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村

徽村

明永樂三年(1405年),高文明從浙江省會稽縣遷此,建村於蕙蘭叢生處,遂名蕙村。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高出取“美好吉兆”之意,改稱徽村。1947年春,徽村分為民生村、建平村、常勝村三個村。

徽村位於海陽市東南部,南與窯家莊隔青石公路相望,北與炭嵐村接壤,東距留格庄鎮政府駐地4公里,西距市政府駐地10公里。

徽村自古為海陽四大村(徽村、行村、東村、夏村)之一,歷史文化積澱豐厚,村中高氏歷代人才輩出。

目錄

名人


徽村自古為海陽四大村(徽村、行村、東村、夏村)之一,歷史文化積澱豐厚,村中高氏歷代人才輩出。
高出(1574~1655)。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歷任曲周、盧氏兩縣知縣,戶部主事、郎中,江南布政使司參議,山西按察副使、按察使,遼東監軍道等職。任按察使期間,其子私收富商馬華堂10幅唐寅畫卷。高出得知后,當眾送子入獄悔罪,自己免薪3月。天啟年間,奉旨率軍鎮守遼陽失利獲罪,死於獄中。著有《鏡山庵全集》。
高贇(?~1716)。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進士。歷任江西安遠縣令、戶曹正郎、直隸順德知府。
高汝樽(?~1732)。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進士。康熙五十八年(1719)授直隸廣平府威縣知縣,在任4年,深受百姓愛戴。
高斌(1683~1755)。清雍正元年(1723年)授內務府主事,后歷任廣東布政使、河東副總河、兩淮鹽政兼江寧織造、江南河道總督、吏部尚書、軍機處行走、文淵閣大學士。
高恆(?~1768)。高斌之子。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任兩淮鹽政。后歷任戶部侍郎、內務府大臣、吏部侍郎。
高朴(?~1778)。高恆之子。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后調任兵部右侍郎。
高晉(1707~1778)。雍正朝國子監監生。初授山東泗水知縣,雍正十三年(1735)調任海陽知縣。后歷任山西鄰州知州、安徽布政使兼江南織造、安徽巡撫、江南河道總督、兩江總督、湖廣總督兼管荊州將軍事務、代理江蘇巡撫兼漕運總督、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