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墾戍邊
屯墾戍邊
屯墾戍邊,讀音:tún kěn shù biān。屯墾是駐紮下來開墾田地的意思,而戍邊顧名思義就是在邊疆守衛的意思。不過通常兩個詞一起用都是強調后一個意思的。出自《西域圖志·屯政》。
屯墾戍邊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主要以軍屯和民屯為主。
“屯墾戍邊”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主要以軍屯和民屯為主。
早在西漢時期,漢政府就總結了西征失敗的教訓,開始“置校尉,屯田渠犁”,為漢朝統一西域創造條件。公元前60年統一西域后,西漢在西域的屯田又進一步擴大,屯田士卒亦兵亦農,亦耕亦戰,不僅為軍隊提供了糧草,保障了軍隊的戰鬥力,而且發展了生產,繁榮了經濟,促進了邊疆地區的社會進步,也是維護西域社會安定和發展西域經濟的一支重要力量。所以自漢朝以後歷朝歷代都把屯田作為統一、經營西域的一項重要措施。其中,唐、清兩朝屯田規模最大,收效最為顯著。
屯墾戍邊雕塑
清朝時期的屯田與收復邊疆的戰爭密不可分。清朝前期,在平定準噶爾部叛亂時,為解決軍隊糧食供應問題,清朝政府開始在巴里坤、哈密、吐魯番等地屯田。“屯田一事,實為安邊、便民、足食、足兵之良法。”當清朝統一新疆后,屯田得到很大發展,遍及新疆。屯田已成為開發邊疆,發展當地經濟的重要措施。道光時期,在平定張格爾、玉素普之亂以後,清朝政府改變政策,召集流亡,興辦屯田,自然成為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的主要手段,以民屯為主。解決內地一些地方人口過剩問題,移民邊疆成為了清代新疆屯田的主要目的之一。清代在西域的屯田得到空前的發展。後來還出現了遣屯、回屯等形式多樣的屯田。
《西域圖志·屯政》記載:自漢代實行募民徙塞下的屯田之法后,“屯政”日升,“凡有軍興,必修屯政”,然而漢唐之屯政,專為養兵,而未能“兵民並濟”,“師行則舉,師旋則廢”是其屯田的局限所在。只有清代的屯田“戰守兼宜”,更注重對邊疆的開發和建設。
以屯田為重要手段對西域進行開發和建設,不僅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且維護了國家的統一,鞏固了祖國西北邊防。這是歷朝歷代“屯墾戍邊”的意義之所在。
屯墾戍邊是歷代王朝治理新疆政策的重要內容之一,對歷代王朝屯墾戍邊活動的回顧與總結不僅有著較高的學術價值,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屯墾戍邊是中國治邊政策的主要內容之一,極富中國特色,實踐也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屯墾戍邊早在秦代即是秦王朝治邊政策的主要內容。秦王朝統一中國之後,先後在嶺南和河套地區移民屯墾戍邊,其規模前者是50萬人,後者則是設置44縣進行安置,為維護邊疆安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史書載“匈奴單於曰頭曼,頭曼不勝秦,北徙。十餘年而蒙恬死,諸侯釁秦,中國擾亂,諸秦所徙適戍邊者皆復去,於是匈奴得寬,復稍度河南與中國界於故塞”②即是對這一政策實施效果的記載。正是看到了秦王朝移民實邊所取得的效果,進入漢代之後,屯墾戍邊成為漢王朝治邊政策中的一項主要內容。漢代的屯墾廣佈於西北、北疆、東北等地區,一方面為漢王朝解決了軍隊的補給問題,另一方面也為維持邊疆穩定保持了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對於邊疆穩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趙充國利用屯墾順利平息西羌反叛即是一個很好的例證。③有了秦漢兩朝的成功經驗,漢代之後的各王朝,包括眾多割據政權都將屯墾戍邊作為其治理邊疆的重要政策。隋、唐、宋、遼、金、元、明、清更是這一政策的積極推行者,尤其是清朝,不僅將屯墾戍邊作為治邊的主要政策,而且將屯墾的形式由軍屯為主發展為民屯、遣屯、旗屯、回屯等多種形式,不僅使這一古老而年輕的政策在邊疆治理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而且對邊疆經濟社會的發展也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2.新疆屯田三個階段的劃分,反映出一個普遍的規律
通觀歷代王朝西域屯田的興衰史,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帶有普遍性的規律:舉凡在西域實施穩固統治者,其在西域的屯田也都卓有成效;反之,舉凡西域屯田成效顯著者,其在西域的統治也多牢固,二者相輔相成,聯繫密切,互成因果。從歷代王朝西域屯田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看出西漢王朝、唐王朝、清王朝三朝時期是西域屯田的大發展時期,而且代表著西域屯田事業三個發展階段的最高水平,其在西域的統治也相對穩固,其他王朝則是在這三個王朔的基礎上效果逐減,甚至一無建樹,其在西域的統治多充滿著挫折,甚至是被迫放棄了對西域的統治。從史書的記載看,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各王朝國力的強弱、西域政策的進取與否,以及西域屯田事業的發展程度。西漢、唐、清三王朝在立國之初都普遍面臨著來自於北疆或西北疆的重大威脅,而強大的國力又為這些王朝解決這些威脅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因而這些王朝都將對西域的統一和統治作為解決威脅的當務之急,採取了積極進取的政策。在積極經營西域的過程中,這些王朝又都將屯田作為統一和統治西域的重要措施而加以實施,不僅克服了西域遠離中原補給困難的弊端,使西域地區一直保持著一支足以鞏固其統治的軍事力量,而且這些駐軍因為屯田的開展也不會給當地各民族增加負擔,同時大量民屯人員的進疆也改變了西域地區的民族構成,更加有利於實施對西域的治理。與這三個王朝相比,其他王朝則沒能有效地發揮屯田在西域統治中的作用,而多是以西域遠離中原、補給困難作為其缺乏進取性西域政策的理由。關於這一點,從東漢王朝對西域的經營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來。東漢王朝建立之初,西域諸國皆遣使者請求派遣西域都護,這本來是一個有利於東漢王朝統一西域的極好時機,但光武帝劉秀卻以“天下初定,未遑外事”為由而加以拒絕。孝明帝時期,出於對匈奴用兵的需要,東漢王朝雖然完成了對西域的統一,但又陷入了“三絕三通”的怪圈,其中主張放棄西域的理由之一即是“遠屯伊吾、樓蘭、車師戊己,民懷土思,怨結邊域”,不願意“棄中土之肥饒,寄不毛之荒極”④。從西域屯田發展的情況看,這種理由根本就是難以成立的,因為只要積極地發展屯田事業,這些弊端都是可以克服的,東漢班超在的西域第二次統一活動,以及唐王朝後期吐蕃隔斷西域和中原的聯繫后,而堅守西域的將士依靠屯田仍然能夠抵抗吐蕃數十年之久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從我國歷代王朝西域屯田的歷史中,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邊疆屯田是實施統一、治理的積極有效的措施,而邊疆屯田及其所帶來的邊疆經濟社會的發展則更加鞏固了歷代王朝對邊疆的治理。
3.新疆屯墾戍邊的特點
歷代王朝在西域屯墾的主要特點,可概括為六點:
一是時間長。西漢在西域屯墾113年,東漢在西域屯墾l28年,魏晉兩朝在西域屯墾共96年,十六國和北朝各代在西域屯墾時間較短,隋朝在西域屯墾時間只有10年,唐朝在西域屯墾有160多年,五代和宋明兩朝在西域沒有屯墾,元朝在西域屯墾只有20年,而清朝在西域屯墾,從1716年開始,到1911年清朝崩潰,共經歷了195年,是中國歷史上在西域屯墾時間最長的朝代。
屯墾戍邊史館
三是人數多。西漢在西域屯軍有2萬餘人,東漢的屯軍有5000人,魏晉十六國和北朝時的屯軍2000餘人,元朝在西域的屯墾軍民達5.7萬餘人,五代和宋明兩朝,因沒有屯墾故無屯軍。清朝前期在西域屯丁共有12.67萬人。
四是種類全。清朝以前在西域的屯田,主要是軍屯。兩漢時期,以軍屯為主,只有少量的民屯和犯屯。魏晉時期,以軍屯為主,其次是民屯;隋朝時,主要是軍屯,其次有犯屯;唐朝時,以軍屯為主,其次有民屯和犯屯;元初時,主要是軍屯,其次是民屯。清朝在西域的屯田,不僅興辦了軍屯、民屯和犯屯,而且增加了歷史上所未有的旗屯、商屯和回屯。各種屯墾的規模,也都超過以往各代在西域的屯墾。
五是民屯為主。清朝以前,各朝在西域的屯田,主要是軍屯,屯墾的主力都是從內地調往西域的邊防軍。清朝在西域屯墾的骨幹和核心,也是在西域戍邊的軍隊,但清朝在西域屯墾的主力,不是軍隊,而是各族民眾。清朝軍屯只為民屯掃清了道路,創造了條件,後來部分軍屯轉成民屯,民屯成了西域最主要的屯田形式。
六是各朝的戰略重點決定屯墾的區域。西漢以來,歷代在西域的屯墾,主要分佈在天山以南各綠洲,天山以北地區屯墾很少,如唐朝,11個大墾區中,天山以南佔了6個,當時三大屯墾中心中,龜茲、西州都分佈在天山以南。由於歷代政府長期集中在天山以南地區屯墾,更強化了新疆南農北牧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清朝開始重在天山以北屯墾,這是由清朝政府統一西域的戰略大局決定的。清朝政府在天山以北長期布防軍隊,這批駐防大軍需要大量軍糧,因此清朝政府把屯墾重點放在天山以北的準噶爾盆地也就是自然而合理的選擇。
縱觀兩千餘年新疆屯墾史,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屯墾興,則邊境寧,西域興;屯墾衰,則西域亂,外患內憂,民不聊生。明代思想家李贄說,屯田是千古之策,這是古人對國家治理和發展的歷史思考,是治國安邦之千古名言。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中央政府就開始在新疆(古稱西域)進行“屯墾戍邊”並歷代相沿,其中尤以西漢、唐、清三朝為鼎盛時期。歷史證明,“屯田興則西域興,屯田廢則西域廢”,屯墾戍邊成為中國歷代王朝治理新疆的千古良策。筆者認為,自西漢以來的屯墾戍邊政策在維護新疆穩定、促進新疆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這無疑對今天新疆地區的穩定和現代化建設具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
西漢:晁錯上書開駐守西域創舉
公元前169年,西漢政治家晁錯給漢文帝上募民實邊書,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了屯墾戍邊的理論。晁錯在書中寫道,從漢朝建立以來,匈奴不斷攻掠北部邊境,因此防守北部邊境,勸農發展經濟,已成為最緊急的兩件大事。若保衛邊疆的兵太少,敵人就會攻入,政府若不救援,會使邊民絕望而降敵;若派軍救援,從遠處趕到邊境,敵人早已逃走。邊疆駐兵多,軍費支出太大;若撤邊兵,敵人又攻入。內地調到邊疆的兵,每年換防,不熟悉敵人的情況,對作戰不利。因此,為了有效地保衛邊防,可從內地招募犯罪的人、奴婢、農民到邊疆,與邊疆駐軍一起,平時種地,戰時保邊,以邊疆土地供養邊疆軍民,以邊疆軍民保衛邊疆安全。晁錯認為,屯墾戍邊不僅是利國利民、保衛邊防的重要措施,而且是“利施後世,民稱聖明”的長治久安之策。漢文帝採納了晁錯的主張,在北部邊境創辦了屯田。晁錯主張以邊疆的土地供養邊疆的軍民,以邊疆的軍民保衛邊疆安全的屯墾戍邊理論為後世舉辦軍屯、民屯、犯屯提供了理論依據。
公元前105年,漢武帝派軍隊到眩雷(今伊犁河谷中)屯田,這是我國古代中央政府最早在新疆創辦的屯田。《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漢政府“以公主妻烏孫王,以分匈奴西方援國。又北益廣田至眩雷為塞,而匈奴終不敢以為言”。此後至西漢滅亡為止的113年間,西漢中央政府曾組織兩萬多漢族軍民在天山南北的西域都護府附近地區屯田50萬畝。屯兵需要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由國家供給,勞動產品全屬官府。新疆的屯墾發展進入了第一個繁榮時期。
西漢統一西域以後,屯墾戍邊的主導思想是經濟和政治相統一。就經濟因素來說,屯田的目的在於“兵可不費中國而糧食自足”,不僅使在西域駐防的漢軍部隊和官員的糧餉後勤有了可靠保障,而且減輕了當地各族人民的經濟負擔。就政治因素來說,屯田的目的在於鞏固和發展西漢對西域各地的治理,進而鞏固和維護西域的社會政治穩定。西域都護、戊己校尉的設立,不僅是漢朝統一西域的重要標誌,也是漢朝通過屯田帶來西域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有效治理西域的重要標誌。
西漢在新疆的屯墾,促進了新疆的統一,保衛了西北邊防,推動了邊疆的開發,加強了民族團結,增進了新疆和內地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加速了絲綢之路的繁榮,為保衛邊疆和開發新疆作出了重要貢獻。
唐清兩代:屯墾戍邊大發展
唐朝在新疆的屯田,從公元630年開始到791年結束,前後歷經161年。唐代在新疆的屯墾戍邊主要有11大墾區。在北疆地區,有伊吾、庭州(今吉木薩爾縣北庭古城遺址)、輪台(今烏魯木齊市烏拉泊古城遺址)、清海(今石河子市烏拉烏蘇鄉)4地;在南疆地區,有西州(今吐魯番市高昌故城遺址)、焉首、烏壘(今輪台縣策大雅鄉)、龜茲、疏勒、於闐6地;在中亞有碎葉(今哈薩克的托克馬克)1地。除上述駐軍千人至萬人的軍鎮屯田外,在新疆的25個守捉城(駐軍300人的邊疆軍事檢查機構)、各烽戍(駐軍幾人至幾十人的邊防哨所)、各州縣還有很多小規模的屯田。
唐朝在新疆的屯田由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統一領導,以軍屯為主,還有民屯和犯屯。每屯種地5000畝,有兵500人左右,每兵種地10畝左右,實行供給制管理,產品全歸官府。全疆屯軍5萬人,屯田50萬畝。唐朝在新疆屯田的規模之大,範圍之廣,人數之多,時間之長,成效之顯著,都超過了前代,是歷史上新疆屯墾的第二次高潮。
唐朝在新疆大規模屯墾,確保了新疆有一個相對安穩的社會政治局面,對進一步鞏固新疆在祖國版圖中的地位,增進新疆各民族對中央政府的向心力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同時促進了中亞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絲綢之路的繁榮。
有清一代的新疆屯田空前發達,主要有26個墾區。清王朝在新疆屯田的興盛,主要集中在乾嘉時期和左宗棠平定阿古柏之亂后這兩個時期。乾隆在平定準噶爾叛亂之時就命令統軍將領適時屯墾,“以省兵糧運費”。統一新疆后,便在新疆大興屯田,以適應戍守的需要。屯田開始以軍屯為主,並逐漸發展到民屯、遣屯(犯屯)、旗屯、回屯等多種形式。1755年,清政府統一新疆后,開始從內地調派大批軍民到新疆,掀起大規模屯墾戍邊的熱潮,在天山南北、主要是在北疆地區大辦各種屯田,其中伊犁和烏魯木齊是兩大屯墾中心。到
1840年,新疆各種屯田共有屯丁11萬多人,男女總人口近50萬人,墾地近300萬畝。
1840年至1850年,布彥泰、薩迎阿任伊犁將軍,新疆掀起了清統一后的第二次大規模屯墾的高潮,新墾荒地125萬畝,其中南疆72萬畝,北疆52萬畝。1864年後,新疆爆發戰亂,浩罕國的阿古柏和沙俄乘機侵佔新疆絕大部分地區,新疆各種屯墾遭到大破壞。1878年,左宗棠率軍收復新疆,1884年建立新疆省。左宗棠、劉錦棠大力發展民屯,1884年至1905年,全疆新墾荒地960萬畝,烏魯木齊變成新疆最大的屯墾基地和經濟、政治中心。到1911年,新疆人口達到216.2萬多人,耕地增到1055.47萬畝。由於屯田的迅猛發展,使新疆出現了“農桑輻輳,阡陌成群”的景象。
在古代新疆屯田發展史中,清代屯田無疑是規模最大、組織最為嚴密、成效最為顯著的屯田。清朝統一天山南北后在新疆開展的屯田活動,不僅對當時新疆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而且一直影響到新疆的近代。
新中國:創新現代屯墾戍邊制度
“屯墾興則西域興,屯墾廢則西域亂”,歷史充分證實了屯墾戍邊事業在國家統一大局中的地位、作用和使命。1949年新中國成立,我們黨把維護新疆的政治經濟穩定,鞏固國家統一與民族團結作為開發新疆的根本,從這個原則出發,新疆的屯墾戍邊事業翻開了新的一頁。
1950年,新疆軍區發布命令,“全體軍人,一律參加勞動生產”。1952年2月1日,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發布命令:“將光榮的祖國建設任務賦予你們。……你們現在可以把戰鬥的武器保存起來,拿起生產建設的武器。當祖國有事需要召喚你們的時候,我將命令你們重新拿起戰鬥的武器,保衛祖國。”1953年5月,新疆軍區根據中央軍委和西北軍區命令,將駐疆人民解放軍二、六軍大部分,五軍(民族軍)大部,二十二兵團全部共10.5萬人,集體就地轉業,組成了舉世無雙的農業生產大軍,擔負起征服荒漠、開發建設新疆、保衛邊疆的歷史重任。
1954年10月7日,根據王震、王恩茂兩位將軍的建議並經毛澤東批准,一個專門從事農業生產建設的兵團組織,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特殊建制——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成立了。兵團除原駐疆部隊轉業複員軍人外,又接受了來自山東、河南、四川、廣東、江蘇等地的支邊青年及知識分子,下轄10個農業建設師,一個工程建築師,兩個生產管理處。這是我國自漢、唐以來在邊疆民族地區實施屯墾戍邊政策的繼承與發展,是我國現代屯墾戍邊制度的一個偉大創新。到1966年底,兵團職工總數已達80.86萬人,耕地面積達80.86萬公頃,糧食總產達72.3萬噸。在“文革”的衝擊下,兵團於1975年被撤銷。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作出了《關於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決定》。到1999年先後在天山南北建立起14個師(局)、173個農牧團場,5036個工交商建企業和大批的科研、教育、文化、衛生單位,分佈在全疆16個地州市境內,成為一個擁有240萬人口,規劃面積近億畝,耕地面積達1600萬畝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大墾區。
兵團在50多年的發展中,正確處理了“屯墾”和“戍邊”的關係,妥善解決了兵團在新疆發展中的定位問題,使得兵團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如今,新疆每3畝土地中就有1畝是兵團人開墾的,兵團以其佔新疆1/7的人口,生產的糧食佔全疆的1/5、棉花超過1/2,並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棉花生產基地和新疆最大的油料基地。
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和多文化並存的地區,50多年來新疆兵團以自身的實際行動,有力地促進了民族團結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大大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對新疆兵團在開發建設新疆中的作用,1994年中央在給祝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40周年的賀信中肯定地指出:“在新疆組建生產建設兵團是中央支援地方,內地支援邊疆,兄弟民族相互支援,推動新疆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有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