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口村隨筆

浪口村隨筆

現代著名歷史學家,“古史群”學派的創建人。 20年代後期在廣州中山大學編輯(民俗)周刊,創辦民俗學會,出版民俗學會叢書。既年代在北京燕京大學因講授《禹貢》進而研究歷史地理,又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而由沿革地理的。

作者介紹


顧頡剛先生(18wt1980,江蘇蘇州人。現代著名歷史學家,“古
史群”學派的創建人。他自幼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和私塾教育,熟讀
四書》、《五經),酷嗜博覽,並善以批判的眼光對待之。讀書之餘飽聽家人講述民間流傳的各種故事。考入北京大學后迷戀於京戲,由是認識了故事的格局;又受北大徵集歌謠的啟發而收集歌謠,並對連帶得到的民合材料加以注意。在北大求學期間受到師友的指導、誘掖,以及新文化運動的鼓舞,敢於大膽宣布許多長期積於胸中的反傳統的見解。II)N)年大學畢業后,受到胡適研究史學方法的啟發,又經胡適、錢玄同的影響產生編集辨偽材料的興趣,很快深入到對古史的研究中,於1923年提出“層累造成的中國古史”學說,試圖推好歷代相傳的三皇五帝系統,在史學界引起一場大論戰,從而改寫了傳統的古史。同時提出推&信史必須打破民族出於一元、地域向未一統、古史人化、古代為黃金世界四個傳統觀念,以後再演變為打破帝系、王制道統、經學四個偶像,在此設想下寫出一系列重要著作。后將自己與他人討論古史古籍的文章編為(古史群》。著力研究《尚書》,將其中《堯典》、誰貢》等篇之寫作年代推后至戰國時代。同時從事民俗學研究,以民俗學材料印證古史,諸如以歌謠來論證(詩經》是古代詩歌總集,其中有大量的民間創作;以孟姜女故事的傳衍來論證古史的演變;以妙峰山進香米探討春秋以米的社把,為古史研究開闢了一個新天地,並開拓了我國的民俗學研究。20年代後期在廣州中山大學編輯(民俗)周刊,創辦民俗學會,出版民俗學會叢書。既年代在北京燕京大學因講授《禹貢》進而研究歷史地理,又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而由沿革地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