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士大夫的結果 展開

士大夫

詞語釋義

士大夫,古時指當官有職位的人,也指沒有做官但有聲望的讀書人。

詞語解釋


【引證釋義】
1.中國古代對於官吏和士人的統稱
《晉書·夏侯湛傳》:“仆也承門戶之業,受過庭之訓,是以得接冠帶之末,充乎士大夫之列。”
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里中士大夫往來祠下者皆伏軾下輿,禮公(袁可立)一瓣香而退。”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十一:“宋世士大夫最講禮法,然有不可解者二:仕宦卒葬,終身不歸其鄉,一也;閥閱名家,不以再嫁為恥。”
2.將佐;將士。
《吳子·勵士》:“於是武侯設坐廟廷,為三行饗士大夫……行之三年,秦人興師,臨於西河,魏士聞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奮擊之者以萬數。”
漢 司馬相如 《喻巴蜀檄》:“蠻夷自擅,不討之日久矣,時侵犯邊境,勞士大夫。”
明 柯維騏 《考要》卷八:“《周禮》師帥皆中大夫,旅帥皆下大夫,卒長皆上士,兩司馬皆中士,而皆統於軍將,故曰士大夫。”
3.士族;士族中的人。
《南史·江斅傳》:“﹝紀僧真﹞謂帝曰:‘臣小人,出自本縣武吏,邀逢聖時,階榮至此。為兒昏,得荀昭光女,即時無復所須,唯就陛下乞作士大夫。’” 、
北齊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多見士大夫恥涉農商,羞務工伎,射則不能穿札,筆則纔記姓名。”
范文瀾 《唐代佛教·引言》:“南朝士大夫有談玄(玄學也是一種麻醉劑)的習慣。”

歷史


形成

相關研究書籍
相關研究書籍
“士”的階層很早就出現了,泛指具有一定才能的民間人才。他們往往出身於貧 寒之家,靠自己的才能依附於貴族,為他們提供各種服務。春秋戰國群雄割據,戰亂頻繁。各國有名有錢的諸侯貴族,如春申君、孟嘗君等,都以“養士”為時尚,最多時可達數千人,還互相攀比炫耀。“毛遂自薦”的典故說明,當時的“士”並沒有特別的標準,甚至是自稱有才,也可以說服貴族,成為“士族”之列。
只要嚴於律己、忠君愛國的人就能稱為“士”。“士”和“君子”的概念有時基本上是重疊的,若細分,則“士”的德行修養要比“君子”略低,也可以說“士”是有志於成為“君子”的人。
如刺殺秦王嬴政失敗的荊軻,在出發前就立下豪言:“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種為了君王託付的使命,不惜付出生命代價的豪邁氣概和高潔品質被作為一種精神典範。也有隱居深山,關心朝政但並不插手,“坐山觀虎鬥”的“隱士”,隱士在老百姓眼裡是值得尊敬但又是神秘的。
漢代的官員選拔制度還不十分完善,主要是王室貴族推薦一些品德高尚的人進入政府。比如,以“孝”出名,被選拔為官員就很常見。考試不是必須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著名的“竹林七賢”。他們既有很高的文學、藝術造詣,又有高潔的道德操守,但一方面又狂放不羈,放浪形骸。他們中的許多人情願醉酒而死,也不在腐敗的朝廷中工作。這種精神氣質對“士”是一種有益的補充,即如果政治黑暗,那麼因為不願同流合污而遠離政治,醉心於文學藝術,也是符合“士”的操守的。

發展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文人畫”,由於宋徽宗個人的愛好而大力提倡士大夫投入繪畫創作。這進一步提高了繪畫的文化品位和藝術性。
宋代以後,一般歷代的大詩人、大畫家、大書法家,絕大多數也都是曾在政府中擔任要職的官員,如蘇軾米芾蔡京等等。像唐朝的李白那樣,沒有太多政治經歷,全憑詩文著名的“自由知識分子”幾乎絕跡。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清末。

衰落

科舉消亡
清末以來,社會出現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隨著社會觀念的轉變,“士大夫”也漸漸變成了一個歷史名詞。
清末(19世紀末,20世紀初)政治在內憂外患中已經面臨全面崩潰。科舉在西學東漸的風潮中也越發顯得落後,成了束縛人才的瓶頸。而開放,卻讓中國的知識分子看到了新的知識和新的獲得知識的方式。
1905年9月2日,慈禧上諭明告:“著自丙午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這不僅標誌著科舉制度的千年絕唱,更對中國的教育、文化產生了重大改變。“士大夫”從此也成了一個歷史名詞了。“士大夫”對知識、文化、藝術的壟斷也不復存在。

主要內容


從內涵上考察,士大夫主要包含如下兩方面的內容:

其一

指居官的人。
《周禮·考工記》云:“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用現代話說,士大夫是職能官。
《墨子·三辯》批評“士大夫倦於聽治”。這裡泛指一切官吏。
《戰國策·秦策二》載:“諸士大夫皆賀。”這裡的士大夫指楚朝廷之臣與王之左右。
《荀子·王霸》云:“農分田而耕,賈分貨而販,百工分事而勸,士大夫分職而聽。”這裡的士大夫指一切居官在職之人。
《君道》又講:“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載其事而各行其所宜。上賢使之為三公,次賢使之為諸侯,下賢使之為士大夫,是所以顯設之也。”士大夫指諸侯以下的官吏。文官稱士大夫,武官也稱士大夫,《荀子·議兵》載:“將死鼓,御死轡,百吏死職,士大夫死行列。”
《吳子·勵士》:“於是(魏)武侯設座廟廷,為三行,饗士大夫。”
《荀子·君子》講:“聖王在上,分義行乎下,則士大夫無流淫之行,百吏官人無怠慢之事,眾庶百姓無奸怪之俗。”這裡把士大夫置於百吏官人之上。
《君道》把士大夫列於“官師”之前。官師,百吏之長。
《強國》篇講:“大功已立,則君享其成,群臣享其功,士大夫益爵,官人益秩,庶人益祿。”
《正論》講:“爵列尊,貢祿厚,形勢勝,上為天子諸侯,下為卿相士大夫。”以上材料都說明士大夫在官僚層次中是比較高的。因士大夫是比較高級的官吏,所以享有不同的田邑。
《荀子·榮辱》說:“志行修,臨官治,上則能順上,下則能保其職,是士大夫之所以取田邑也。”
禮論》中記載士大夫佔有的田邑多寡不同,“有五乘之地者”,“有三乘之地者”。有些士大夫似乎還有私兵。
《戰國策·齊策五》:“甲兵之具,官之所私也,士大夫之所匿……”

其二

指社會上的文人。齊孟嘗君失勢之後,門客紛紛離去,這些門客在《史記·孟嘗君列傳》中稱為“士”,在《戰國策·齊策四》記述同一事件時則稱之為“士大夫”。
《韓非子·詭使》載:“今士大夫不羞污泥醜辱而宦。”意思是士大夫無德行而任官。在這裡,士大夫與官宦是兩個含義,士大夫指文化人。可見,士大夫可以指在位的官僚,可以指不在位的文人,也可兼指。士大夫從此時起在中國歷史上形成一個特殊的集團。他們是知識分子與官僚相結合的產物,是兩者的膠著體。

評價


士大夫是中國古代社會特有的產物。在專制社會的中國,他們以作官為唯一職業,所以更精確地說,士大夫即擔任政府官員的文人,包括現職官員,退休官員,和將來有可能性擔任官員的士人。

精神


歷史上“士大夫”很多,如宋代的范仲淹司馬光、文天祥,清初的顧炎武等。他們身上體現的士大夫精神,大致有以下六個方面:
有學識。學問與知識是力量,是軟實力。毛澤東說:“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列寧也說過:“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在中國古代,人們同樣懂得知識是服務於社會的重要工具。古人定義“士”,不僅僅要有知識,而且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聞一知十為士”,要能夠舉一反三,標準很高。古代中國是士、農、工、商四民社會,士不種地、不做工、不經商,是靠學問立足於社會的,所以《漢書》說:“學以居位曰士。”士是靠學問居於官位的。《禮記》說士“夙夜強學以待問”,夙夜強學,是指刻苦學習的態度;待,是等待明君的顧問,而不是用知識換取官爵。真正的士,淡泊名利,清高以待問。
有德行。士大夫不僅有學問,而且立志追求“道”。“志於道者之謂士。”“朝聞道,夕死可矣。”德行高尚,是他們的重要特徵,所以古人說:“言士者,有德行之稱。”“士,有道德之稱。”就像今天的社會,不缺有學問的人,而是缺道德、文章都好的人。《禮記》說士“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士所懷抱的不僅是知識,還懷有忠信這樣的美德,並且始終在生活中身體力行,他們努力做好自己,等待社會和國家的舉薦與任用。
有操守。操,是操持;守,是固守。操守,是指有正確的理念與德目,終身執持,牢牢固守之。士大夫有正確的人生追求與價值判斷,無論面對何種艱難困苦,都能保持本真。孔子的弟子顏回過著極端貧困的生活,“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而他卻能“不改其樂”。士能做到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絕不會為了物質利益而變節。
歷史上清廉自守的人很多,如王球是東晉宰相王導的曾孫,司徒左長史、丹陽尹王劭之孫,司徒王謐之子,太常王惠的堂兄弟,出身名門望族,家世顯赫,但王球沒有官宦之家的壞習氣,日常生活,“簡貴,素不交遊”“筵席虛靜,門無異客”。當時的尚書僕射殷景仁和領軍劉湛“並執重權,傾動內外”,王球與他們是通家姻戚,但極少與之來往,絕不借用私親關係牟利。王球負責銓選官員,而接客甚希,凡是為求官者說情的書信一律不看,勤於職守,清廉公正,做到“銓衡有序”,所以“朝野稱之”。
不營私。“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廣泛團結大眾,不朋比為奸。《荀子·強國》讚美古代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士大夫在公言公,在朝言朝,出了家門入公門,出了公門回家門,絕不到處串門,拉關係。小人結黨營私,搞人身依附關係。
有抱負。士大夫以身許國,或發誓“不破樓蘭終不還”,或豪言“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立志為天下萬民奉獻終身,誠如曾子所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有擔當。士大夫有抱負,更有擔當、敢於犧牲,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捨生取義,決不當叛徒。顧炎武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則徐說,“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都是擲地有金石聲的豪言壯語。

貢獻


首先是樹立了中華民族的人格標桿。士大夫修身進德,淡泊名利,清廉自守,一心為公,品行高潔,為中國社會大眾樹立了高尚的人格標桿,引領社會進步。
“學統”成為國家的穩定器。中華文化是獨立形成的文明體系,經過歷代知識精英不懈奮鬥,不斷完善提升,逐步形成了舉國認同的“學統”。其後,無論是蒙元、還是滿清入主中原,政統易於上,而學統存於下,中國依然是中國,成為維繫中華大家庭的穩定器。
天下情懷。士大夫精神最突出的亮點,是將國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高於一切位置,每當國難臨頭之際,他們都前赴後繼地流血犧牲,激勵萬民起而救亡圖存。中華民族歷盡劫難而始終沒有被滅亡,這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歷史上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都曾經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但是由於外敵入侵等原因,他們的固有文化出現了斷裂,他們今天的文化是在外來文化基礎上重新開始的。只有中國文化始終沒有斷,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迹。
文化的傳承,具有強大的慣性,時至今日,“士”在中國人的內心深處,依然有其特殊地位:大學本科畢業獲得的學位叫學士,高一層級的學位叫碩士,最高級別的學位叫博士,最高學銜叫院士,都是“士”。但是不少拿了這些學位的年輕人,很少靜心細想:我除了學習專業,還要追求“道”,內心還要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范仲淹、司馬光、文天祥、顧炎武等傳統士大夫,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今天的我們,如何繼承他們的偉大胸懷與格局,做無愧於時代的典範,恐怕是每個人都應該捫心自問,認真作答的人生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