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出血

一種由視網膜病變和本身病變而引起的疾病

眼底出血是一種由視網膜病變和本身病變而引起的一種疾病。眼底出血不是一種獨立的眼病,而是許多眼病和某些全身疾病所共有的特徵。全身性血管、血液性病變都可以從視網膜及其血管反應出來,同時也可直接引起視網膜的出血性病變。

病因


● 1.繼發於全身性疾病高血壓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 2.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周圍炎、視網膜靜脈阻塞。

檢查


● 1.體格檢查
● 血壓、血糖
● 2.實驗室檢查
● 結核菌素皮膚試驗:視網膜靜脈周圍炎常見原因為結核感染,因此結核菌素皮膚試驗常呈陽性,並可誘發病灶反應。
● 3.影像學檢查
● 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高血壓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可見視盤毛細血管擴張紆曲,並有微血管瘤形成,視網膜毛細血管有熒光素滲漏。視網膜靜脈阻塞所見亦因阻塞部位(總干、半側、分支)、阻塞程度(完全性、不完全性)及病程之早晚而有所不同。
● 4.其他檢查
● (1)眼底檢查如在眼底周邊部見到一處或數處靜脈小分支充盈、扭曲,附近有出血及或滲出病灶,靜脈管壁白鞘或混濁,即可作為視網膜靜脈周圍炎的診斷依據。
● (2)視網膜電圖視網膜靜脈阻塞發病初期正常,若阻塞不能消除,視網膜電圖中b波逐漸減低可形成負波型。

鑒別診斷


● 1.高血壓視網膜病變
● 臨床病程呈慢性經過的高血壓患者中,眼底改變與病程長短呈正比。血壓增高程度與眼底改變基本平行,舒張壓增高對眼底病變的作用更為顯著。眼的屈光狀態對高血壓眼底改變有一定影響,遠視眼高於正視眼,近視眼則低於正視眼
● 2.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毛細血管的病變表現為動脈瘤、出血斑點、硬性滲出、棉絨斑、靜脈串珠狀、視網膜內微血管異常,以及黃斑水腫等。廣泛缺血會引起視網膜或視盤新生血管、視網膜前出血及牽拉性視網膜脫離。患者有嚴重的視力障礙。糖尿病可引起兩種類型視網膜病變,增殖性和非增殖性視網膜病變。與非增殖性視網膜病變相比,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對視力的危害性更大,其可導致嚴重視力下降甚至完全失明。
● 3.視網膜靜脈周圍炎
● 病變位於眼底周邊部的血管、出血量不多者,患者多無自覺癥狀或僅有飛蚊症;當病變位於較大靜脈、出血量多,突破內境界膜進入玻璃體,或出血雖少而位於黃斑部者,視力突然減退,嚴重者可突然下降至眼前指數、手動、甚至光感。
● 4.視網膜靜脈周圍炎
● 主要癥狀為中心視力下降,或某一部分視野缺損,一般尚可保留部分視力,在中央靜脈阻塞后3~4個月,5%~20%的患者可出現虹膜新生血管,並繼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治療原則


● 針對引起眼底出血的原發病進行治療。出現眼底出血后首先要卧床休息,避免活動和精神緊張,做好血壓、血糖等的控制。目前現代醫學採用激光療法、纖溶製劑、抗血小板聚集劑等方法治療,這些療法在臨床運用中有一定的效果,但對於恢復視力遠不理想。

疾病預防


預防出血宜用眼適度,不要長時間看書報、電視,建議看過40分鐘后休息2~3分鐘,不要過度興奮、疲勞、激動或惱怒,保持良好和充足的睡眠。此外要少吸煙、少飲酒,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禁喝濃茶或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