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奕劻

晚清宗室重臣,清朝首任內閣總理大臣

愛新覺羅·奕劻(1838年3月24日-1917年1月29日),晚清宗室重臣,清朝首任內閣總理大臣,滿洲鑲藍旗人,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曾孫,慶僖親王愛新覺羅·永璘之孫,不入八分輔國公愛新覺羅·綿性長子。

道徠光十八年(1838年)三月二十四日(農曆二月二十九日)奕劻出生於北京,過繼慶郡王綿慜為嗣子,初封輔國將軍,後晉爵貝子、貝勒;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加郡王銜,任御前大臣;光緒十年(1884年),擔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進慶郡王;光緒二十年(1894年)進爵親王,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加恩世襲罔替,成為鐵帽子王。宣統三年(1911年)裁撤軍機處,改設內閣,奕劻任內閣總理大臣、辛亥革命爆發后袁世凱復出,奕劻讓出首相職位改任弼德院總裁。清朝滅亡后,遷居天津。

民國六年(1917年)一月二十九日病死,時年79歲。追謚曰密,子載振襲爵。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愛新覺羅·奕劻照片
愛新覺羅·奕劻照片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三月二十四日(農曆二月二十九日)奕劻出生於北京。他是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之孫,永璘有六子,第三子慶良郡王綿愍,第六子為輔國公綿性,奕劻為永璘第六子輔國公綿性的長子。自幼過繼給慶郡王綿慜為嗣。後來綿性因為行賄覬覦襲王爵,事發之後前去戍守盛京。
道光三十年(1850年)奕劻襲封為輔國將軍
咸豐元年(1851年)內務府把慶王府(之前為和珅府邸)從奕劻手中收回賜予恭親王奕訢。
咸豐二年(1852年)正月被封為貝子。
咸豐十年(1860年)正月因為咸豐帝三十歲萬壽,奕劻進封為貝勒。慈禧在咸豐年間與其弟葉赫那拉·桂祥通信之時,常由奕劻代為捉筆,奕劻雖無學問,卻寫得一手好字,因此深得慈禧的好感。
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同治帝大婚,奕劻加郡王銜,被授為御前大臣。這是奕劻首次獲得這麼大的官職。

榮獲重用

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借口中法戰爭失利罷斥恭親王奕訢的一班軍機,史稱“甲申易樞”。甲申易樞之後他因緣得接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主持外交事務,並進封慶郡王。
光緒十一年(1885年)九月清廷設立海軍衙門,他受命會同醇親王奕譞辦理海軍事務。權位漸崇的奕劻因才能平平而庸碌無為,常為時人所暗譏。
光緒十二年(1886年)二月命在內廷行走。
光緒十五年(1889年)正月奕劻被授為右宗正。這一年光緒帝大婚,賜給他四團正龍補服,其子載振頭品頂帶。
光緒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壽,奕劻被封為慶親王,權位漸崇,而庸碌無為。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在戊戌政變的關鍵時刻,奕劻挺身而出,幫了慈禧大忙,封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戊戌政變以後,隨之而來的“己亥建儲”,奕劻既然支持慈禧將光緒皇帝囚禁於瀛台,自然也不會反對立儲。並且奕劻作為神機營的主管,他在己亥建儲過程中,對慈禧的支持,顯得格外重要。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初春當義和團波及京師之後,奕劻作為總理衙門大臣,屢次領銜上書,請求朝廷鎮壓義和團。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之後,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逃往西安,奕劻奉命留京與李鴻章同任全權大臣,負責與各國議和。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代表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為外務部后,他仍任總理大臣。

軍機首樞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軍機大臣榮祿病死,奕劻進入軍機處任領班軍機大臣,很快又管理財政處、練兵處事務,集內外大權於一身。奕劻為人貪鄙,與其子載振、大臣那桐賣官鬻爵,被當時的人們譏為“慶那公司”。
光緒三十年(1904年)御史蔣式瑆奏劾奕劻任軍機大臣以來,大小官員都去賄賂他,慶親王府門庭如市,奕劻揮霍異常,但是尚能積蓄起巨款,在英商滙豐銀行存入一百二十萬兩私產。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御史趙啟霖再次奏參他為段芝貴謀巡撫職,受賄十萬兩,其子載振並納段芝貴所獻歌妓楊翠喜。但奕劻因得慈禧太后寵信,兩案都不了了之。奕劻初主軍機時,袁世凱就用重金籠絡,使之成為袁世凱在朝廷中的內援。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奕劻七十誕辰,大開祝典,成了官員們攀緣交結的好時機,而奕劻更是大肆進財納賄。各地進獻者絡繹於道,王府門前車水馬龍,列起了長陣。這一次七十壽誕,奕劻所得現金達五十萬兩白銀之多,禮物價值更為百萬兩白銀以上。

晚年時期

宣統三年(1911年)清廷裁撤軍機處,奕劻任“皇族內閣”總理大臣。同年十月,武昌起義后,他竭力主張起用被罷黜的袁世凱。不久,袁世凱被起用,入京代他為內閣總理大臣,重新組閣,奕劻改任弼德院總裁。
慶親王像
慶親王像
民國元年(1912年)一月十七日清廷第一次御前會議,奕劻、溥倫主張自行退位,宣布共和,但溥偉載澤堅決反對,沒有結果。第二天再開御前會議,仍無結果。會後,以良弼為首的宗社黨等十餘主戰派前往慶親王府邸,圍攻奕劻,但奕劻不改主意;二月十二日宣統帝退位后,家人勸奕劻前往天津避難,奕劻執意不肯。親家孫寶琦與長子載振強起奕劻,“綁架”至轎車,天未亮即出正陽門,趕頭班火車奔赴天津。車發北京,奕劻如釋重負,卧塌而眠。至天津,奕劻飲食如故。在天津小住一段時日後,聽聞袁世凱出任臨時大總統,革命風潮已經平息,劫難已過,奕劻終究捨不得北京的一片家業,遂再回北京。一進慶王府,但見滿目狼藉,猶如抄家一般。
民國六年(1917年)一月二十九日奕劻病死於天津租界,時年七十九歲。內務府大臣初擬謚“哲”,按謚號解,知人曰哲。溥儀不同意,親選四字,讓內務府選擇,為“謬、丑、幽、厲”。溥儀之父載灃聞此,終覺同為宗室,有所不忍,勸溥儀網開一面。溥儀仍不肯。后在親貴力爭之下,才賜謚“密”字,密者,“追悔前過”之意。當時的民國大總統黎元洪頒令,允許其子載振世襲和碩慶親王的爵銜。

主要成就


政治

愛新覺羅·奕劻畫像
愛新覺羅·奕劻畫像
奕劻的重要的政治舉措就是鎮壓義和團。義和團尚處於萌芽時期,奕劻就是該運動的直接關係者。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總理衙門擬定了教案處分章程。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山東巨野教案發生,奕劻就是和德國公使海靖進行交涉的主要人物。有著多年對外交涉經驗的奕劻,認識到了形勢的嚴峻性;二月十九日奕劻領銜會奏,請嚴行查禁直隸、山東一帶的義和拳會。並提出了“剿團和洋”的主張。奕劻在義和運動時期的活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力主鎮壓、韜光養晦和議和談判。
光緒二十五年(1901年)九月七日《辛丑條約》正式簽字,從和議開始到光緒二十五年(1901年)二月底,奕劻等人主要與各國使節糾纏於所謂懲治“禍首”的問題,歷時六個月之久,奕劻在“剿撫”政策上,和載漪等人尖銳對立,要不是處事圓滑,有可能弄到與被殺五大臣同樣的地步。

家族成員


關係姓名備註
曾祖父愛新覺羅·弘曆清高宗乾隆帝
祖父永璘(1789年—1820年)慶僖親王
生父綿性(1814年—1879年)輔國公
養父綿愍(1820年—1836年)慶良郡王
長子載振母大側福晉合佳氏,有四子
二子載?母四側福晉劉佳氏,有二子溥均,溥銘
三子載授早殤
四子——-早殤
五子載掄母四側福晉劉佳氏,妻子是山東巡撫孫寶琦的女兒。他與慈禧太后的胞弟承恩公桂祥是兒女親家,即他的女兒嫁給桂祥的兒子。只有一子溥鈺。
六子載鐠早殤
女兒———格格12人,其中大格格嫁蒙古親王那彥圖,四格格嫁裕祿第九子。

軼事典故


業餘愛好

慶親王奕劻工作能力很差,名聲也不太好,官運卻好得出奇。自1884年到大清倒台的27年中,他先後負責外事、海軍、財政等重要部門,最後升到首席軍機大臣、內閣總理大臣。但是慶親王業餘時間更忙,主要是吃飯、打牌、投資。
請客和吃請是他每天必修課,主題多是慶賀生日。當時成功人士都是老婆一群、孩子一堆,所以慶親王不是在主辦宴會,就是在出席宴會的路上。然後就是打麻將。為了討老佛爺喜歡,他竟然把麻將牌引入宮中,手把手地將搓麻技藝推廣到人,從宮女到太監,無不樂此不疲。當時大清正是內外交困,慈禧需要舒解心情,所以對麻將引進工作十分滿意。
當然,這只是第一步。慶親王不時讓他的一個小老婆進宮,不是陪老佛爺、就是陪老佛爺身邊工作人員來兩圈。這位女士每次進宮陪打,隨身帶去的銀票總是不夠輸。功夫不負有心人,慶親王因此不斷得到提拔重用。
有人實在看不下去,鄭重提出批評意見。慈禧耐心地做人家思想工作:“他啥水平我能不知道嗎?但是看來看去,還是他貼心。”

大清裸官

說慶親王沒本事還真有點冤枉,至少他的理財水平出類拔萃。清朝中央政府官員工資並不高,要想理財,先要解決無財可理的問題。對此,監察機關直指慶親王“細大不捐”,即大錢不怕多,小錢不嫌少。他的生財之道就是賣官,明碼標價,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買賣好得很。
中層幹部段芝貴送上白銀10萬兩,立馬買到了黑龍江代理巡撫。這樣的事情多了,再加上他住的是和珅的老宅,社會上就給他起了個綽號:“慶氏公司總經理”。
英國《泰晤士報》駐華記者莫里循披露,慶親王的銀行存款高達712.5萬英鎊——稍早,簡·愛小姐在桑菲爾德莊園做家庭教師,年薪30英鎊,生活就比較體面了;達爾文買了一幢帶花園的豪宅,不過2000英鎊。
慶親王理財很有天賦,也有超前意識。雖然外國銀行已經進入中國,但是八國聯軍侵華硝煙未散,人們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大家恥於與外國人打交道,更願意到中國人的銀行或錢莊存錢。慶親王卻格外青睞外資銀行,特別是英資滙豐銀行,民族金融機構里沒有他一厘錢。要是遲生一百年,慶親王肯定是個家小在外、見首不見尾的“裸官”。

史籍記載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一·諸王七》趙爾巽

人物評價


總評

自咸豐十一年(1861年)辛酉政變至辛亥革命,五十年間,奕劻能力不高,學問不行,卻始終做官做的順風順水。在清朝的最後十年,奕劻或為領班軍機大臣,或為內閣總理,又在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獲授鐵帽子王,世襲罔替。慶邸官爵之隆,晚清除醇邸之外,難有其匹者。
徠但是,奕劻做事,作風穩重,滴水不漏,“榮辱忽焉,皆在聖意”。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變,就是對奕劻政治能力的一個很好說明。

歷代評價

慈禧:榮辱忽焉,皆在聖意。
溥儀:(奕劻)受袁世凱的錢,勸太后讓國,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斷送在奕劻手裡。
劉體仁:清末王公當道者,惟慶邸用人但知財貨,猶不脫本來面目,亦不至大為宗社殃咎。
劉厚生:慶王遇有重要事件,及簡放外省督撫藩臬,必先就商於袁世凱,表面上請他保舉人才,實際上就是銀子在那裡說話而已。
蔡東藩:慶親王奕劻,為清室罪臣,即為袁氏功人。
呂思勉:居政府首席的慶親王奕劻,則老耄而好賄,政局更形黑暗。
孔祥吉:在晚清政壇上,奕劻呼風喚雨,成了近代史上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

藝術形象


影視形象

年份影視演員影視性質
2003年走向共和徐敏電視劇
2011年《辛亥革命》鄭天庸
2011年《辛亥革命》魏宗萬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