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羊

偶蹄目牛科動物

馬頭羊純白、無角、頭往上昂,走起路來行為像馬頭一樣不停地點頭,所以給它取一個名字叫馬頭羊,是20世紀70年代末發掘的山羊品種。馬頭羊性情溫和,夏天不怕熱,冬天不怕冷。同許多其他地方優良品種一樣,它的食性廣泛,並且耐粗飼。

馬頭羊體型高大,軀體較長,胸部深厚,胸圍肥大,行走似馬,是全國畜禽新發掘的優良肉用型山羊品種。

物種簡介


馬頭羊
馬頭羊
羊無角、頭似馬頭,群眾稱馬羊而定名,已被農業部列為“九五”期間國家重點推廣的畜禽良種之一。

形象特徵


馬頭羊體型高大,軀體較長,胸部深厚,胸圍肥大,行走似馬。一般周歲羊體重25-30公斤;成年公羊體重40-50公斤,重的可達60公斤以上;一般成年母羊體重為35-40公斤,重的可達55公斤。馬頭羊繁殖率強,一般在6-7月齡開始配種,產後第一次發情為18-24天,持續2-4天,發情周期為17-21天,平均為18天。懷孕期為147-151天;一般二年三胎,或一年二胎,每胎產1-4羔,平均胎羔1.83隻。
馬頭羊純白,體形高大,軀體較長,胸部深厚,胸圍肥大,走路似馬。一般成年公羊體重為40~50千克,重的可達60千克;成年母羊體重為35~40千克,重的可達55千克;羯羊為45~70千克,重的可達100千克。

生活習性


馬頭羊性情溫和,夏天不怕熱,冬天不怕冷。同許多其他地方優良品種一樣,它的食性廣泛,並且耐粗飼。因該羊無角、頭似馬頭,走起路來行為像馬頭一樣不停地點頭,故群眾稱馬頭羊。

分佈範圍


馬頭羊是優良的肉用型山羊品種,馬頭羊分佈於湖南、湖北兩省,主要產於湖北省的鄖西縣、湖南省的芷江、石門、新晃等縣。馬頭羊適應性廣、合群性強、易於管理,丘陵山地、河灘湖坡、農家庭院、草地均可牧養。華中、西南、雲貴高原等地引種牧養,表現良好,經濟效益顯著。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近年來,其營養價值,經濟開發價值得到專家的重視,並將馬頭山羊列入國家重點品種科研開發項目,湖北省鄖西畜牧部門多年來致力於馬頭山羊的品種改良,建成了鄖西馬頭山羊繁育中心,攻克了馬頭山羊低率繁殖難關。使全縣馬頭羊飼養量達到20萬隻。久藏深山的馬頭羊名聲日增,全國各地大量引進鄖西馬頭羊良種。
2004年,《鄖西馬頭山羊》地方標準的研製取得了多項科技創新,專家們通過對馬頭山羊雜交效果比較試驗的研究,首次測定出鄖西馬頭山羊雜交親和力強、繁殖率高、羔羊初生重大,遺傳性能穩定,屠宰率高,產肉性能好的結論,填補了國內空白,為推廣馬頭山羊雜交生產模式和肉羊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馬頭羊卷羊肉是我國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聲譽,遠銷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和科威特等國家。馬頭羊皮張質地柔軟,皮質潔白、韌性強、張幅面積大、用途廣、經濟價值較高。

食療作用

馬頭羊屠宰率高,母羊出肉率為49.3%,羯羊可達53.3%,且脂肪分佈均勻,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膻氣小、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很低。
馬頭羊歷來是滋陰壯陽的佳品,藥用價值極高。《本草綱目》載:“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力。”金人李果說:羊肉有型之物。能補有形肌肉之氣,故曰“補可去弱。人蔘羊肉之屬人蔘補氣,羊肉補形。凡味同羊肉者,皆補血虛益陽生則陰長也。”祖國醫學認為其性味甘溫,入脾腎經,有益補氣補虛、溫中暖下之功效,因而可用於虛癆羸瘦、腰膝酸痛、產後虛冷、腹痛寒疝、中虛反胃等病症的治療。
一些中醫學實踐證明:鄖西馬頭羊,血可治跌打損傷,肝可益血明目,腎能助陽生精益腦,膽有清火明目的功效。用肉骨煮湯對老年體弱、氣血虧虛、風寒濕痹等症滋補作用十分明顯。

營養價值

鄖西馬頭山羊,肉色鮮紅,肉質細嫩,脂肪分佈均勻,膻味小,食之可口,美而不膩。它富含優質蛋白質11.1%,脂肪28.8%,為豬肉的一半,還含有礦物質磷、鐵以及維生素B、維生素A等營養元素。營養極其豐富。

鄖西馬頭羊做法

主料:熟羊排骨和肉800克。
配料:冬筍100克,水發木耳100克,油菜心100克,口蘑50克。
調料:料酒15克,精鹽3克,味精3克,辣椒油30克,蝦籽醬油50克,蚝油25克,醪糟汁25克,高湯1000克,香油40克。
1、熟羊塊剁成4公分見方的塊。
2、火鍋內參加高湯,下入羊排。
3、下入口蘑,加料酒、精鹽、醪糟汁、蚝油燒開。
4、下人菜心、冬筍、木耳擺成型,加味精燙熟即可。辣椒油、蝦籽醬油、香油等食用。

特色

形念漂亮,羊肉軟爛,香濃味美,養分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