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殼菜蛤
河殼菜蛤
(IDENTIFICATION)(學名:Limnoperna fortunei),中國大陸稱作沼蛤,台灣稱作河殼菜蛤,是貽貝目殼菜蛤科Limnoperna的一種
閉殼肌,套線貝殼呈長卵形、長筒形或三角形,雙殼同形,殼頂較尖,殼表常有暗色的殼皮,韌帶外在和后位,缺乏鉸齒,殼內面有珍珠光澤,閉殼肌痕前小后大,套線沒彎入。其形態、生態及生活史如同斑馬殼菜蛤,但殼形較長,殼表無黑色斑馬紋,殼皮黃或灰褐色,成貝小於35mm。
(INT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l 首次記錄(年,地區,參考文獻)黑田(Kuroda) 在1941年的報告已有紀錄到此種。但首次危害紀錄在1986年台北新店溪上游直潭壩,造成取水口護欄柵阻塞,影響了凈水廠的進水功能。1990年末來到巴西,造成水庫水管系統的正常運作。
l 定殖 河殼菜蛤雖居淡水中,但仍保持原來海產軟體動物生活史:卵在體外受精,受精卵發育為第一期幼蟲叫「擔輪幼蟲」(Trochophore),再發育為第二期幼蟲叫「面盤幼蟲」(Veliger),開始攝食浮游生物,經一段時期變態成為幼體。第一、二期幼蟲均為浮遊生活,可乘水漂流到具有豐富食物的水域。大約10天後,面盤幼蟲長出兩枚小貝殼、足及其他器官(例如足絲腺)。大約經4星期的浮遊生活后,面盤幼蟲就下降到水底,如果水底棲地不理想,會再升起浮遊,直到理想適合的棲地,然後分泌足絲固定於適合地表面。附著后幼蟲即逐漸變態而長成幼體。
l 傳播途徑 其入侵台灣的途徑已無跡可查。1987年隨著亞洲蜆Corbicula fluminea (Muller)的輸出而進入日本,現已擴散到日本琵琶湖、淀川、木曾川、長良川、揖裴川河流系統,由河口上溯到100km上游處都有河殼菜蛤入侵。香港及韓國也有種入侵的紀錄。1991年河殼菜蛤也由香港或韓國船艙水進入南美阿根廷布拉達河河口每年以240m速度向布拉達河上游定殖 河殼菜蛤多出現在環境變動不大的水庫地區,幼蟲能輕易通過自來水廠、發電廠或其它工廠進水系統的過濾器,附著在直徑小的管道上,會迅速的堵住水管。當它以足絲附著水管后,即使遭到剝離,也可以迅速移動到其它地方附著。來源 中國,具體地點不詳。
l 基本特徵 成貝可存活兩至三年,能存活於16 至28℃之水域環境。因殼比斑馬殼菜蛤薄,所以較不能耐干。足部具有足絲腺(Byssal gland),可向任何方向分泌足絲(Byssal filaments),用以附著於平滑表面。它的攝食方法通常以鰓過濾浮遊性微細植物,如藻類以及有機顆粒,再由鰓上的食物溝送入口中。
(ECOSYSTEM)
(一)改變湖泊或河川的生態體系:河殼菜蛤以鰓上的纖毛運動過濾大量的水和浮游生物來攝食,引入後會造成與它攝食同種食物之物種因缺乏食物而減少。河殼菜蛤附著的地點,有時會與一些經濟魚類產卵的場所和其他二枚貝的棲地相同,不但導致食物競爭,據蔡明利先生1992年報告也會直接以足絲纏死大型河蚌或纏住植物草莖。另一方面,河殼菜蛤也能造成微環境(Microenvironment),以利其他物種。
(二)影響水管系統的正常運作:幼蟲能輕易通過自來水廠、發電廠或其他工廠進水系統的過濾器,附著於直徑小的管道,如有豐富的食物供其大量濾食,會迅速堵住水管。據筆者在實驗室的觀察,個體小於1cm之河殼菜蛤在靜水中一晚能爬升垂直的標本瓶10~12cm。所以活貝附滿工廠取水、防火、冷卻水管系統,就會影響其正常運作。
(三)爛屍體引發臭味及死殼堆滿水管口:河殼菜蛤的殼質比斑馬殼菜蛤的殼質薄,因此短期日晒會成大量死亡。在水中屍體的腐爛,可能引發不正常的黴菌滋長,而腐損水管,影響人類需要的水質。
(四)經濟成本的提高和損失:河殼菜蛤大量繁殖造成自來水廠、發電廠、水族館或其他工廠之過濾、防火、冷卻水管系統的阻塞,會減少工作效率,且每年要追加預算來清除。清除期間大多要放水,暫時停止前述單位之營,經濟損失也 相當可觀。此外,也會影響休閑旅遊事業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