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大源鄉的結果 展開

大源鄉

福建將樂縣大源鄉

大源鄉位於將樂縣境北部,總面積126.8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大源村,距縣城37公里,距福銀高速公路萬安互通口10公里,福銀高速公路和省道304線橫穿境內。下轄增源、廖家地、西田、將王坑、長甲、大源、山坊、溪源、崇善、肖坊10個村委會和東嶺良種場,共有62個村民小組。截止2015年,轄區總戶數2801戶,戶籍人口12029人。行政區域面積12143.72公頃,其中耕地883.81公頃,林地面積1415公頃,森林覆蓋率78%。

鄉鎮概況


大源鄉位於縣境北部,總面積126.8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大源村距縣城37公里,距福銀高速公路萬安互通口10公里,福銀高速公路和省道金泰線橫穿境內。截止2015年,全鄉轄10個村委會、1個良種場、62個村民小組,有2801戶12029人。2015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2億元,比增4.8%;完成鄉財收入154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2031元,比增9.4%;人口自然增長率9.4‰。
大源鄉[福建將樂縣大源鄉]
大源鄉[福建將樂縣大源鄉]

自然資源


全鄉有耕地883.81公頃;林業用地9.2萬畝,其中有林地8.8萬畝,森林覆蓋率78%,林木蓄積量36.7萬立方米,立竹量231.4萬根。山坊、將王坑等村毛竹林均在3000畝以上;增源村有油茶林500畝。礦藏有硫鐵礦、花崗岩、石英石、雲母、鉀長石高嶺土等,其中硫鐵礦儲量28萬噸。新石器時代,境內已有人類生息,西田、大源等村共存遺址4處。

基礎設施


1991年,鄉文化站有工作人員1名。1995年,舉辦北片農村歌手賽。2004年,舉辦北片遠通杯籃球賽。同年,大源、增源村老年人活動中心建立,內設圖書、閱覽、棋牌等活動室。每逢元宵節群眾自發組織開展舞龍、扛橋燈等活動;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徑等體育競賽活動常年開展。2005年,新建全民建身體育路徑場所,內有慢步機等體育健身器材11件。新建門球場1個。當年,鄉文化站有工作人員1名。
1991年,鄉廣播站有工作人員3名。同年,大源、肖坊、西田、崇善等行政村開通閉路電視及調頻廣播。2002年,閉路電視延伸到自然村,可以收看7套電視節目。同年,實現村村通閉路電視。2004年,縣鄉閉路電視聯網,可以收看31套電視節目。2005年,鄉廣播站有工作人員3名;全鄉有電視發射機1台,衛星地面接收站1座,電視覆蓋率100%;固定電話用戶1486戶,電話入戶率55 %,行動電話擁有量2620部,擁有率25 %;家庭電腦 46部。
1991年,大源衛生院有醫護人員7名,床位9張。1992年,新建衛生院門診綜合樓,建築面積 528平方米。1998年,大源衛生院通過全國一級乙等衛生院評審。2002年,衛生院實行全員聘用制。2005年,大源衛生院有醫護人員12名,設中西醫門診、X光、口腔、手術、化驗、防疫、婦幼保健等科(室)和住院部,有床位9張;村衛生所10個,均達到甲級衛生所標準。
在2011-2016這五年裡,全鄉共投資6100多萬元,實施一批公共基礎設施工程。完成主街道路面提升改造及強弱電下地,引導居民對主街道及沿河兩岸建築實施立面改造,實施集鎮亮化、綠化、美化工程,形成了“一河兩岸”的景觀,集鎮環境進一步優化。建成了大源農民文體休閑公園、大源口公園以及沿河生態護岸等公共休閑場所,先後實施了集鎮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農貿市場、政府公租房、教師周轉房、衛生院公租房、糧站倉庫及管理房、文化體育休閑活動中心等項目,公共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有計劃推進隆源供銷合作社商住樓、福源小區一、二期開發,增強對農村人口的吸納能力。
大源鄉[福建將樂縣大源鄉]
大源鄉[福建將樂縣大源鄉]

農業發展


1991年,全鄉農業總產值23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58元。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各種植30706畝和13447畝。1993年後,調整農業產業種植結構,大部分農田推廣種植煙葉,實行煙稻輪作,部分耕地種植蔬菜、食用菌、西瓜、花生、玉米、蘆筍等,山坡地以種植黃花梨為主。1995年,種植煙葉7150畝,產量460噸,為全縣歷年種煙之最。新開發果園1400畝,改造果園1000畝。1996年,大力推廣蓮田養魚、水田養鴨、果園養雞、小山壠綜合開發立體養殖模式。1998年,全鄉發展池塘養魚350畝,蓮田養魚200畝。2002年,改造低產毛竹,培育毛竹豐產示範片1500畝,毛竹墾複擴鞭1500畝;建立黃花梨生產基地3800畝,並在西田、崇善等村建立果園豐產示範片385畝。2003年後,農業結構布局趨向合理,"糧、果、煙、竹、菌、牧"等六大支柱產業取得長足發展,並建成家禽養殖、特種水產養殖、珍稀食用菌、煙葉、果樹和毛竹等農業生產示範基地。2005年,全鄉農業總產值350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80元。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各種植12599畝和13580畝,種植面積比1991年分別減少59%和增加1%。糧食總產量4576噸,畝產363公斤;種植煙葉4005畝,產量375噸;果園3418畝,產果1423噸,其中黃花梨3054畝,產量1200噸,柑桔272畝,產量147噸;食用菌鮮品產量191噸、干品產量387噸;蔬菜與瓜果種植6970畝,總產量6294噸;魚、蝦、蟹、貝類淡水產品產量527噸;牛存欄90頭,羊存欄110頭,豬存欄5320頭;家禽存欄3.76萬隻。
2015年,在穩定煙、糧種植面積,鞏固提升林竹生產、畜禽養殖等傳統產業基礎上,加快農村閑置土地流轉,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傳統產業穩定發展。全鄉水稻播種面積達10047畝,糧食總產量4015噸;煙葉種植面積2120畝,完成收購煙葉4626擔,平均畝產值3481.53元,煙農售煙收入達738.09萬元。繼續推進明果農業園和瑞昌源苗木基地建設。明果農業園利用“稻田養魚”的方式養殖稻花魚、泥鰍、田螺等,建成科技育秧棚、遊客接待中心等設施。瑞昌源苗木基地新建灌溉水渠、苗木運輸道路,加強已種植的羅漢松石楠樹、紫薇等綠化苗木管護培育,發展紅葉石楠、大葉梔子等苗木種植。著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對接溫氏集團養禽項目,引進外地客商在大源村建設養殖基地23畝,目前搭蓋大棚4個,養鴨2.4萬羽。加大對溪源村祿輝食用菌家庭農場的扶持力度,擴大低溫菇種植規模,種植香菇30萬袋,實現年收入31.6萬元。繼續鼓勵農戶發展香豬、山羊等家庭規模化養殖,新增山羊養殖戶3戶。探索科學管理方式。以肖坊村為試點,探索實施林木託管模式,將100多畝集體林委託國有林場經營管理。

鄉鎮企業


1991年,全鄉有企業148家,從業人員1183人,總產值2761萬元。1995年,引進資金500萬元,開辦大源隆源養鰻場、肖坊鴻福養鰻場,共計65畝,年產鰻魚220噸。1999-2003年,大源民政福利木製品廠、宏泰傢具廠、長盛木業有限公司、翔榮木製品廠等企業相繼興辦,主要生產小傢具、木地板、裝潢材料、指接板、芯條、細木工板等木製產品。先後開採高嶺土、陶粒粘土、山坊硫鐵礦、增源鉀長石礦、西田石英石礦等礦產。2004年,引進資金50萬元,開辦鈺鑫礦業有限公司,年經營陶粒粘土等陶瓷原料3000噸,年銷售額60萬元。2005年,鄉內有企業218家,從業人員2047人,總產值14119萬元,實現利稅367萬元。其中大源隆源養鰻場、肖坊鴻福養鰻場產值500-1000萬元;長盛木業有限公司產值達千萬元。生產的小傢具、細木工板、裝潢材料、香芯、高嶺土、陶粒粘土、硫鐵礦、鉀長石礦、石英石礦產品銷往省內外,鰻魚乾等部分產品出口。全鄉有小水電站4座,裝機總容量730千瓦,年發電量292萬千瓦。時。
全鄉現有總投資3000萬元的福建明果現代農業科技觀光園,園內農田基礎設施及附屬設施基本建成;引進注資3000萬元的主營綠化苗木、園林設計等的福建瑞昌源園林有限公司,一期種植紅葉石楠、紫薇等綠化苗木6萬餘棵,羅漢松樁景200棵。與此同時,鄉里大力扶持溫氏養禽、香豬養殖、山羊養殖、低溫茹種植,成立了肖坊村幸福驛站鄉村旅遊合作社、溪源村祿輝香菇種植合作社、長壽家庭農場,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教育狀況


1991年,鄉中心校初中部有5個班,在校生358名;小學11所,在校生1131名;幼兒班8個,在園幼兒229名;教職工總數126名。由學區負責管理初中、小學教育。1993年,大源中心小學教學樓竣工,建築面積948平方米。1996年中心校初中部與小學分家,初中部改為大源初級中學,不再歸學區管轄。同年,新建中學教工宿舍樓,建築面積794平方米,並新建400米田跑道徑場。1997年,鄉內初等義務教育通過省"兩基"(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驗收。1999年,山坊、廖家地、溪源等 村小學撤併,學生到附近完全小學或中心小學就讀。2001年,新建大源中學綜合教學樓,建築面積1321平方米,內設電腦室、生物實驗室、理化實驗室等。次年,通過省普及實驗教學驗收。2002-2003年,新建肖坊小學教學樓和大源中心小學教學樓。2003年9月,大源學區更名為大源中心小學。2005年7月,大源初級中學和大源中心小學合併為大源中心校。2005年底,鄉內中心校初中部有在校生293名,教職工27名;小學8所,在校生534名,教職工54名;幼兒園班6個,在園幼兒123名,教職工3名。
大源鄉[福建將樂縣大源鄉]
大源鄉[福建將樂縣大源鄉]

美麗鄉村建設


1991年後,鄉內煙草站、林業站、郵電支局、財政所、供電所、公安派出所、信用社等公共建築相繼新建,總建築面積6590平方米;全鄉有11個行政村進行舊村改造和新村建設;1992年後,增源、肖坊、崇善、大源等村建新村部。1994年,完成大源鄉興源街柏油路鋪設,街長1000米,寬24米。2000年,鄉政府辦公樓 新建,建築面積1360平方米。 2001年,開發建設鄉政府駐地幸福北路小區、墟仂北路小區,共新建居民住房82戶,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同年,建設將王坑精品村,新建村民住房46戶,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2002年,完成農村電網改造,生產生活用電實現城鄉同網同價,100%自然村用上電。2004年,日產 200噸的集鎮水廠建成,可供3500多人口飲用。2004-2005年,大源村至西田、崇善、將王坑、山坊、增源、廖家地、長甲、東嶺等村共計34公里的水泥路鋪設完成,實現村村通水泥路。2005年,全鄉公路通車總里程62公里,鄉駐地建成區面積26公頃。15年中,全鄉共新建住房 782戶,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全鄉人均住房面積42平方米。
按照“布局美、環境美、建築美、生活美”要求,在往年建設基礎上,整合各類資金2000多萬元,發展擴大居住區。加強福源小區一期、平安小區服務管理,推動福源小區二期開發,新建隆源商住樓、衛生院公租房、大源教師周轉房,促進人員集聚與迴流,不斷增強對農村人口的吸納能力。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設置建築垃圾投放點、生活垃圾處理點,進一步完善集鎮環境衛生長效保潔機制,實行保潔員包干以及生活垃圾集中清運、焚燒。加大“兩違”治理力度,農貿市場竣工投入使用,推動完善集鎮功能。優化人居環境。統籌集鎮建設,打造太平橋右岸景觀,實施河道清淤、優化河道,新建木質仿古長廊,配套建成親水平台、休閑步道、護欄、景觀燈等附屬設施,同時,實施河道承包,投放魚苗,取得了較好的生態效益。
依託歷史人文、自然生態景觀,因地制宜,創新特色,推動美麗鄉村建設,通過了國家生態鄉鎮創建複核驗收。在全面摸底的基礎上,著力實施肖坊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和開發,開展山坊傳統古村落保護修繕,加強寶台山杜鵑花海生態保護。重點開展肖坊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和開發。做好保護修繕。編製保護規劃,著眼恢復“九曲黃河水,八斗七星街”古村布局,對保存較為完整的張氏宗祠牌坊、節孝坊、鴛鴦棟、張氏祖厝等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築,進行修舊如舊、保持原貌的保護修繕,清理村內水網,重現古村落魅力。建設休閑文化公園,投資160萬元,建設總面積5300平方米的公園,沿河建設防洪堤300米,興建人工湖,環湖鋪設牌坊、厝橋、迴廊、風車、假山、文化牆等設施。同時,對接寶台山杜鵑花海旅遊,引導村民組建肖坊幸福驛站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建設遊客接待中心、民宿、農家樂、停車場等旅遊配套設施,提升村落整體環境。2015年,肖坊村、山坊村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

經濟發展


2010年全鄉完成工農業生產總值1.6億元,比增8%;完成鄉財收入97萬元,同比下降55 %;村財收入共139萬元,比增5.3%;農民人均收入實現6573元,比增6% 。
2010年,全鄉落實糧食種植面積12500畝,其中再生稻300畝,完成糧食生產4800噸。煙葉種植面積4300多畝,完成煙葉收購6054.39擔,產值552萬元,同比下降54.6%。完成人工造林任務2400畝,營林機械造林300畝,幼林撫育5000畝、中幼林撫育間伐500畝、撫育間伐示範片100畝,新封山育林2000畝。建立1240畝的4個竹林科技示範片和1個竹林科技示範園。“6.18”洪災造成農作物受災面積達16800畝,其中煙葉受災面積3873畝。為了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我鄉及時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組織群眾搶收搶種,全鄉共搶種水毀耕地1295畝,改種大豆、玉米花生等237畝,推廣黃瓜種植面積達100畝,確保大災之年農業生產穩步發展。
全年投入資金3萬元完成集鎮所在地監控系統安裝工程,安裝電子眼31個;投入資金3.2萬元在集鎮主街道和學校附近安裝7條交通安全減速帶;投入資金2.5萬元種植大源口至太平橋主幹道兩邊的花帶;完成了佔地 260平方米的綜合農貿市場的規劃與圖審工作;集鎮擺攤佔道經營現象得到有效控制,硬化、美化、亮化、凈化的集鎮環境面貌正在有力有序的實現。
保障工作紮實開展。進一步擴大社會救濟救助力度,2010年全鄉農村低保戶共85 戶,223 人,共發放低保金19.968萬元,臨時救濟金3千元,殘聯安居工程款5千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0296人,參合率達95.3%,參合金額共27.78萬元。
2010年,投入資金30萬元完成大源衛生院改廁工程;投入資金40萬元完成大源綜合文化站建設;投入資金12萬元完成西田、肖坊、崇善、將王坑四個村的籃球場建設,並配備了乒乓球室等娛樂設施;投入資金10萬元增設大源村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在縣圖書館的幫助下在西田村和增源村建立了“農家書屋”,增加圖書種類和數量。

風景名勝


1、大源鄉肖坊村簡介
肖坊村座落在譽有“全國深呼吸小城百佳榜首”將樂縣北部,隸屬國家級生態鄉大源鄉。該村位於304省道將泰公路沿路,距福銀高速公路萬安下口12公里。村莊距國家級4A風景區玉華洞約40公里,距國家級5A風景區泰寧大金湖約40公里,距寶台山杜鵑花海5公里。
肖坊村最初叫龍華里。元至順年間(1330-1333),原籍山東曲阜、泰定恩科進士、建陽知縣張冠魁棄官避世、隱姓埋名,至將樂北鄉龍華里開基,並將村莊改名為肖坊村。村落端坐溪南,坐南朝北,以高山為祖、低山為屏,谷溪、古圳在村前交匯,呈兜狀,為雙龍環抱格局。東北端水尾處,營建石板橋、文昌閣等,廣植樹木,以關鎖水口、擋風聚氣。上坪、坪頭即村落東西兩端各置水井,為坤井、乾井,以八卦鎮村。村莊按“七星八斗”布局設計。“七星”呈勺狀分佈,布局在村內主要道路的交匯點上;“八斗”繁呈八卦狀分佈,布局於村內水渠、水井、水池處。道路、水系都是結合散布的“星”、“斗”而形成系統。
肖坊美景
肖坊美景
肖坊村保留著明代、清代、民國時期、文革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和諧社會時期的建築,可謂近500年歷史的縮影。其古建築多建於明末清初,古民居、牌坊、廟宇、古井、古橋應有盡有。其中張氏宗祠牌坊、節孝坊的磚雕雕工精美,雕的龍、獅、松、鶴、梅、菊、鳥等栩栩如生。張氏祖厝,將樂縣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明代古民居。整個古厝呈軸線對稱,多層次進深,前後左右有機銜接,廳堂、天井、房間必然由走廊連通一體,象鼻斗拱、鷹 爪型紋樣的瓜柱、簡單的雀替、柱礎等做法充分體現了明末建築的特殊。
2、溪源村寶台山簡介
寶台山位於福建省將樂縣大源鄉溪源村,形成於2.7億年前,山頂海拔1314米。每年清明節后,山上風雲際會,杜鵑花枝招展。山風徐徐,雲霧升騰,宛如仙境一般。漫步在花叢中,徜徉在花海里,遠離了城市的喧囂,盪盡了市井的浮華,沉浸在絢爛的春花里,彷彿進入了花海的仙境。靜靜的大山,像一位美麗的處子,裹著薄薄的輕紗,含羞帶露,悄悄地張開雙臂,迎候著你的到來。漫山遍野的野生杜鵑花如火焰般盛開,面積達225畝,是目前福建省最大杜鵑花海。
寶台山風光
寶台山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