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糜子米的結果 展開
糜子米
糜子米
延安糜子米是由產於革命聖地延安山區的優質糜子精製而成。篩選的飽滿糜子顆粒淘洗后,經科學工藝加工處理,使之皮、臍之中的維生素,尤其是VB1和VB2充分滲透、交融於胚乳之中;然後經再去皮、剝光、次聲波振動等多道工序,使之不僅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吸收,且色香溢美,粒如琥珀玉碎,黃褐透明而色澤柔和。
它富含蛋白質:17.6%——19.7%。且除賴氨酸以外的其它氨基酸,之間的比和人體蛋白的構成比非常相似,極易吸收。如果能與豆類食品搭配實用(協調其賴氨酸的不足),能大大提高其生物價;一般多見於和綠豆、紅小豆、豇豆搭配熬粥,或與大豆類(包括黃豆、黑豆、青豆)食品(如豆腐、豆芽)搭配食用。
糜子米
由徠於其相對其他主糧富含VB1、VB2、VE,因此它非常適宜正處於長身體時期的兒童少年作為主糧和其他食物搭配食用。
純正糜子米是粳性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會在處理過程中變得很低。其食用方法可與大米相同,也可用開水、涼水泡食(米湯是清的)。如果和綠豆以2:3的比搭配熬湯,則屬中醫學中的傳統葯膳,適於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近視、高血脂、腳氣病例、多發性神經炎、結核病、甲亢等消耗性疾病、口角炎、唇炎、舌炎、瞼緣炎、陰囊炎、溢脂性皮炎者食用,能起到很好的預防和食療作用。
成吉思汗統一大漠時吃的就是這種攜帶方便的乾糧,使得將士們不生疾病,個個身壯如牛。無獨有偶,延安市寶塔區柳林林場的雒老回憶說,毛主席當年在延安吃到這種糜子米時曾認真的說,這種糜子米就是加工起來費點功夫,很適合我們的戰士……
食療在中國醫學史上也頗有淵源。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記載:用白粟皮煮湯、熬粥治腳氣病;並提出:“夫為醫者,當需先調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用藥。”扁鵲也認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若能用食平痾,可謂良工(高明的醫生)。”正可謂“葯補不如食補”。
《食經》、《千金食治》、《食療本草》、《食醫心鑒》、《飲膳正要》等著作中都對有機食物進行了辯證的論述,認為“食醫同源”、“醫膳同功”。
《黃帝內經·素問篇》提出“五穀為養、五果為腹、五畜為助、五菜為充”,正如《神農本草》所總結的,養生之食物首推穀類。
《黃帝內經》又認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願我們日常飲食多注意膳食,防患於未然,身體健康!
食物名稱 | 糜子米 |
含量參考 |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376 千卡 |
蛋白質 | 8.1 g |
脂肪 | 2.6 g |
碳水化合物 | 80.5 g |
不溶性膳食纖維 | 1 g |
鈉 | 11 mg |
鎂 | 112 mg |
磷 | 233 mg |
鉀 | 252 mg |
鈣 | 12 mg |
錳 | 0.63 mg |
鐵 | 14.3 mg |
銅 | 0.45 mg |
鋅 | 1.89 mg |
硒 | 4.5 μg |
維生素B1(硫胺素) | 0.29 mg |
維生素B2(核黃素) | 0.04 mg |
煙酸(煙醯胺) | 0.7 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