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雜技團
1976年成立的雜技團
河北省雜技團成立於1976年10月。是河北省省級文藝匯演單位,多場表演已在國內外拿到眾多獎項。
河北省雜技團《奧運情緣》
雜技團在國際文化交流和商演中,出訪了五大洲近40個國家及地區,被譽為“一顆藝術明珠”,是“無愧於來自“雜技之鄉”的專業雜技藝術團體”。
1997年雜技團創作排演了一台大型雜技主題晚會《故鄉》。這台晚會以雜技之鄉——吳橋為素材,集河北省精品雜技節目,利用現代燈光、舞美、音樂、服裝等手段,使人耳目一新。作為第六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的開場晚會,《故鄉》演出后受到國內外專家和觀眾的高度評價。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建華南大街99號
河北省雜技團
《四人頂技》,又名《清宮韻》,採用了清代宮廷藝術的服飾風格,表演形式新穎,在當代雜技舞台上是少見的。表演突出靜和動的結合,演員既要保持梯子有節奏的動,還要掌握頂塔演員的靜,在動中求靜,在晃動中找平衡,實為不易,凸顯了雜技高難技巧的核心。該節目曾獲1993年第四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金獅獎,法國巴黎第十七屆“明日”與“未來”雜技藝術節金獎--法蘭西共和國總統獎。
該團表演的《獅子舞》節目在全國有很高的聲譽,在全國雜技比賽獲銀獎、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獲金獅獎,參加過中國藝術節開幕式和專場演出,深受行家們讚譽。
《流星》 由五女一男六人組合的《流星》節目,動作舒展、流暢,節奏歡快、明朗。整個節目一氣呵成。忽而雙人對拋竄毛接流星,忽而毽子前坡空中接流星,乃至手舞流星連翻數個小翻,真可謂人到之處流星到,流星到處手能接。該節目榮獲了第六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金獅獎”、第五屆全國雜技比賽“金獅獎”,第十七屆匈牙利布達佩斯馬戲節金獎。
《轉動地圈》由12位演員表演,當舞台中心只有一道轉動著的三個地圈時,這12個演員分別從不同的角度6個方向不停頓地向中心轉動著的地圈竄去,直撲、跨越、翻騰、上下左右、連續不斷,個個身姿矯健、優美,動作乾淨、利索,一氣呵成。該節目榮獲了第八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銀獅獎、匈牙利布達佩斯國際馬戲節金獎。
這是一個場面宏大、技巧高難的集體節目,雄偉的集體造型,表現了群體的力量,七人戳、大龍頭,都顯示了男人的陽剛、雄壯,銅牆鐵壁如排山倒海,人體疊成的三孔大橋更讓人驚愕。此節目以非凡的氣勢榮獲第二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金獅獎”。
該節目所表現的是遠古時期部落舉行祭祀活動的一種情節,以一種獨特的表演方式把各種技巧動作從寬敞的舞台表演區限定在一個圓形的直徑僅有3米的祭台上來完成。節目表演風格迥異,表演者技巧高超、把頂花壇文活武使,不但拋、接動作準確無誤,出手乾淨利索,還用了翻騰、跳躍等高難技巧,加之融入舞蹈形體動作,愈加優美。正由於演員古樸典雅的表演,敏捷的動作,虎虎生氣的氣質,讓觀眾為之傾倒。此節目在第五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中一舉榮膺大賽的金獅獎。還曾獲得國際米蘭馬戲節銅獎、第三屆全國雜技比賽銅獎。
該團的《抖空竹》、《蹬技》、《彩條鼓韻一皮條》和大型專場晚會《故鄉》等許多在國內外屢獲殊榮的節目。個個表現形式新穎、流暢;技巧高難度獨特,超越了極限,顯示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難,勇於開拓、探索的精神;表演上追求技巧融舞蹈、音樂、服飾、燈光於一體,風格統一,形成完美的綜合藝術,給觀眾以美的享受。
河北省雜技團足跡遍布全國大中城市,深受各界人士歡迎,在國際交流中,出訪了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美國、墨西哥、加拿大等國演出時被譽為“一顆藝術明珠”;在日本、菲律賓、德國、法國、英國演出中被稱讚是“世界一流演員給予的藝術享受”;在澳大利亞、南太七國、南非等國家的演出均受到好評,盛讚是“無愧於來自雜技之鄉的專業雜技藝術表演團體”。
河北省雜技團《奧運情緣》
演出中,《獅子舞》、《四人頂技》、《聖壇祭》、《流星》、《轉動地圈》、《皮條》、《抖空竹》、《小蹬人》、《雛鳳凌空—女子集體車技》,一連串耳熟能詳的名字,吸引著京城雜技迷的眼球。河南雜技團的表演突破了以往“中國雜技不敵西方魔術”的論斷,運用西方魔術中流行的聲,光,電技術,結合中國雜技紮實的腰腿頂功,取魔術之長,補雜技舞台藝術之短,開創了中國雜技舞台表演的新形式。
此次《奧運情緣》展演的很多節目,均曾獲得世界大獎。其中,《追星逐月—流星》曾在摩納哥蒙特卡洛國際雜技比賽獲“金k獎”、武漢國際雜技節比賽獲“芳草杯”金獎、全國雜技比賽獲金獅獎、榮毅仁基金會雜技藝術獎。《蹬人》曾獲得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雜技比賽第一名。《雛鳳凌空—車技》曾獲中國吳橋國際雜技節金獅獎首獎、全國青少年雜技比賽文華獎金獎、榮毅仁基金會雜技藝術獎金獎。
《雛鳳凌空—女子集體車技》是河南雜技團的絕活,與以往的車技節目相比,《雛》平添了許多鮮為人見的高難技巧,把通常在地面上就已有很大難度的雜技動作,用在動態的自行車上。如雙車雙人“兜轎子”前空翻、後空翻的對傳,四車八人的倒立,“大蓮花”四節人兜上。在表演的最後,由18位年輕女演員站立於一輛自行車上,擺出雛鳳凌空的造型,更是另眾多雜技迷嘆為觀止。該節目終以精湛超群的技藝,新穎獨特的編排,流暢動聽的音樂,在第十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上,從來自16個國家的30個團體中脫穎而出,蟾宮折桂,一舉奪得金獅獎首獎。
《獅子舞》這是基於中國舞獅這一傳統,高難度的雜技表演是獅子舞的另一看點,如“大獅子前後空翻”,“四獅子雙層踩單球過蹺板”,“720度過獅子”,“後空翻砸板前空翻騎獅子”都是首創。雜技演員扮演的獅子活靈活現,搖頭晃腦,不但深受行家好評,觀眾們也看得個個喜笑顏開。《獅子舞》在第二屆全國雜技比賽中獲銀獅首獎、第一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中獲金獅獎,還參加過中國藝術節開幕式和專場演出。
《四人頂技》風格獨特,技巧高難,該劇採用了清代宮廷藝術的服飾風格,表演形式新穎,在當代雜技舞台上是少見的。表演突出靜與動的結合,演員既要保持梯子有節奏的動,還要掌握頂塔演員的靜,在動中求靜,在晃動中找平衡,即所謂“文戲武活”委實不易,凸顯了雜技高難技巧的核心。夢幻的燈光技術,傳統的中國音樂,也使得本劇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