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幻的面影

虛幻的面影

在南高原雨布苦的路上 南高原的祈禱詞 火與靈魂的飄舞

正文


相關信息介紹


基本信息:
《虛幻的面影》是我國著名彝族青年詩人、少數民族文學新生代前沿作家沙馬創作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隨筆集。
內容簡介:
散文集《虛幻的面影》共精選沙馬先生創作的散文隨筆七十篇,處處可見“南高原抒情王子”沙馬展現其綺麗飄灑如秘咒般的文風:“南高原上的彝族,是個崇尚火的民族。在彝人部落,火,是一個詞,也是一個神秘的符號;火,是一種生命的形態,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徵。南高原上,那些尋找真理和愛、自由和夢的歌者,他們的內心是向上的,他們的血液中有火的顏色。火,燃起來,恍若南高原上那些尋夢人靈魂的飄舞。”散文集《虛幻的面影》裝幀精美,樸素厚重。
出版信息:
散文集《虛幻的面影》
作者:沙馬
出版時間:2009年11月
書號:978-7-5059-5774-2
定價:29.8元
圖書目錄:
自序:以另一種方式呈現
蒼涼的幻影
在南高原雨布苦的路上
畢摩紀
行走與傾訴
迤沙拉
南高原·戀人謠
彝人·十月太陽曆
愛情詩篇,彷彿一種虛無的力量?
悲憫的臉
月光中的童謠
回想在山寨自殺的那些南高原女子
狂舞中的生命戀歌
南高原的祈禱詞
火與靈魂的飄舞
如果·愛——
遠山·燈盞
那年月,那發黃了的紙上愛情
民歌滋養的生命不會寂寞荒涼
一種單戀,一種燃燒與重生
邊遠小城的艷遇是對純真的傷害
為了愛,唱支歌謠送死者上路
諸葛亮與姑復工全羊湯
孟獲與蜻蛉牛頭湯
彝人宇宙觀與服飾異彩
愛與美:彝族花臉習俗
異彩風情煙盒舞
時光、廢墟與文明斷想
剌客、秘史與生命哀歌
歸宿、喪葬與文化玄想
女人、漂泊與浪漫輓歌
女人、紅唇及其他
女人、夢幻與狂飆情結
女人、酒窩與情色玄想
女人、生物與生命雜感
定情信物與愛情輓歌
春播、儀式與文化閑聊
亂侃飾物與情色
黑夜、生命與靈魂隨想
他讓我的詩歌在美國和世界周遊
山鷹,在夢想國飛翔
彝族第一美女瑪嘿阿依詩莎
林青依果:彝族美少女今夜如此燦爛
阿魯阿卓:愛是永恆的光芒
雲南十八怪 談情也說愛
怪異的性圖騰與性崇拜
天使的關照
為愛落淚
傷殘的鳥
暗夜花地
永遠不要相信諾言
夢見玫瑰在飛
在靈魂小屋棲息的歌謠
隱秘的波動
南高原大裂谷以西
彷彿夜裡的燈在夢魘中哭泣
面具奇異之美源於人間的恐懼
世上最奇妙的十大遠古“塗鴉”
古剎青燈中的俏麗面影
八十年代那些孤獨的面孔
夢想與旅程
等待花開的聲音
夢幻與淚
歷史記憶與神話情結的靈性焰火
心靈與故鄉的合鳴
后抒情時代的生命隱喻
漫談彝族現代詩歌創作
遠去了,那口弦聲
靈魂的喧響來自遠方
嘴唇邊的花朵與火焰
夢境中飄蕩的咒語(節選)
社會影響:
著名彝族青年詩人、少數民族文學新生代前沿作家沙馬的散文集《虛幻的面影》近日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引起文壇關注,評論界稱沙馬新著是“一部抒寫南高原地域文化異彩的厚重力作”。
被海外報刊評述為“地域寫作代表性詩人,南高原抒情王子”的彝族詩人沙馬,長期堅持地域文化的研究與創作,曾在海內外重要報刊上發表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先後榮獲中國第七屆少數民族文學獎、第四屆四川文學獎特別榮譽獎、第三屆四川民族文學創作獎、攀枝花市文學藝術創作特別貢獻獎等獎項。其作品長期入選年度最佳詩歌等重要選本,並被翻譯成英、法、德、西班牙等語種在國外發表和交流,影響廣泛。他新著散文集《虛幻的面影》以獨特的視角,著力透析南高原人文地理與地域文化精髓,詮釋彝族文化神秘內核與文化精神,描述彝人的精神幻象與靈魂圖景,揭示人類隱秘的生命密碼與情感符號,文筆優美,大氣磅礴,內涵厚重。新著一經推出,立即引起文壇廣泛關注。有關專家學者指出,彝族作家沙馬的作品彰顯了本土歷史與文化的源流,最終會成為文學作品的力量所在。
散文集《虛幻的面影》裝幀精美,共精選散文隨筆七十篇,處處可見“南高原抒情王子”沙馬展現其綺麗飄灑如秘咒般的文風:“南高原上的彝族,是個崇尚火的民族。在彝人部落,火,是一個詞,也是一個神秘的符號;火,是一種生命的形態,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徵。南高原上,那些尋找真理和愛、自由和夢的歌者,他們的內心是向上的,他們的血液中有火的顏色。火,燃起來,恍若南高原上那些尋夢人靈魂的飄舞。”
暨南大學教授、著名學者姚新勇先生撰文指出,沙馬濃密而憂悵的南高原抒情,不僅具有很濃很濃的溫暖感,同時還表現出另外一種能力,能夠將充滿力感的句子、甚至不無熾烈的意象,轉瞬間化為柔和的語句或意象,從而實現了溫暖的抒寫品質與現代技巧的有機融合。德國學者、柏林自由大學Olivia Tania Kraef博士認為,沙馬把歷史與現實相連接,傾訴與敘述相鋪陳,呈現出彝族漫長歲月中的情感記憶與個人的歷史感悟。評論界人士認為,彝族青年詩人沙馬的散文集《虛幻的面影》出版,是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的又一可喜收穫。
作者簡介:
沙馬,彝族青年詩人,少數民族文學新生代前沿作家,民間思想探索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生長於南高原一個邊遠山寨,少年時代開始寫作生涯,大學文化,曾在《詩刊》、《中國作家》、《民族文學》、《星星詩刊》、《青年文學》、《詩歌月刊》、《中國詩人》、《詩選刊》、《揚子江詩刊》、《散文選刊》、《散文詩世界》、台灣的《葡萄園》、《秋水》、《海鷗詩刊》,美國的《新大陸》,澳門的《中西詩歌》等海內外知名報刊上發表大量文學作品,在多家主流網站設有主頁或專欄。著有詩集《夢中的橄欖樹》、《靈魂的波動》、《沙馬詩選》,散文集《虛幻的面影》等。其詩歌作品被翻譯成英、德、法等多個語種在國外發表與交流,連年入選《中國最佳詩歌》及數十種重要選本,部分詩作被譜曲傳唱。外國學者著有研究其詩歌的外文專著。2002年獲中國第七屆少數民族文學獎,2003年獲第四屆四川省文學獎特別榮譽獎,2006獲第三屆四川省民族文學創作獎,2009獲第四屆四川省民族文學創作獎等。海外報刊評述為“具有異質文化的視野和探索者精神的民間思想家” 、“地域寫作代表性詩人,南高原抒情王子” 。
創作背景:
彝族詩人沙馬在深入開掘彝族文化精神和不斷審視南高原地域文化的基礎上,創作了一系列地域色彩濃郁異彩斑斕的散文作品。
作品摘錄:
《在南高原雨布苦的路上》
雨季一過,雨布苦潮濕的山崗上,四處已是野花飄飛了。天氣一好,出遠門的人多了起來。
獨自一人,騎馬從南高原的雨布苦山寨走過,偶爾有太陽出來,四野也顯得濕潤。慢慢走著,蜿蜓的山路邊,馬糞牛糞羊糞摻和著草葉的清新氣味,在空氣中,淡淡地飄來,讓人覺得與這些山川樹木和花草,有一種莫明的親近感。
越過蕎地,一時之間,空寂.落漠。隨意地喝上一口酒,便會自言自語地說點什麼。無風之時,近處的灌木林不言不語。這時,內心總有一種最深的渴望,企盼遇見一個人,或是遠親舊友,抑或是從沒碰過面的,這些都不重要,見了面,問候一聲,拿出火鐮和蘭花煙,與來人燒上一鍋。臨別時,彼此嘴角掛著祝福和微笑,意味深長。
即使那人走了,相互間已隔得很遠了,卻還要回頭望望那遠去的背影,心裡叨念著:佬表,山高路遠,走累了,早點找過地方歇歇腳吶!
這種時刻,在雨布苦的山路上,那是一種別樣的溫情。
在雨布苦的路上,許多事情只能默默地想象。那裡,羊群咩咩地叫著,風在山坡上散開,遠處的炊煙融入南高原歌手疲憊的歌唱。太陽從皮膚上涼涼地掠過,一種秋天的氣息日漸深入那大片大片的樹林,無數的橄欖果沿著人的眼帘石頭一樣滿坡滾動。悠揚的牧笛聲,在遼遠的天邊漸漸沁涼。
獨自一人,在雨布苦高原的路上,如果有一口酒喝,那就好了;如果瞅見對面山樑有打柴或放牧的女子,那就更好了。
過路人走著,“哦——嗬——”一聲,山歌就飄了過去:
好久沒到嘛這方來,
山菁涼水嘛長青苔。
伸手想捧一口喝呦,
瞅見小妹好人材!
對面山樑就回過一支清悠悠的山歌來:
小哥喝水哎頭亂抬,
嗆著心肺嘛划不來。
青苔蓋在水面上呦,
你怎知小妹好人材?
.......
山歌一支接一支地唱著。多情的阿妹從對面的山坡扔過一顆顆橄欖果,遠行的人吃著上路了。人已走遠,歌聲依然在山谷間回蕩:
青青的橄欖果喲放在手心,
實心的小妹喲最多情!
吃顆橄欖嘛喝口水
橄欖回甜喲想死個心上人......
山歌象溪水一樣流淌,流過去的是情,淌過來的是愛。情是纏綿綿的,愛是火辣辣的,瞬間就讓那情愛開出一朵潔白嬌妍的花朵,但經不住山風一吹,它就會從枝頭脫落,不會有什麼結果。
其實,都因為山裡的日子太寂寞了,而年輕的心耐不得平靜太渴求傾訴,於是儘管隔山相望,儘管彼此心裡都明白他或她都不是自己要等待的那個人,也不是自己所期盼的那份生生死死的愛情。他們日思夜想的那份愛戀和那個心上人,停泊在很遠很遠的地方,也許一生都找不到。但內心因有一種對美好的嚮往,所以要唱。唱到愛情,灼熱如火;唱到苦痛,心中的那份悲涼令人肝腸寸斷。彼此淚流滿面,傷心一如野菊花在寒風中搖曳。
騎馬的人已走了很遠,但兩個人的心裡都在短暫的幸福后又湧上一種活著的茫然……這時,便會情不自禁地捋一顆青青的橄欖放進嘴裡,慢慢地嚼著。橄欖苦苦地,澀澀地。腮邊便有兩行清淚悄悄地滴落。
獨自一人,在雨布苦的山路上,我看見南高原恍惚似搖籃輕輕晃蕩,我看見螞蟻正忙碌,青草在風中奔跑。遠處的村寨,背水的少女停歇在木柵欄邊,如霧的蕎花覆蓋了她的夢想。祭祀山神的老人,把火種轉移到另一個山樑。在那裡,那些人,生命始終如潮濕夜裡的火塘,有時黯淡,有時燃燒。那些男人和女人,有的遠走了,把故鄉的花籽撒到異鄉的山崗。有的人走了最後又回到故地安息,親人把他們安葬在向陽的山坡。那些高原上的人呵,他們始終企盼著幸福如雨水一樣降臨,期待愛情在謠曲中如花朵一樣開放。
人活著,在冷暖的人世間穿行,我看見許多面孔,最後都一一陌生。只有南高原雨布苦山寨,即使離開很久,仍然時時想起那些不一樣的山路,那些不一樣的歌謠,那些不一樣的人群。
因此,我的靈魂常常在回想中,像一泓清水,平靜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