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北地區

遼西北地區

遼西北地區:是指遼寧省的朝陽、鐵嶺和阜新三個市。這些地區相對貧困,遼寧省的大部分貧困縣都來自這裡。每年省里都有大學生扶持遼西北計劃,下鄉支農支教,幫助該地區擺脫貧困。

朝陽,是一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同時又是一個待開發的地區。這裡有眾多的資源、豐饒的物產、廣闊的土地和優質廉價的勞動力,地處環渤海經濟圈,極具開發和利用價值,為國內外有識之士提供了眾多的發展機會。

歷史文化


朝陽市位於遼寧省西部,南臨河北省,北接內蒙古自治區。地處京、津、唐和東北城市群中間,是東北通往關內的咽喉要道。朝陽面向沿海,背依腹地,地理位置優 越。全市總面積 2 萬平方公里,占遼寧省的七分之一,總人口 336.5 萬。市區面積 36 平方公里,人口 42.84 萬。
朝 陽是一座歷史名城,自西漢起就設置了郡縣,朝陽古代文化源遠流長,“鴿子洞”古人類遺址證明,早在 10 多萬年前朝陽大地已有人類祖先繁衍生息。境內牛河梁遺址,證明這裡早在 5000 年前就存在一個具有國家雛型的原始文明社會,這一重大發現,把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提前了 1000 多年。近年來,在朝陽境內發現的鳥化石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大量發現的一億三千萬年前的鳥化石,填補了世界生物進化研究的一項空白,它證明了到目前為 止,世界上鳥類的祖先是在中國,在遼西的朝陽。朝陽人傑地靈,數以百計的寶塔古剎點綴著山河大地,使朝陽充滿古文化的深邃魅力。

豐富的資源


朝陽資源豐富,尤其礦產資源具有分佈廣、種類多、開發潛力大的特點。目前,境內已發現有益礦藏 53 種,產地 570 余處,已探明儲量佔全省的 70% ,其中錳儲量居東北之首,鉬產量居全國第二位,是全國入大黃金主產區之一;膨潤土、大理石等儲量大、品質好,具有良好開發前景。
朝 陽具有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是全省棉、油、雜糧的重點產區。棉花和雜糧產量居全省第一,油料產量居全省第二位;有大量的畜產品資源,豬、牛、羊、鵝、鴨的 飼養量相當可觀;羊毛、蜂密、皮革產量在全省佔有重要位置;果品資源十分豐富,為全省第二大果品產區;特別是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的獨特氣候,使朝陽的 果產品質量具有其它地區不可比擬的優勢。乾果產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其中杏仁是全國四大產區之一,年產量在全省居首位。農產品品種多、產量大,為二三產業發 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
此外,朝陽還有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且具有吃苦耐勞的特點,特別是近年來經受了國際市場的鍛煉,素質有了明顯提高。

經濟基礎


農業形成了種植業、養殖業、林果業等三大支柱產業。工業形成了冶金、煤炭、輕工、機械、電子、建材、紡織、化工、醫藥、食品飲料、造紙等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 體系。工業產品 300 多種,主要產品有鋼和鋼材、輪胎、柴油機、汽車、裝載機、建材機械、藥品、煤炭、機製紙、電子元件、棉布、食品等。出口產品已發展到 14 大類 160 多個品種,遠銷歐、亞、美等 60 多個國家和地區。

基礎設施


境內10 條國省幹道、 6 條鐵路縱橫交錯,鐵路客貨運輸十分方便。高速公路乘車 4 小時即可抵達北京、 40 分鐘到錦州筆架山港。朝陽機場可以起降中型客機。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路,大大縮小了朝陽與海內外交往的時空差。現代化的通訊網路,可以使往來客商隨時、隨地與世界每一個角落溝通。朝陽市區是全市的中心城市,供水、排水、供電、供熱、供氣等設施完備,保障率高。位於市郊的朝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省級開發區,各項生產、生活服務設施俱全,具備了良好的投資建設條件。

服務體系


為鼓勵更多的海內外客商來朝陽投資置業,朝陽制定了優惠的投資政策;對市政府重點支持的項目,項目在建期間免除行政事業性收費;購併我市國有企業的項目實行 價格優惠和付款方式優惠;為域外投資者提供優惠的用地條件;對域外投資企業給於科技資金扶持;對引進外商投資的中介人員予以獎勵。為更好地為投資者服務,朝陽建立和完善了高效的服務體系,成立了行政審批中心,使所有行政審批項目都可在中心一資辦完。以良好的投資環境來安商、富商已成為全市人民的共識,以優 質服務來改善投資環境已民成為各級政府的重要日常工作。朝陽這片投資的熱土,正以嶄新的面貌歡迎海內外有識之士前來投資置業。

鐵嶺概況


鐵嶺市系遼寧省14個省轄市之一,位於遼寧省北部,松遼平原中段。地處東經123°27' ~ 125°06',北緯41°59' ~ 43°29' 之間。南與瀋陽市、撫順市毗鄰,北與吉林省四平市相連,東與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吉林省遼源市接壤,西與瀋陽市法庫縣、康平縣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后旗和通遼市 為鄰。全市東西最長134公里、南北端寬162公里,總面積1.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02萬人(2004年)。其中,市區面積638平方公里。鐵嶺市有 2個轄區:銀州區清河區;2個縣級市:調兵山市、開原市; 3個縣:鐵嶺縣、西豐縣、昌圖縣;1個經濟開發區。區(市)縣下設街道辦事處13個,鎮51個,鄉38個。市政府設在銀州區。

農業實力雄厚

鐵嶺素有“遼北糧倉”之稱,擁有4個全國商品糧基地縣,正常年景全市糧食總產量25億公斤以 上,其中玉米20億公斤,出口量佔全省三分之二。鐵嶺是遼寧省畜牧業生產基地,全市肉牛、生豬、鹿、羊和家禽飼養量已分別達到126萬頭、328.5萬 頭、2.5萬隻、55.2萬隻和8660萬隻。西豐縣、昌圖縣、鐵嶺縣、開原市為全國桔桿養牛示範縣,鐵嶺市是全國桔桿養牛示範區;昌圖縣、開原市、鐵嶺 縣為全國瘦肉型商品豬基地縣;“昌圖黑豬”是遼寧省地方優良品種;昌圖縣被國家命名為“中國豁鵝之鄉”;西豐參茸藥材市場為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參茸集散 地,2008年11月12日,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鹿鄉”稱號。全市蔬菜種植面積達117萬畝,年產量270萬噸。其中保護地面積達26萬 畝,年產各類鮮細蔬菜160萬噸。

工業存量可觀

現有機械、電子、冶金、煤炭、橡塑、食品、製革、醫藥、化工、紡織等35個行業,全市現有工業 企業197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27家。擁有一批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大中型骨幹企業。鐵嶺閥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大的低壓大口徑閥門生產企 業,遼寧國能集團鐵嶺精工機械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大的乾燥設備科研、實驗、生產基地,鐵嶺華晨橡塑製品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大的複合體橡膠密封條生產企業。主要 產品有煤炭、鋼材、銅鋁材、閥門、起重設備、化工設備、乾燥設備、水泥、橡塑製品、平板玻璃、機製紙、針紡織品等1750多種。其中有200多種產品被評 為國家、部、省優質產品,有170多種產品打入到國際市場。

水電資源充足

全國七大江河之一的遼河,縱貫境內100多公里,境內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9 條,水庫94座。清河、柴河、南城子、棒子嶺4大水庫蓄水量均在2億立方米以上,其中清河水庫蓄水量為9.7億立方米,地下可利用的水資源存量12.9億 立方米。鐵嶺不僅水源充足,而且水質好,在全省最優,達到國家規定的2級以上飲用水標準,特別適宜水質要求高、耗水量大的工業用水需要。境內有鐵嶺、清河 兩大發電廠,裝機容量達250萬千瓦,年發電量113億千瓦時,是東北電網的骨幹電廠。充足的水電資源為工農業的生產、城鄉建設及人民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前 提條件。

礦藏儲量豐富

有煤炭、石灰石、白粘土、硅灰石、大理石、花崗岩、銅、鐵、鋅、金等各類礦產29種,已開發利用 20餘種。其中,煤炭儲量22億噸,占遼寧省儲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國家特大型煤炭企業鐵法煤業集團,是全國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年生產能力達1500萬噸。

區域位置優越

地處東北亞中心的遼寧中部城市群,是吉林、黑龍江兩省通往其它省市和出海港口的重要通道。在半 徑百餘公里的範圍內,有遼吉兩省的瀋陽、鞍山、撫順、本溪、遼陽、四平、吉林、長春、遼源等10餘個大中城市,總人口近3000萬。這些大中城市均以重化 工業為主,唯有鐵嶺在區域分工上是以農業、畜牧業為主。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為發展農業產業化及開發高附加值的農副產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場。

阜新概況


阜新1940年建市,市名源於“物阜民豐,煥然一新”之意。位於遼寧省西北部,地處東經121°01′-122°56′、北緯41°41′-42°56′之間。東臨省會,距瀋陽直線距離147.5公里;南靠 渤海遼東灣,與大連港南北相望;西與錦州港、京津地區襟衣相連,是環渤海經濟區的組成部分之一。
全市總面積1035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 規劃區面積674.02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53平方公里。下轄兩縣五區,即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彰武縣海州區細河區太平區新邱區清河門區。此 外,還有省級經濟開發區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全市總人口193萬,其中城市人口78萬。全市有30個少數民族,共30.5萬人,佔總人口的15.8%,其 中蒙古族人口22萬,佔總人口的11%。
阜新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境內的查海古人類遺址,距今已有7600年以上的歷史,著名考古學家蘇 秉琦先生因此將阜新譽為“玉龍故鄉,文明發端”。在遼代,阜新是契丹民族的主要活動區域,近年來發現了多處遼代契丹貴族的墓葬。位於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境內 的懿州古城,是武當宗師張三丰的出生地。在清朝,阜新是藏傳佛教的東方傳播中心,境內的瑞應寺現有國務院冊封的七世活佛,海棠山上至今還保留著267尊藏 傳佛教摩崖造像。
阜新農業資源和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現有耕地564萬畝,農村人均佔有耕地5.6畝,居全省第一位,是全國人均耕地的4 倍。所轄兩縣均是全國和遼寧省的重要商品糧基地和畜牧業基地。全市有林地面積581萬畝,森林覆蓋率已達到30%以上。阜新地面和地下蘊藏著煤、金、鐵、石灰石、瑪瑙、硅砂、螢石、沸石、膨潤土、玄武岩、地熱、風力等40多種資源。其中,螢石、沸石、硅砂儲量居全省第一位。阜新是全國瑪瑙製品的集散地,瑪 瑙產量與銷量佔全國的一半,被譽為“中國瑪瑙之都”。
阜新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興”的資源型城市,至今已有100多年的煤炭開採歷 史。“一五”時期,國家156個重點項目中有4個煤炭和電力工業項目建在阜新,包括當時亞洲最大的露天煤礦——海州露天煤礦,當時亞洲最大的火力發電廠 ——阜新發電廠,從而使阜新成為了新中國最早建立起來的能源基地之一。50多年來,全市已累計生產煤炭6.5億噸,發電1700億千瓦時,為國家經濟建設 作出了重要貢獻。全市已形成了煤炭、電力、電子、化工、食品、紡織、建材、機械、輕工、醫藥等多門類於一體的工業體系,出現了一批骨幹企業和重要產品。中 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艘核潛艇、第一顆地球同步衛星、第一架高空偵察機上,都有阜新的電子產品。
阜新具有比較暢達的交通環境。地處東北和 環渤海地區的中心地帶,大鄭鐵路、新義鐵路從境內穿過,有直達北京、上海、瀋陽、大連等地的旅客列車。通過高速公路到北京只需5個小時;瀋陽桃仙機場、錦 州機場為阜新提供了便捷的空中通道;海上可通過大連、錦州、營口港出行,到錦州港只需40分鐘;隨著彰武至瀋陽及阜新至四平、阜新至朝陽和規劃建設的彰武 至通遼高速公路相繼建成通車,阜新至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的巴新鐵路的開工建設,阜新將成為遼西蒙東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成為連接東北與華北的第二條重 要通道。
2001年底,阜新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第一個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迎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幾年來,阜新緊緊抓住這一難得機 遇,以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為重點,致力於將以煤電為主的單一產業結構逐步調整為多元化的產業結構,在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道路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並取得了 初步成效。“十五”期間,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7.7%,累計實現就業19.5萬人。
2007 年,全市生產總值195.5億元,增長17.3%,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17.3%、17%和16.9%;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99億元,增長2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0億元,增長8.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7.2億元,增長16.1%;直接利用外資和出口創匯分別完成 2500萬美元、8100萬美元,分別增長35.6%和10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8700元和4150元,分別增長 14.5%和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