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羨
溫羨
溫羨,字長卿,太原祁縣人,東漢護羌校尉溫序之後,三國時期魏國揚州刺史溫恢之孫,濟南太守溫恭之子,西晉官員。溫羨兄弟六人並知名於世,被稱為“六龍”。溫羨少以朗寤見稱,先被齊王司馬攸辟命為掾,后遷尚書郎。惠帝繼位后歷任豫州刺史、散騎常侍和尚書。齊王司馬冏於永寧元年(301年)擊敗稱帝的趙王司馬倫后掌政權,因溫羨曾任父親司馬攸的屬官而特別親近,讓他改任吏部尚書。
溫羨是東漢護羌校尉溫序的後代,他的祖父溫恢為三國時期魏國揚州刺史,父親溫恭為濟南太守。溫羨兄弟六人都聞名於世,號稱“六龍”。
溫羨年少時以聰明聞名,最初被齊王司馬攸徵用為屬官,后升任尚書郎。晉惠帝繼位,任命溫羨為豫州刺史,后入朝擔任散騎常侍,多次升任至尚書。永寧元年(301年),齊王司馬冏擊敗稱帝的趙王司馬倫后掌權,因溫羨曾任父親司馬攸的屬官而特別親近他,改任他為吏部尚書。
原先張華被殺,司馬冏建議恢復他的官爵。有人提出異議,溫羨反駁道:“自天子以下,諫官各有過失,不能歸罪於一人。所以晏子說:‘為己死亡,不是他親近的人,誰能承擔?’里克殺庶子二人,陳乞立陽生,漢朝殺呂氏,都是多年後才能立事。沒有事主還活著,而能在數月之內為所欲為的。式乾殿之會,獨有張華進諫。宰相不和,不能順勢揚善,指望張華指揮他們緊跟,不也是很難的嗎!況且現在皇后只是陷害太子,並沒參預內難,於禮不通。而且皇后和皇帝同為一體,尊同皇帝,罪在陷害太子,不算謀反,按禮不應討伐。現在把張華不能廢掉陷害太子的皇后,與趙盾不討伐殺害國君的賊等同,而貶低譴責他,是於理義不通。”張華最終得以恢復爵位。
後來以從駕討伐成都王司馬穎有功,封大陵縣公,食邑一千八百戶。后出任冀州刺史,加任后將軍,范陽王司馬虓兵敗許昌,自己統管冀州,溫羨避開他。晉惠帝游幸長安,任命溫羨為中書令,沒有就任。不久,晉惠帝回到洛陽,徵召溫羨為中書監,加散騎常侍,還沒任命,晉惠帝便去世了。晉懷帝即位后,升任他為左光祿大夫、開府,領司徒,人們議論他晉陞太快。在任不久病死,追贈司徒,謚號元。
《晉書·卷四十四·列傳第十四》
曾祖父:溫恕,官至涿郡太守。
祖父:溫恢,官至揚州刺史。
父親:溫恭,官至濟南太守。
溫憺,官至河東太守。
長子:溫祗,字敬齊,官至太傅西曹掾。
次子:溫允,字敬咸,官至太子舍人。
三子:溫裕,字敬嗣,娶武安長公主,官至左光祿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