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福寺

上海崇明縣廣福寺

廣福寺位於崇明島東部地區中興鎮南側,寺院佔地面積近30畝,距上海長江隧橋工程崇明出口僅4公里。寺院座西向東,靜卧在七滧河西岸。雖不是千年古剎、敕建皇封,卻也賢能輩出、普潤一方,香火鼎盛,亨譽遐邇。廣福寺史建於清咸豐年間,前身為"武聖殿",原址汲浜鎮北。民國十年,了道大師駐錫於此,更為現名“專宏凈土”。

歷史沿革


廣福寺是崇明島上規模最大的兩所佛教寺廟之一,其前身是汲浜鎮北首之武聖殿,始建於清代咸豐年間。1921年,於崇明佛教中興建樹了不朽豐功的了道法師自杭州得戒回崇,駐錫於此,乃建典型蓮社,重振凈土宗風,更名為廣福講寺。
1946年,廣福寺南遷中興鎮,其弟子葉承大師繼承住持,教宗天台,行歸凈土。
1985年,寺廟改為收花站,佛事停止,但常定法師克紹師志,結廬寺旁,凡三十載,不荒持誦。
1989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視察崇明,籍此勝緣,廣福講寺開辦上海佛教學院二部,常定法師親自持教,為各大叢林輸送了一批優秀僧才。
1993年,為使學院叢林化,起籌建大雄寶殿、教學大樓、生活大樓等配套設施,承香港吳劍青、山西嶽兆禮等大護法慨施巨資,於1994年秋克成其功。
1998年,廣福寺天王殿落成。

重建緣起


廣福寺[上海崇明縣廣福寺]
廣福寺[上海崇明縣廣福寺]
1984年,廣福寺創始人了道法師的再傳弟子常定法師從南京棲霞山寺中國佛教僧伽班教習任上回到崇明,擔當起了興寺重任,立下了“立寺安僧,弘揚佛法;教演天台,行歸凈土”的一生宏願。在常定法師及廣大信眾的共同努力下,寺產得以收回。1985年廣福寺被崇明縣人民政府批准為全縣第2個開放的佛教活動場所,常定法師為寺廟負責人,於1985年農曆正月初一舉行隆重的開放儀式,島內外佛教界四眾弟子近千人入寺敬香禮佛,一時盛況空前。常定法師主持寺務后,邊招僧才,邊修繕和擴建寺房。
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廣福寺舊貌換新顏,有了較大的發展。在住持常定法師努力下,仗十方襄贊、檀越資助,先後新建了山門樓、香客樓、念佛堂、齋堂、伽藍殿、客堂、生活樓及佛學院教學樓、學僧宿舍樓等建築。1994年竣工的大雄寶殿高達19米,長22米、寬14米,建築面積572平方米,飛檐翹角、畫棟雕梁,趙朴初居士題寫的“大雄寶殿”篇額高懸檐前,映襯得大殿更為莊嚴雄偉、氣象萬千。

住持簡介


玄光法師出生於江南水鄉桐鄉。一九八九年三月在上海崇明廣福寺出家。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在寧波天童寺受俱足戒。一九九三年在廣福寺從事寺院管理,同時兼任上海佛學院崇明班教師。一九九七年起任監院,主持廣福寺日常工作。一九九八年當選為崇明縣政協委員,二ΟΟΟ年十二月,當選為崇明縣佛教協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二ΟΟ三年十一月當選為上海市佛教協會常務理事。二ΟΟ七年由廣福寺僧眾一致推舉當選本寺住持。二ΟΟ七年當選為崇明佛教協會會長及反邪教協會常務理事。
玄光法師既精通教理又擅長管理。曾專程赴新加坡學習講經技巧和經典理論。每年七月,在本寺為期一月的地藏法會期間,玄光法師每日為信眾開講一小時的《地藏菩薩本願經》;在每年十二月的冬至法會時,為信眾講解《阿彌陀經》及凈土法門
在教理方面,玄光法師深得常定法師真傳,遵循先人“學在天台,行歸凈土”的古訓,在天台宗研究及凈土宗修學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

其它相關


景點級別:AA
自然景觀:草原,山嶺,丘陵,火山,江河,湖泊,窪地
適合人群:家庭,個人,情侶,公司,朋友,小孩,老人
最佳時間:一月,二月,三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出遊方式:長途汽車
景區類型: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