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

明朝官員

李清,字映碧,揚州興化人,明朝官員。祖先李春芳為大學士,祖先李思誠為禮部尚書

人物生平


祖先李春芳為大學士,祖先李思誠為禮部尚書。崇禎四年(1631年)進士,授寧波府推官,擢刑科給事中。崇禎末年,以工科左給事中出封淮府;北京淪陷,復命南京,進本科都給事中。進言曰:陛下從中原遷徙后,櫛風沐雨,非常辛苦;
光武帝之不忘麥飯豆粥、唐太宗之不忘質衣僦舍,都是從安樂回憶艱難,以鼓勵節儉,陛下也持這種自我激勵,那麼安不忘危,侈源塞矣。否則,奢侈用一定會多起來,多藏必定會多征,徵稅必會遇到麻煩;恐怕全盛時期天下的血汗也會用盡,何況今天嗎?請整頓內外,丟掉無用的金玉,罷免不必要的進貢,不要以浪費小就去做,不要以節儉小就不為,如此國家和祖宗則幸甚。

議時政評


九月,進言曰:今各鎮自為守土計,增設兵馬,需器械,不考慮吏部的艱難,各部門私自增索金錢,追求奢侈,不顧財政的匱乏。公私交困,應該如何應對?請求命令各部考察直接徵收的數目,量入為出。當時朝廷上沒有人有討賊(李自成)的想法,但修文法、飾太平。而李清在這期間也請追謚開國名臣及明武宗明熹宗兩朝忠諫諸臣,加成祖廟奸諛大臣胡廣、陳瑛等惡謚,又請追封馮勝、傅友德為王,賜之謚;皇上都同意了。

主要功績


當時的人在議論說這些都不是當務之急。時已尊懿文太子朱標為康孝皇帝;李清請與興獻帝並祀於別廟,而奉明孝宗為不祧之宗。不聽。北都之陷,鎮遠侯顧肇跡等十五人為賊所殺,諸勛臣朱國弼等請予殉國難例,贈蔭廟祭。李清說顧肇跡等或禁、或拷,半膏賊刃,並不是殉難;同時,文臣如內閣丘瑜、方岳貢等,何嘗不以拷禁死?而褒貶各半,祠祭依然掛著,文武官員卻都不同心,又請裁宮中所用獸炭,省費千七百金。議者因謂時雖政亂,然言官尚有權,可惜大多數人都在爭論小事,沒有人在意國家大事。然李清在省中,號為清正,嘗陳內治之說,言子胥之揣句踐曰:為人能辛苦。何謂辛苦?毋荒於觴,毋荒於瓊宮、瑤台、南金、和寶是也。引以規諷時事雲。明年二月,進大理丞。請更始宗廟號,修實錄;又請修惠宗實錄。並允之。四月,遣祭南鎮。及南都失守,歸隱於家,以著述自娛。閱四十年乃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