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陽關
魯陽關
魯陽關
魯陽關還有烏鴉為 劉秀三次引路的民間傳說,因此,民間又稱它為“三鴉路”、“古鴉路”。
魯陽關
在魯山縣南面江淮分水嶺一線上,除 魯陽關外還有一處小 魯陽關,在今南召縣城北側,與魯山縣四棵樹鄉相通,過風樓也是大門朝北開,由南召管理,坡陡彎多路險,大概附屬於 魯陽關的‘陳倉道’。大小 魯陽關都是守南攻北,東西相距25公里,是楚長城守南攻北的功用。
魯陽關
《水經注》雲“魯陽關,左右連山插漢,秀木干雲”;
《明嘉靖南陽府志》雲 魯陽關“兩山壁立,中有流水,蓋魯山南去之關”,又稱三鴉路之第三鴉口;《南召縣誌》雲,魯陽關前名武城,又名武延城、平高城,魯僖公引蔡穆公會楚成王於此。
《淮南子》魯陽公與韓戰酣,日暮揮戈,日返三舍。即此地也。晉太和二年,荊州刺史桓豁攻宛,拔之,燕將趙盤退保魯陽,豁追擒之。太元三年,苻堅遣兵分道寇襄陽,使其將石越等率精騎出 魯陽關。關控據要險,自昔為必爭之地矣。
清代御史蔣機《 魯陽道中》也寫到:“歷涉迷津七十渡,馬蹄頻濯障泥空”,均說明了此處的險要難行。
而唐朝李白“胡風依代馬,雪涌 魯陽關”,只一句,不僅描繪了此地壯觀的景色,也彰顯其浪漫主義情懷。
魯陽關
三鴉路史稱“川陝古道”、“川陝驛道”,古代從四川及湖廣通往洛陽、陝西一帶。現存的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魯陽關樓石刻門匾上刻有“古鴉路”三個大字,題注有“北通晉秦,南連楚蜀”,正說明了 三鴉路的重要作用。
秦漢時,三鴉路是宛、洛間最近捷的通道,它即為軍事要道;孝昌元年(公元525年),群蠻斷塞 三鴉路,孝明帝立即分道發兵進討。三鴉路既為交通、軍事要道,故北周時於 魯山縣西南十九里三鴉道上置三鴉鎮,作為控扼要道的據點。
明清時期,南陽府通往洛陽的 三鴉路,仍然通行繁盛。乾隆《續修河南通志》載:“自南陽石橋以北至陝州雙觀音堂,凡數百里,皆鴉路也。”其時 三鴉路的交通,大抵由洛陽至汝州、魯山,取道陸路,再自石橋鎮乘船循白河南下至南陽,反之,從南陽溯白河而上,至石橋鎮,舍舟登陸,取三鴉陸路道經 魯山、汝州抵洛陽。由於 三鴉路水陸聯運,通行繁盛,故南陽縣北的石橋鎮成為白河南北水陸交通的重鎮。“蓋縣北諸鎮莫大於石橋,宋南陽六鎮之一也。北道三鴉通汝、洛,南循洱、氵育,乘漲之郡,瞬息可至,綰轂水陸,號為繁富。”
由於 三鴉路交通的便利,促進了石橋鎮的繁榮,同時也促進了這一要道附近聚邑的興起。“南通宛邑,北通魯陽”的南召店,因“生齒漸繁”,經濟繁榮,明清時於此設縣建城“以便控馭”。由此可見明清時期 三鴉路的交通盛況。
清嘉慶《魯山縣誌》:“今 三鴉路自南陽府北六十里之故向城,又北有石山路,即三鴉之第一;府北七十里分水嶺而北,即三鴉之第二;由故向城而北,又八十里,有 魯陽關,入魯山縣界,即三鴉之第三。”
《南陽古代史話》稱三鴉路為古“夏路”。三鴉路段均在南召境內,中流 魯陽關水(簡稱關水,今名鴨河)。 《清一統志》雲:“三鴉路以百重山為第一鴉,分水嶺為第二鴉,魯陽關為第三鴉。
《南陽地區交通志》記載:“三鴉路又稱古鴉路,是宛路通道中的一段,其走向由宛沿白河北上,渡鴨河,經 魯山、臨汝至洛陽。
西晉張協 《雜詩·朝登魯陽關》
朝登魯陽關,狹路峭且深。
流澗萬餘丈,圍木數千尋。
咆虎響窮山,鳴鶴聒空林。
凄風為我嘯,百籟坐①自吟。
感物多思情,在險易常心。
朅來戒不虞②,挺轡越飛岑。
王陽驅九折③,周文走岑崟④。
經阻貴勿遲,此理著來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