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纊
古代漢族喪禮儀式之一
屬纊,音:zhǔ kuàng
古代漢族喪禮儀式之一。即病人臨終之前,要用新的絲絮(纊)放在其口鼻上,試看是否還在氣息。屬,放置。此一儀式稱為“屬纊”。因而“屬纊”也用為“臨終”的代稱。《禮記·喪大記》:“屬纊以俟絕氣。”鄭玄註:“纊,今之新絲,易動搖,置口鼻之上,以為候。”清·田蘭芳《袁太學(袁可立孫)傳》:“將屬纊,仍諄諄語所親屬,余序而傳之。”
屬纊(zhǔ kuàng),古喪俗,人瀕臨死亡時,用新棉置於臨死者的口鼻上,以驗呼吸之有無,稱之為屬纊。據《儀禮·既夕禮》和《禮記·喪大記》的記載,病人病危以後,要給他脫掉內衣,換上新衣,四肢都有人捉著,以防手腳痙攣。然後“屬纊以俟絕氣”,鄭玄註:“纊,今之新綿,易動搖,置鼻之上以為候。”如果不見新絮搖動,病人就是死了,這才可稱“卒”。《禮記·喪大記》曰:“男子不死於婦人之手,婦人不死於男子之手”。為此,為臨終者換衣屬纊之事,都要由同性別的人來做。
屬纊習俗,自周代始沿襲甚久。唐·杜佑《通典》載:“疾故,去故衣,加新衣,徹樂,清掃內外,分禱所祀。侍者四人,坐持手足,遺言則書之。屬纊以候氣。”《固安宋志》亦載:“屬纊含斂,男括髮,女去頭飾,乃成服”。後來,人們漸漸地把屬纊作為人臨終的代稱。南朝·宋·鮑照《松柏篇》云:“屬纊生望盡,闔棺世業埋。”宋·蘇軾《張文定公墓誌銘》曰:“公性與道合,得佛老之妙,屬纊之日,凜然如平生。”清·方文《述哀》詩云:“遙想屬纊時,光景甚凄切。”
明、清小說中,對屬纊之俗常有述及。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卷三《蘇仙》中講述了這樣一個離奇故事:民女蘇氏在河中一塊巨石上洗衣,“有苔一縷,綠滑可愛,浮水漾動,繞石三匝。女視之,心動。既歸而娠,腹漸大。”數月後生一子,家裡人叫她把孩子扔了,蘇氏不忍,“藏諸櫝而養之。”兒至七歲,未曾見人。有一天,其子忽然告訴母親,要離去。蘇氏問他什麼時候回來,子答曰:“待母屬纊,兒始來。”三十多年後,蘇氏死了,果有一少年前來將她殯葬,植二桃於墓,而離去。《金瓶梅》第十七回《宇給事劾倒楊提督,李瓶兒許嫁蔣竹山》中寫道:李瓶兒久盼西門慶不來,憂鬱成疾,請了蔣竹山來看病,蔣竹山診完脈,敘說了病情,並告訴李瓶兒:“若不早治,久而變為骨蒸之疾,必有屬纊之憂矣。”
李鴻章遺疏中也引用了“屬纊”一詞:奏為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遺疏,仰求聖鑒事。竊臣體氣素健,向能耐勞,服官四十餘年,未嘗因病請假。前在馬關受傷,流血過久,遂成眩暈。去夏冒暑北上,復患泄瀉,元氣大傷。入都后又以事機不順,朝夕焦思,往往徹夜不眠,胃納日減,觸發舊疾時作時止。迭蒙聖慈垂詢,特賞假期,慰諭周詳,感激涕零。和約幸得竣事,俄約仍無定期,上貽宵旰之憂,是臣未終心事。每一念及,憂灼五中。本月十九夜,忽喀血碗余,數日之間,遂至沉篤,群醫束手,知難久延。謹口占遺疏,煩臣子經述恭校寫成,固封以俟。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時局艱危,不敢自稱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興。齎志以終,歿身難瞑。現值京師初復,鑾輅未歸,和議新成,東事尚棘,根本至計,處處可虞。竊念多難興邦,殷憂啟聖。伏讀迭次諭旨,舉行新政,力圖自強。慶親王等皆臣久經共事之人,此次復同更患難,定能一心效力,翼贊訐謨。臣在九泉,庶無遺憾。至臣子孫,皆受國厚恩,唯有勖其守身讀書,勉圖報效。屬纊在即,瞻望無時,長辭聖明,無任依戀之至。謹叩謝天恩,乞皇太后、皇上聖鑒。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