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室是醫學術語,指腦內部的腔隙,腦質內部的室管系統。在大腦半球內有左、右側腦室;在間腦內有第3腦室;小腦和延髓、腦橋之間為第4腦室;第3腦室和第4腦室由中腦導水管相連。腦室內含脈絡叢,產生腦脊液充溢腦室並注入蛛網膜下腔滋養神經組織,作為一種緩衝介質保護腦組織免受震蕩。如果腦室系統某部發生梗阻,則產生阻塞性腦積水。
腦室
側腦室由額角、體部、顳角、枕角組成,額角和體部的內側壁為透明隔。
胼胝體和額角密切相關,胼胝體的下方和膝部形成了腦側室前角的頂部和側壁,室間孔為前角的后界。側壁是尾狀核頭的中間區。沿側腦室前角底及側壁可見2~4條小靜脈匯聚,並形成尾狀核前靜脈,在室間孔附近加入丘紋靜脈。側腦室體部是從室間孔后至透明隔后緣,將穹隆和胼胝體連接起來。下壁是
丘腦,頂部是胼胝體,側壁是尾狀核體部,中間內側壁是透明隔。側腦室的下壁有脈絡裂,脈絡叢位於其中,在穹隆和丘腦之間,並位於透明隔的外下方。在此處穹隆呈帶狀,在此處穹隆呈帶狀,
組織學上為兩層結構,由室管膜和脈絡膜組成,丘腦穹隆帶的直徑小於10mm,脈絡叢從室間孔延伸至顳角,長度48~58mm,包繞丘腦的上、下後面,雙側脈絡裂及脈絡叢的下方是三腦室的頂部。脈絡叢在透明隔下方長度為20~30mm,在體部(穹隆和丘腦枕之間)11~15mm,在側腦室的體部可見一些重要的血管,有隔后靜脈、尾狀核后靜脈、丘腦紋狀體靜脈、脈絡膜中、后動脈分支。隔后靜脈由胼胝體體部的透明隔靜脈(常為2~4條)彙集而成,在室間孔處加入丘紋靜脈,隔后靜脈長多為10~12mm。尾狀核后靜脈沿側腦室壁走行在室間孔附近,匯入丘紋靜脈。丘紋靜脈可以作為內鏡術野的重要標誌,它沿著丘腦尾狀核溝走行,多在24~26mm之間,經室間孔入
第三腦室,到達前髓帆,匯入大腦前靜脈。發自脈絡叢的脈絡膜后外側動脈和后內側動脈的分支多清楚可辨,兩血管均來自於
環池和腳間池。經額角進入側腦室,常可見內側方的半透明結構,即透明隔,透明隔是位於兩側腦室之間的雙層半透明結構,範圍從胼胝體膝部嘴部至穹隆,前後徑長39~41mm,高12~14mm,高度在室間孔水平12~14mm,在前角水平8、5~10mm,側腦室體部7~9mm,以室間孔為界將透明隔分為兩部分,前部位於前角,面積390~400mm2,後部位於側腦室體部面積510~530mm2。在透明隔上無動脈血管,有數量不等的隔靜脈,在室間孔后緣有丘紋靜脈,1~3條不等,平均長度16~35mm。
第三腦室大部分位於兩側視丘之間,呈狹長間隙,前上方經室間孔與側腦室溝通,後下方與
中腦導水管相連。矢狀面近似四邊形,高2、5~3cm,前後徑稍長。第三腦室中心稍上方,有一連接左右視丘的灰質塊,稱中間聯合或中間塊。第三腦室前下方有兩個隱窩,稍上一隱窩伸入視交叉之上,稱視隱窩;稍下方有一隱窩,伸入垂體蒂中,形如漏斗稱漏斗隱窩。前壁下部為終板,上部為前連合、穹窿。穹窿與視丘之間為室間孔所在。頂為一層上皮構成的中間帆,有脈絡膜叢伸入。後為松果體、后連合和中腦導水管。第三腦室底自前向後依次為視交叉、漏斗、灰結節、乳頭體、后穿質、大腦腳和中間被蓋。側壁為視丘和下視丘內面。
第四腦室是位於延髓、腦橋與小腦之間的一個間隙,上接中腦導水管通第三腦室,下接脊髓中央管。底為菱形窩,室頂朝向小腦,形如帳篷。腦室向兩側擴展,為第四腦室外側隱窩,其末端開口形成外側孔(Luscgha孔),通向蛛網膜下腔。
第四腦室借其頂上的三個孔與蛛網膜下腔相交通,外側孔位於腦橋小腦角處,內側為繩狀體,外側為小腦。靠近菱形窩下角處的孔為正中孔(Magendie孔),其下界為閂,腦室內的腦脊液向下經此三孔可直接通入蛛網膜下腔。
第四腦室底呈菱形,可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呈三角形,尖向上,通向中腦導水管;中部寬,向外到達
側隱窩;下部亦呈三角形,尖向下,通封閉的中央管。中部表面有橫行的纖維束稱為髓紋,藉此確定
橋腦和
延髓的分界。
髓紋以上靠外側的淺凹為上凹,內側的圓形隆起稱為面丘,其深部有
面神經繞過外展神經核。面丘以下連接內側隆起,內側隆起的外緣為界溝,它是
三叉神經內側的運動核和外側感覺核的分界。
菱形窩最下端(第四腦室下角)形成三角形薄板稱為閂,閂部的腦脊液動力學變化與頸髓空洞的形成關係密切。
呈皺摺狀突入室腔內,由富含血管的軟膜和室管膜構成。室管膜形成一層脈絡叢上皮,具有分泌功能,由單層立方或柱狀細胞組成。這些上皮細胞遊離面有許多微絨毛,胞質富含
線粒體,胞核大而圓。脈絡叢見於第三、四腦室頂及側腦室的部分側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