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

桌游《三國殺·國戰》角色

田徠豐,桌游《三國殺·國戰》中的一張武將牌。群雄角色,1.5陰陽魚(體力),擁有技能“死諫”和“隨勢”。歷史原型為漢末軍閥袁紹帳下謀士田豐。

創作背景


桌游《三國殺-國戰》中【田豐】卡牌原畫
桌游《三國殺-國戰》中【田豐】卡牌原畫
武將設計來源於中國古代二十四史之一《三國志》中的田豐。
田豐(?-200)字元皓,鉅鹿(今河北巨鹿一帶)人。東漢末年袁紹部下謀臣,官至冀州別駕。其為人剛直,曾多次向袁紹進言而不被採納,曹操部下謀臣荀彧曾評價他“剛而犯上”。后因諫阻袁紹征伐曹操而被袁紹下令監禁,並於官渡之戰后被袁紹殺害。

能力設定


名稱描述
死諫當你失去最後的手牌時,你可以棄置一名其他角色的一張牌。
隨勢鎖定技,當其他角色進入瀕死狀態時,若傷害來源與你勢力相同,你摸一張牌;當其他角色死亡時,若其與你勢力相同,你失去1點體力。

角色專屬


皮膚信息:焦心熱中
普通
合成:40硃砂
畫師:葉子
田豐
田豐
皮膚展示
皮膚信息:計權合變
稀有
合成:120硃砂
畫師:心中一凜
田豐
田豐
皮膚展示
皮膚信息:剛而諫上
傳說
合成:800硃砂
畫師:biou99
田豐
田豐
皮膚展示

武將台詞


皮膚品質台詞內容
普通
死諫:且聽我最後一言!/忠言逆耳啊~
隨勢: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死亡:不納吾言而反誅吾心,奈何奈何
勝利:為臣者若都有死諫的覺悟,取這天下豈非易如反掌?
稀有
死諫:秉忠而諫,何懼一死。/我,已經一無所有了。
隨勢:勝,則無威不加。/敗,則一身不保..
陣亡:主庸臣佞,難逃一敗...
傳說
死諫:這話憋在心裡還不如死了的好。/就是受那千刀萬剮之刑,我也要說!
隨勢:唉,兵敗如山倒,吾等危矣.../前線旗開得勝,我等可乘勝追擊。
陣亡:主公,您怎可如此糊塗哇!

武將分析


田豐的技能實在是比較雞肋,輔助能力比較弱,總體就是要看局勢,個人能力不是很強。
如果作為一個單獨的武將是非常弱的,基本就是渣渣級別的,無論是防守還是進攻還是輔助,【死諫】技能發動條件苛刻,因為自己本身就是3血武將手牌和傷血的代價真是傷不起,雖然【隨勢】可以補牌但是觸發可能性很低,而且還有可能在自己的回合外意外掉血。若果國戰雙將還是有一定的發揮,但是因為【隨勢】的特殊效果很有可能導致敗局。
隨勢發動的條件在某角色的“瀕死”狀態,此時的摸牌期望降到極低,只能在後期有殘血角色的時候發動,但能否撐到後期則比較不樂觀。
田豐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就是他非常醬油,基本沒有人去管他,嘲諷能力非常低,武將還是在雙將裡面可以玩玩,如果身份局或者單將還是不推薦玩的。

武將配合


田豐&華佗
“急救”是救隊友,同時解除自己“隨勢”副作用的良藥,挽救隊友,又避免了自己的體力流失,則實現“一牌二血”高收益。同時華佗的高嘲諷,則讓田豐存在感加強,華佗的生存時間越久,也越有可能通過敵人的死亡來賺牌,此組合可謂一舉多得。
田豐&袁紹
配合袁紹徠適合在後期存牌爆發,在收取殘血敵人人頭的時候,還可以隨勢摸牌,但缺點是容易誤收自己人人頭,根據規則需要棄所有牌(如果此時本來就沒牌了,也不虧);
田豐&雙雄
配合雙雄則適合在前期直接爆發,單獨針對敵方某棘手武將,而且避免了亂收人頭的風險。
但是,不能不提出的,這兩個組合都只有3血,3個存牌空間讓本來需要屯牌的兩個武將有那麼點點鬱悶。
田豐&蔡文姬
蔡文姬對手牌消耗比較大,發動死諫的可能性比較高,而且有斷腸威懾,容易撐到後半輪,也可以根好的發動隨勢,但可能會因為隊友陣亡導致自己直接死亡,有可能導致隊友被圍毆。
田豐&何太后
何太后在殺人的情況下一般不會對滿血的人下毒,雖然死了之後會有“戚亂”補牌,但也會有失手的時候,比如諸葛亮、李典之流可以控制自己摸牌的武將,他們摸到桃的幾率會很大,這就要求必須要做兩手準備,何太后“鴆毒”失去最後一張手牌時可以用田豐“死諫”棄置對手的一張牌,還可以“隨勢”摸牌。

彩蛋花絮


原型故事
卻說陳登獻計於玄德曰:“曹操所懼者袁紹。紹虎踞冀、青、幽、並諸郡,帶甲百萬,文官武將極多,今何不寫書遣人到彼求救?”玄德曰:“紹向與我未通往來,今又新破其弟,安肯相助?”登曰:“此間有一人與袁紹三世通家,若得其一書致紹,紹必來相助。”玄德問何人。登曰:“此人乃公平日所折節敬禮者,何故忘之?”玄德猛省曰:“莫非鄭康成先生乎?”登笑曰:“然也。”原來鄭康成名玄,好學多才,嘗受業於馬融。融每當講學,必設絳帳,前聚生徒,后陳聲妓,侍女環列左右。玄聽講三年,目不邪視,融甚奇之。及學成而歸。融嘆曰:“得我學之秘者,惟鄭玄一人耳!”玄家中侍婢俱通毛詩。一婢嘗忤玄意,玄命長跪階前。一婢戲謂之曰:“胡為乎泥中?”此婢應聲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其風雅如此。桓帝朝,玄官至尚書;后因十常侍之亂,棄官歸田,居於徐州。玄德在涿郡時,已曾師事之;及為徐州牧,時時造廬請教,敬禮特甚。當下玄德想出此人,大喜,便同陳登親至鄭玄家中,求其作書。玄慨然依允,寫書一封,付與玄德。玄德便差孫乾星夜齎往袁紹處投遞。紹覽畢,自忖曰:“玄德攻滅吾弟,本不當相助;但重以鄭尚書之命,不得不往救之。”遂聚文武官,商議興兵伐曹操。謀士田豐曰:“兵起連年,百姓疲弊,倉廩無積,不可復興大軍。宜先遣人獻捷天子,若不得通,乃表稱曹操隔我王路,然後提兵屯黎陽;更於河內增益舟楫,繕置軍器,分遣精兵,屯紥邊鄙。三年之中,大事可定也。”謀士審配曰:“不然。以明公之神武,撫河朔之強盛,興兵討曹賊,易如反掌,何必遷延日月?”謀士沮授曰:“制勝之策,不在強盛。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練,比公孫瓚坐受困者不同。今棄獻捷良策,而興無名之兵,竊為明公不取。”謀士郭圖曰:“非也。兵加曹操,豈曰無名?公正當及時早定大業。願從鄭尚書之言,與劉備共仗大義,剿滅曹賊,上合天意,下合民情,實為幸甚!”四人爭論未定,紹躇躊不決。忽許攸、荀諶自外而入。紹曰:“二人多有見識,且看如何主張。”二人施禮畢,紹曰:“鄭尚書有書來,令我起兵助劉備,攻曹操。起兵是乎?不起兵是乎?”二人齊聲應曰:“明公以眾克寡,以強攻弱,討漢賊以扶王室:起兵是也。”紹曰:“二人所見,正合我心。”便商議興兵。先令孫乾回授鄭玄,並約玄德準備接應;一面令審配、逢紀為統軍,田豐、荀諶、許攸為謀士,顏良文丑為將軍,起馬軍十五萬,步兵十五萬,共精兵三十萬,望黎陽進發。分撥已定,郭圖進曰:“以明公大義伐操,必須數操之惡,馳檄各郡,聲罪致討,然後名正言順。”紹從之,遂令書記陳琳草檄。琳字孔璋,素有才名;靈帝時為主簿,因諫何進不聽,復遭董卓之亂,避難冀州,紹用為記室。當下領命草檄,援筆立就。
紹覽檄大喜,即命使將此檄遍行州郡,並於各處關津隘口張掛。檄文傳至許都,時曹操方患頭風,卧病在床。左右將此檄傳進,操見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覺頭風頓愈,從床上一躍而起,顧謂曹洪曰:“此微何人所作?”洪曰:“聞是陳琳之筆。”操笑曰:“有文事者,必須以武略濟之。陳琳文事雖佳,其如袁紹武略之不足何!”遂聚眾謀士商議迎敵。孔融聞之,來見操曰:“袁紹勢大,不可與戰,只可與和。”荀彧曰:“袁紹無用之人,何必議和?”融曰:“袁紹士廣民強。其部下如許攸、郭圖、審配、逢紀皆智謀之士;田豐、沮授皆忠臣也;顏良、文丑勇冠三軍;其餘高覽、張郃、淳于瓊等俱世之名將。——何謂紹為無用之人乎?”彧笑曰:“紹兵多而不整。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智,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無用:此數人者,勢不相容,必生內變,顏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戰可擒。其餘碌碌等輩,縱有百萬,何足道哉!”孔融默然。操大笑曰:“皆不出荀文若之料。”遂喚前軍劉岱、后軍王忠引軍五萬,打著丞相旗號,去徐州攻劉備。原來劉岱舊為兗州刺史;及操取兗州,岱降於操,操用為偏將,故今差他與王忠一同領兵。操卻自引大軍二十萬,進黎陽,拒袁紹。程昱曰:“恐劉岱、王忠不稱其使。”操曰:“吾亦知非劉備敵手,權且虛張聲勢。”分付:“不可輕進。待我破紹,再勒兵破備。”劉岱、王忠領兵去了。(源自《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