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連金

陶連金

陶連金,男1964年出生,1996年獲東北大學博士學位,1998年成都理工大學博士后出站,現為北京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橋樑與隧道學科部主任、橋樑與隧道博士點首席責任教授,2002~2003年加拿大皇家軍事學院訪問學者。1999年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和北京市優秀跨世紀人才工程,獲得市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優秀教師等稱號。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九五”攻關等20餘項科研項目,參加完成了18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出版學術專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其中近20篇被SCI、EIISTPGeoRef等檢索,獲得2項專利。2004年當選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學會理事,兼任成都理工大學、黑龍江科技學院客座教授,《世界地震工程》編委,國際岩石力學學會(ISRM)、國際土力學與岩土工程學會(ISSMGE)和國際土工合成材料學會(IGS)會員。指導培養碩士生44名、博士生10名,博士后出站2人。

研究方向


1. 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建造技術
2. 地下結構抗震分析與設計方法
3. 邊坡穩定性評價與加固
4. 城市地下工程風險評估

學術兼職


1.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分會 理事 2008-2012
2. 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 委員 2009-2013
3. 國際土力學與岩土工程學會ISSMGE TC3技術委員會委員 2009
4. 中國岩石力學學會地下工程分會副理事長 2008至今
5. 國際工程地質協會(IAEG)會員2005
6. 國際岩石力學學會(ISRM)會員 2005

在研課題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大型地下洞群在地震和地下水共同作用下的穩定性
2.廣東省公路局:S223高邊坡穩定性評價與加固研究
3.北京市教育發展基金:基於共同作用的地鐵車站抗震設計方法研究
4.地鐵4號線車站抗震設計研究(橫向)
5.北京市科委:鄰近地鐵建築物的振動測試及其環境影響研究

科研成果


1、崩滑地質災害模擬預測理論及其應用,2004年度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二等獎。
2、強震區地鐵震害評價方法與對策研究,2005北京市科委
3、地下開挖誘發地表沉降預測與防治措施研究,2005北京市科委
4、土工合成材料在黃土地區道路病害防治中的應用研究,2005,交通部西部重點項目
5、石灰岩地區公路高邊坡的穩定性評價與加固,2003
6、節理岩體中大型地下洞室地震動力響應與穩定性研究,20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7、大型地下洞群在地震和地下水共同作用下的穩定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3
8、 S223公路高邊坡穩定性評價與加固技術研究,廣東省交通廳重點項目,2009
9、淺埋大型地下空間開挖誘發地表變形的預測與控制,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2005
10、地下開挖導致鄰近古建築物損壞評價及其保護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2009

主要學術


1.工程岩體動力穩定性分析
採用野外調查、實驗室物理模擬試驗以及理論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複雜工程岩體的動力響應與動力穩定性。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中國博士后基金和國家專業實驗室開放基金的資助。開發出通用離散元程序DDEM,該程序可以與動力邊界元耦合,可以進行節理岩體動力響應分析及動力穩定性分析,研究地震波在節理岩體中的傳播,可用於岩質邊坡、地下工程等的動力分析。有關研究成果已經成功地應用於水電、邊坡工程、地鐵建設中。出版了一部學術專著《複雜工程岩體穩定性評價的方法與實踐》。
2.節理岩體的滲流模擬
提出了根據實際岩體的節理網路直接進行數值模擬的離散元法,並編製了計算程序,計算結果與試驗吻合很好,從而較好地解決了節理岩體的滲流計算問題。該研究得到了國家“九五”攻關項目和國家專業實驗室開放基金的資助。有關成果已經成功地應用於金沙江溪洛渡水電工程和長江三峽水電工程
3.大傾角煤層岩層綜合控制技術
在國內首次採用了現場實測、試驗模擬以及數值模擬的方法系統地研究了大傾角煤層開採的礦壓顯現及其控制問題。提出了采場老頂的岩層“傳力拱”結構模型,並系統地提出了包括采場和回採巷道在內的岩層控制技術,開發出大傾角煤層開採岩層控制的決策支持系統。出版了學術專著《大傾角煤層開採礦山壓力顯現及其控制》。
4.回採巷道岩層控制技術
提出了以位移監測及圍岩鬆動圈測試為基礎的反饋分析與設計方法,建立了錨桿支護計算、測試、安裝的成套解決方案,擴大了錨桿在複雜回採巷道中的適用性,取得顯著經濟和技術效益,獲得2項國家專利和多項科技獎勵,得到現場單位的歡迎。
5.淺埋地下結構的抗震對策
通過用非線性大變形的數值方法再現了日本阪神地震對地下建築的破壞作用機制(主要是地鐵),論述了對淺埋地下建築的震害評價及抗震對策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研究框架和技術路線,試圖尋求我國淺埋地下結構抗震設計的依據。研究思想和方法得到了同行專家的充分肯定。該項研究被列入“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同時得到了北京市科技骨幹基金的支持。項目被列入到中國建設部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地震工程與減輕地震災害合作研究”項目中,現正在與美國Wayne州立大學土木系Kagawa教授以及日本長崎大學土木系進行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