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盛店鎮

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轄鎮

新盛店鎮,隸屬於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位於夏津縣城北10公里處,西、北與武城縣接壤,東、南分別與本縣蘇留庄鎮、北城街道辦事處為鄰;青年河貫穿南北,315省道、254省道、318省道、育西路、雷霍路交叉穿過鎮境。

歷史沿革


新盛店鎮
新盛店鎮
隋開皇年間置夏津縣於今新盛店,與今新盛店迤南15公里處的鄃縣(今夏津縣城)並存。《通志?郡縣沿革表》載:鄃縣屬清河郡,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復置,又析清河置夏津縣。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清陽縣置夏津縣,九年省。天寶初年,又改鄃縣為夏津,屬貝州。在廢鄃城改夏津后,縣治遷今縣城址。
新盛店在明至清光緒前屬智遠鄉;1928年10月實行“區村制”。區下設里,新盛店屬第四區第二十二里。1945年9月屬第五區。1950年後,全縣劃為6個區,新盛店屬三區,區公所駐該村。1956年11月撤區改為新盛店鄉。1958年,改稱新盛店公社。1984年4月,改為新盛店鎮。

自然資源


新盛店鎮
新盛店鎮
新盛店鎮地處平原,土地肥沃,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主要有棉花、小麥、辣椒、玉米等,是棉花良種繁育的基地。農民群眾有豐富的植棉經驗,棉花生產是該鎮的優勢。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結合實際情況,研究制定了“以市場經濟為導向,以棉花生產為支柱,大力培植棉花加工業,把農業大鎮建設成為經濟強鎮”的發展思路。全鎮植棉面積近11萬畝,佔全部耕地面積的90%以上,每年向棉紡企業提供優質原棉約20萬擔,棉花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棉花拉動了民營經濟的發展,棉花真正成為該鎮農民的“搖錢樹”。
該鎮歷史悠久,風景秀麗,氣候乾燥,雨量偏少,多為沙壤土質,青年河貫穿南北,溝渠縱橫,水利配套設施完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境內與308國道、永館省道、德商路貫通,緊靠京九、京廣、津浦鐵路幹線,有良好的供電、通訊、郵政、交通、水利和勞動力資源優勢,社會穩定,政通人和。勤勞樸實的人民群眾不僅創造了文明的歷史文化,而且生產的優質農產品聞名遐邇。
經濟

西瓜

該鎮是著名的“德州西瓜”發源地之一。種植面積一萬畝,總產量達七千多萬斤,遠銷20多個大中城市。該鎮生產的西瓜以汁多、沙瓤、纖維少、味似冰糖而著稱,清乾隆皇帝的老師田雯曾稱讚該鎮西瓜“剖之如乳傾壺漿”,為清代貢品之一。

辣椒

新盛店鎮
新盛店鎮
該鎮北部有萬畝辣椒生產園區,年產量500—700萬斤左右,園區內建有辣椒批發市場,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年營業額1.9億元,每年吸引了眾多南北客商來投資經銷。同時,帶動了辣椒醬、辣椒油、辣椒腌菜等加工業、運輸業、服務業的發展。

食用菌

以新盛店食用菌研究所為中心,輻射周邊數十個村莊發展蘑菇大棚近千個,年生產各種菌種500多噸,生產食用菌商品菇近千噸。通過技術革新,他們生產的雞腿菇成為國內外市場上的名牌,產品遠銷中國台灣,日本,匈牙利和歐美市場。

經濟


發展

鎮黨委、政府立足本地實際,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搶抓機遇,因地制宜,不斷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快發展民營經濟,大力開展招商引資,使全鎮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都得到持續、快速、健康發展。2005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8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679萬元,同比增長26.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68萬元,同比增長4%,地稅359萬元,增長了43.18%,國稅52萬元,增長了23.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646元。該鎮靠優越的外部環境,快捷的工作效率,實在的優惠政策,吸引了八方客商前來投資辦廠,民營企業個體業戶發展到1000多家,形成了農機配件、棉紡生產、油料加工、麵粉加工、太陽能生產、氬氣、橡塑、工藝品等十大行業,1000多種產品暢銷大江南北。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日月蠟燭工藝品公司近百個系列產品遠銷東南亞和歐美市場。又有投資3000萬元的油、棉、紡加工廠,投資300萬元的塑編廠、投資500萬元的睿源良種豬繁育場以及木器廠、毛巾廠,提凈棉廠等20多個新項目紛紛在這裡安家落戶。同時,該鎮畜牧養殖業發展迅速,飼養專業村20多個,專業戶500多家,魯北黃牛、奶牛及各種畜禽存養量達40多萬頭(只)。

招商引資

2005年全鎮新增個體工商戶795戶,新建、擴建民營企業38家,其中:100萬元以上的17家,300萬元以上的7家:東方紙業、睿源種豬場、宏源油廠、夏津新通浸出植物油廠、新平棉業有限公司、榮華紡織有限公司、德州日月蠟製品有限公司。其中,規模以上企業8家。睿源種豬場第一期投資1200萬元,2007年又投入800萬元,總投入達到2000萬元。朝陽軸承廠項目已落戶縣經濟開發區,該項目總投資達5000萬元,現已投產;東方紙業有限公司又投資800萬元,新上相紙項目;投資5000萬元的天津成宇自行車業有限公司夏津分公司正在籌建中,全鎮兩大“天字型大小”工程建設取得新突破。德商公路貫穿新盛店鎮11個村莊,總長12.47公里。該鎮將德商公路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優勢,不惜下大氣力對其進行治理。該鎮花費近30萬元對兩側3萬多平方米的房屋、建築進行了高標準的粉刷,大大美化了兩側環境。為繼續搞好德商公路兩側的環境,該鎮利用冬季農閑時節,打好環境治理攻堅戰,對沿路“三堆”和違章建築進行徹底清理。同時結合冬季嚴打集中行動,嚴厲懲處一切對抗基層政權和沿路公共設施的違法犯罪分子和痞霸分子,決不姑息。藉此,徹底改變德商公路沿線的發展環境,促進社會的穩定,為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招商引資的順利進行打造良好的路域環境。

文化


新盛店鎮
新盛店鎮
新盛店曾名“錦川鎮”,舊錦川鎮之“錦川晚眺”,為夏津古八景之一。據清乾隆《夏津縣誌》載:“錦川鎮,即孫生鎮。鎮旁多水,雜植芰荷,花紅白相間,照映如錦,故名。又鎮處高阜,每夕陽欲落時,遠望霞光凌亂,天水澄鮮,誦謝宣城‘餘霞散成綺’之句,令人流連不止。故‘錦川晚眺’為邑中八景之一”。后改為“新城店”,取“興盛”之意,又改為今名“新盛店”。新盛店鎮位於夏津北部,東鄰本縣蘇留庄鎮,南接開發區、田莊鄉,西、北與武城縣接壤,總面積120.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萬畝。轄70個行政村。

夏津故城遺址

夏津故城遺址在今縣城以北15公里處新盛店鎮新盛店村,
地勢與今縣城相仿,大十字街為地勢最高處。據舊志載,因此地低洼,遇雨即澇,因此遷鄃城,改鄃為夏津。此地先後稱孫生鎮、錦川鎮、新縣店、新盛店。

白龍王廟村漢墓群

白龍王廟村漢墓群位於新盛店鎮的白龍王廟村東。上世紀80年代初,縣文化館派人勘測,發現古墓多處。上報上級文物管理部門后,曾組織發掘,經鑒定為東漢早期墓葬。出土有陶雞、陶狗、陶樓子等,現存於縣圖書館。發現的古墓僅2處,墓主系一般平民。其他墓葬尚未發掘。

代表人物


地方名人

劉君雅(1908年2月—1988年3月)原名劉文彬,夏津縣新盛店鎮忠信寨村人。幼年讀書時,受其舅父(濟南學生會會長)影響,開始關心國家大事,深為祖國落後而憤慨。1924年夏,考入青島私立膠澳中學。1925年參加了革命組織“青島新學生社”,當選為青島市學生會委員。“五卅”運動時,積極帶領膠澳中學學生上街演講,印發傳單,聲援上海工人運動。1926年,轉學到濟南私立正誼中學。同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擔任了正誼中學團支部書記。在濟南團市委書記關嚮應的領導下,積極發展團員,開展革命活動。1988年3月,因患癌症在北京逝世。
新盛店鎮
新盛店鎮
王明遠(1904—1980)原名王慶昶,夏津縣新盛店鎮新盛店村人。自幼聰穎,敏於世事。10歲入鄉塾,13歲輟學務農。18歲開始靠軋花維持生計。1929年在濟南創辦東興貨棧。1935年在德州創辦同益成貨棧。1937年春,在天津獨資創辦塘沽鹽場。1942年在南京創辦中國制油廠。此後在天津創辦噴漆廠。1955年,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時效實行社會主義改造,他將塘沽鹽場、噴漆廠等資產無償捐獻給國家。1980年逝世於天津。
1932年,濟南東興貨棧的棉花被日本人強行購買,他悄悄將棉花運走,製造火災現場,使日商遭受巨大損失。1937年“七七事變”后,他掩護被日本追殺的楊少農逃離虎口,還掩護進步學生朱紫薇、朱紫琴姐妹。1940年,掩護開往運西抗日根據地的八路軍運糧船順利抵達目的地。八路軍領導人親自會見了他。1947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他冒著生命危險將食鹽運到駐馬店一帶,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戰爭。1945年,夏津縣解放后,他出資修繕房舍,聘請師資,開辦小學,供學生免費就讀。建國后,他向天津市捐款40億元(舊人民幣)。市長黃火青給予高度讚揚,聘請他為市救災委員會委員。
“文革”期間,他遭受衝擊,被遣返回家。逆境中,鄉親們對他一如既往,使其免遭批鬥。1975年他致信中央領導人,得以平反安置,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