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才

陳傳才

陳傳才,1936年出生,廣東普寧人。中共黨員。

人物經歷


1961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1955年參加工作,歷教育科科長,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講師、副教授及系副主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理論與文藝批評。

主要貢獻


著有專著《文學理論》、《藝術本質特徵新論》、《文藝創作70講》、《文學理論新編》、《文藝學百年》、《中國20世紀后20年文學思潮》、《當代審美實踐文學論》等。

獲獎記錄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主編)獲1995年中國圖書獎提名獎,《文藝學學科建設和教學方向》獲北京市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文學理論新編》獲2002年教育部優秀教材二等獎,2004年獲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文藝理論突出貢獻獎。

人物評價


職業

陳傳才先生是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書籍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的自選集《當代文藝理論探尋錄》,是陳先生對自己在改革開放以來的學術思想進行的一次較為全面的總結,其中遴選了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彙集了頗多富有見地的觀點。

學術思想

新時期以來,如何堅持、發展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並使之在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實踐中發揮巨大指導作用,是陳傳才先生和他們這一代學者所共同關注的問題,也是貫穿於該書的一條主線。該書選取了從上個世紀80年代直到21世紀初的一系列文章,其中包括《馬克思為藝術探索奠定理論基石》、《馬克思主義文藝特徵論》等篇,與新時期以來馬克思主義文論在中國的發展緊密相連,充分揭示出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重心的變化軌跡。圍繞文藝與社會生活的關係,從原來片面強調“文藝是生活的形象反映”到強調文藝主體性,中國文藝理論界曾產生過一系列重大而又尖銳的爭論。陳傳才在《馬克思主義與藝術主體性問題》一文中,在肯定主體問題討論的意義同時,也指出了“取代論”者的偏狹特徵:“一些同志又在西方現代人本主義思潮的影響下,提出了以‘主體論’取代馬克思主義的能動反映論的偏狹主張,既否定了文藝主體性原則的客觀性基礎,又把現實的人的主體活動抽象化,割裂了精神主體與實踐主體、個體的人與社會的人的整體關係,使主體問題的強化向著脫離社會、時代要求的本位主義和違背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的主觀唯心主義傾斜。”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文學的曲折發展經歷證明了這樣一種學術立場的遠見和價值。以往文藝理論的缺陷一方面表現在文藝主體性的缺失,同時也表現在人的本體地位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隨著國外各種文藝理論的引入,國內理論界亦做出了多種回應。基於這樣的文化背景,在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如何發展的問題上,陳傳才在《文藝本體論論綱》一文中提出“我們認為:新的理論體系建構的突破口,不僅需要在認識論方面進行主體深層的拓展,更需要從本體論方面打破傳統哲學、美學的局限,確立以人的感性存在及審美實踐活動為本體的觀念。”應該說,形式主義文藝學的建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再現理論的局限,確立了藝術的本體地位。該文清醒地意識到,文藝本體問題的形成,是在人類哲學及美學發展的歷史中逐漸完善起來的。從原初人類急於探究宇宙本體到思考人對世界能動改造的主體,人類思想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因此,“文藝本體,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整體系統和環狀結構。”對於文藝本體的認識,包含著各個時期先哲的認知成果,但更應重視馬克思主義實踐唯物主義與本體論相統一的觀點,強調必須從這一觀點出發,“才能從人的感性生命活動及審美實踐的動態系統中,把握文藝本體的特性”。實踐再次證明了研究文藝本體不可能脫離開社會、歷史的視角,超越純粹的形式研究才能真正有利於中國當代文藝學建設。
如何看待藝術家和讀者受眾的關係是文藝理論無法繞開的問題。在肯定藝術的主體性和個人化的特徵同時,陳傳才在《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本質》中,根據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所闡明的“美和藝術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也是人類自我確證的形式”思想,提出“在文藝的審美實踐中,作家藝術家所喜愛的、賞心悅目和讚美的對象,必定是那些在內容與形式上最符合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美好東西。”在這裡,審美經驗的社會性是一個基本的前提,它的個人化特徵只有與社會人生美好追求相一致,才能獲得普遍的認可,並成為人類共同的藝術地把握世界的方式。接下去的問題是,既然審美實踐須符合人類的美好憧憬,那麼文藝就具有了超越性的理想品格,體現著對精神自由的追求。結合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言:“自由王國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的規定要做的勞動終止的地方才開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來說,它存在於真正物質生產領域的彼岸。”文中提出:“精神生產所以是自由的,正在於它超越狹隘的肉體需要和直接的外在目的,而能夠為精神的需要和內在目的進行創造,併產生出具有提升人的精神價值的產品。”
陳傳才先生始終以馬克思主義的文藝觀念關注當代文學的發展,對當代文藝變革、創新的特質和走向以及文藝理論嬗變和建設等重大理論問題,均做出不少富於開拓意義的研究。如該書立足於中國當代文學複雜多元的現實,對各種文學流派加以悉心辨析,及時判斷出一些所謂時尚理論的致命問題,指出“新人本主義哲學對文學社會性的拒斥”,“形式主義創作傾向對人文主體的疏離”,“新潮文學實驗對現代性意蘊的誤讀”(《中國20世紀后20年文學思潮》)等,對當代文學的發展保持著理智清醒的判斷和審慎的態度。雖然當代文學形態、媒介及傳播方式發生著新的變化,但作者對於文學的未來,對於文學深邃的思維和想象能力以及博大的精神旨歸充滿信心,因為這些始終是文學變革發展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