錫舉人秦敦世所書。該石背面的“黿渚春濤”,為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狀元劉春霖所寫,毀於“十年動亂”,後集唐駝為“花神廟”所書聯句“春色斗燕支,天教萬紫千紅,都歸主宰;濤聲吼黿渚,地勝十洲三島,合住神仙”中的“黿渚春濤”四字,補刻於石上。
太湖仙島原名三山,俗稱烏龜山。位於梅梁湖中,距黿頭渚2.6公里。它是太湖七十二峰中的著名山峰,面積12公頃,實際上由4個小山峰組成。
黿頭渚內度假島四面環水,有著獨特的山水風光,環境幽靜,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全年空氣質量均為優級,可謂是“天然氧吧”,擁有250餘間豪華客房,商娛設施配套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