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鎮

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轄鎮

新街鎮,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地處陳倉區西北部,東鄰千陽縣水溝鎮,南連縣功鎮,西依吳山與天成鎮為界,北接隴縣八渡鎮、東風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0千米,總面積205平方千米。

新街鎮西有古西鎮吳山,稱“小碑林”,有清康熙皇帝題寫的“五峰挺秀”石碑。北有官村壽峰寺、官村大峽谷、菜園峽等自然風景名勝。

截至2020年6月,新街鎮下轄9個行政村。2011年,新街鎮農業總產值6500萬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億元,各類存款餘額1.07億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新街鎮常住人口為11822人。

歷史沿革


因昔日吳山廟街沒有水,居民舉街遷移現今所在的新建街區而得名。
民國七年(1918年),屬隴縣管轄,稱為下南區。
1958年12月,由隴縣劃歸寶雞縣管轄,設立新街公社,轄11個生產大隊。
1959年4月,改為縣功公社新街管理區。
1961年9月,恢復新街公社,轄12個生產大隊。
1984年4月,改為鄉,轄12個行政村。
1998年2月,改為新街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新街鎮
新街鎮
新街鎮地處陳倉區西北部,東鄰千陽縣水溝鎮,南連縣功鎮,西依吳山與天成鎮為界,北接隴縣八渡鎮、東風鎮。介於106°49′12″—107°02′31″,北緯34°34′39″—34°34′57″之間,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0千米,總面積205平方千米。距陳倉區政府65千米。

地形地貌

新街鎮地處陳倉區西北部山區。地形以丘陵溝壑為主,多峁、梁,起伏較大。境內最高峰位於西鎮吳山,海拔1898.5米;最低點位於東溝門村,海拔850米。

水系水文

新街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境內主要河流有金陵河南河北河等。境內最大河流為金陵河,從老莊村發源至東溝門村流經境內的核桃園、新街、司家灣、柳巷等村,境內流長12千米,流域面積12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5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新街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霜凍、暴雨、泥石流、冰雹等。其中暴雨災害年均發生一次,主要發生在每年的3月、7—9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87年7月16日,降雨量為240毫米,造成了3000餘畝農田沖毀,沖走中學1所,死亡1人,道路、橋樑、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全部毀壞,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56萬元。

行政區劃


1996年,轄東溝門、柳巷、史有灣、新街、郝家莊、邱家山、廟川、核桃園、老莊、菜園、官村、姚兒溝12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新街鎮轄東溝門、柳巷、史家灣、新街、郝家莊、邱家山、姚兒溝、廟川、核桃園、老莊、菜園、官村12個行政村;下設101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新街鎮下轄9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新街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304110200121新街村
610304110201220東溝門村
610304110202122柳巷村
610304110204220郝家莊村
610304110207220廟川村
610304110208220核桃園村
610304110209220老莊村
610304110210220萊園村
610304110211220官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新街鎮轄區總人口16807人,其中常住人口13304人,城鎮化率79.2%。另有流動人口3503人。總人口中,男性8703人,佔51.8%;女性8104人,佔48.2%;14歲以下2908人,佔17.3%;15—64歲12672人,佔75.4%;65歲以E1227人,佔7.3%。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16745人,佔99.6%。2011年,新街鎮人口出生率11‰,人口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長率5.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2人。
截至2018年,新街鎮戶籍人口16615人。
2021年7月27日,根據陳倉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新街鎮常住人口為1182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新街鎮財政總收入120萬元,比上年增長3%。農民人均純收入5056元。
2018年,新街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4個。

第一產業

2011年,新街鎮耕地面積4.9萬畝,人均2.9畝;林地面積14.4萬畝。2011年,新街鎮農業總產值6500萬元,比上年增長14.6%。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2011年,新街鎮糧食生產12610噸,人均750千克。其中小麥6840噸,玉米5710噸,大豆5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油菜、香菇。2011年,新街鎮油菜種植面積2000畝,產量40噸,香菇100萬棒,產量500噸。
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新街鎮生豬飼養量9200頭,年末存欄2723頭;羊飼養量15600隻,年末存欄4500隻;牛飼養量16400頭,年末存欄10715頭;家禽飼養量12萬羽,上市家禽8萬羽。2011年,新街鎮生產肉類1765噸,禽蛋423噸;畜牧業總產值385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9.2%。
截至2011年末,新街鎮累計造林9.4萬畝,其中防護林5.6畝,經濟林3.5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8萬株,林木覆蓋率49%,活立木蓄積量4.8萬立方米。核桃種植面積3萬畝,年產量8500噸;毛栗種植面積1萬畝,產量100噸;花椒種植面積1500畝,產量1噸。
2011年,新街鎮有大型農業機械48台(輛)。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新街鎮商業網點220個,職工456人。2011年,新街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億元,比上年增長8.1%;城鄉集貿市場3處,年成交額0.8億元,比上年增長0.5%。
截至2011年末,新街鎮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0千米,投遞點30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181份、期刊720冊,業務收入3萬元。電信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戶800戶,行動電話用戶1萬戶,寬頻接入用戶30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2萬元。
截至2011年末,新街鎮境內有省級森林公園1個,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有旅社、招待所8家,床位300張。2011年,新街鎮共接待遊客20萬人次,旅遊收入0.15億元,比上年增長25%。
截至2011年末,新街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07億元;各項貸款餘額0.71億元。

文化


歷史文化和民俗承傳

1、社火:社火分馬社火、車社火、高星、走社火、地台社火。馬社火是由編導人員根據故事,由若干人員扮演不同角色,化裝后以不同的姿勢騎在牲口背上,前後由鑼鼓隊奏曲助威。車社火、高星、走社火也編導根據故事情節著裝扮演,由鑼鼓隊伴奏,其勢甚是雄壯。地台社火:根據不同的故事著裝后,就地舞曲演奏,既有鑼鼓相奏,又有曲子伴奏,曲子悅耳動聽,地台社火多在夜晚演奏,觀賞別有一番風味。
2、皮影:皮影多為古會、祝壽、祝慶等小範圍的庭院演出活動,演出隊伍多為10多人,少有6-7人組成。
3、自樂班(吹鼓手)隊。此活動多為喪事進行演出的一種活動,演出內容豐富多樣,一般演奏的擇事而定。
4、群眾文化主要體現在一些比較重大的慶典活動上組織的一種群體演出形式,它的主要體裁為自樂演出,秧歌隊伍,現全鎮有秧歌隊伍6個,參加人數上千人。

交通


新街鎮境內縣(縣功)東(東風)公路過境,境內長18千米;鎮村道路38條,總長86千米。截至2011年末,新街鎮鎮區道路總長度3.5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1.2米;道路鋪裝面積1.8萬平方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6平方米;城鎮橋樑1座,總長度60米。鎮客運站日均發送30輛客車,同客運量800人次。

社會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新街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310人,其中技能人才900人,農村實用人才410人。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新街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98人,專任教師10人;小學6所,在校生2100人,專任教師16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00人,專任教師6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新街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村文化活動中心12個;農家書屋12個,建築面積240平方米,藏書1.9萬餘冊。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有秦腔自樂班、社火等。截至2011年末,新街鎮有線電視用戶358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6%。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新街鎮有體育場地12個,安裝健身器材80件,8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0%。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新街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3個,其中鎮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12個;病床54張;專業衛生人員35人。2011年,新街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4988人,參合率96%。

社會保障

2011年,新街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509人,支出302.91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1人,支出7.8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00人次,支出1.2萬元;農村臨時救濟106人次,支出8.8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8.16萬元。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9054人。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新街鎮鎮區有自流自來水蓄水池2個,鋪設幹線水管5千米,生產能力320/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22噸;排水管道0.646千米。
截至2011年末,新街鎮鎮區擁有10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個,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260千伏安,高壓輸電線路4條,總長度2干米,用電負荷400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3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6%,供電可靠率99.6%。
截至2011年末,新街鎮鎮區園林綠地面積0.2公頃,其中公共綠地0.1公頃,綠化覆蓋率15.2%,人均綠地0.7平方米。

旅遊


新街鎮旅遊資源豐富,景點集中,內容豐富,主要的旅遊景點以吳山森林公園、中國五大鎮山——西鎮吳山為依託的旅遊觀賞風景區,東溝門村的清涼山、西山移民安置點;姚兒溝村的銀洞溝、萬佛寺;廟川村的萬年白皮松、千年栗子林、神仙溝;官村村的官村峽、壽峰寺、千年古槐;菜園村的蛟龍寺、情人樹、下峽等自然景觀風貌。
全鎮的旅遊類型既有歷史資源,也有現代資源。不僅有歷史景觀,人文景觀,而且有自然景觀、人為景觀。有山有水、有林、有田;有野生的灌木、動物,也有現代的生態農業以及各類養殖。主要的旅遊景點以吳山森林公園、中國五大鎮山—西鎮吳山為依託的旅遊觀賞風景區,東溝門村的清涼山、西山移民安置點;姚兒溝村的銀洞溝、萬佛寺;廟川村的萬年白皮松、千年栗子林、神仙溝;官村村的官村峽、壽峰寺、千年古槐;菜園村的蛟龍寺、情人樹、下峽等自然景觀風貌,是一個得天獨厚的旅遊觀光勝地。
西鎮吳山景區:西鎮吳山、乃中華五鎮之一,中華五大鎮山為:即東鎮山東沂山、西鎮陝西吳山、中鎮山西霍山、南鎮浙江會稽山、北鎮遼寧醫巫閭山。西鎮吳山座落在我鎮廟川村境內,距新街鎮7.5km,距寶雞市43km。相傳公元前11世紀吳國在山下建國廟而得名,而且是黃帝之師吳權和姜太公先祖伯夷的故里,是中國先民吳人最早祭祀炎帝和祭天的地方,到隋朝正式確立為西鎮吳山,經唐、宋、明續建,到清代被稱為中國西鎮,大小峰17座,峰頂最高海拔為1800m,有鎮西峰、大賢峰、望輦峰、靈應峰、會仙峰五峰最為出名。
吳山森林公園主要觀賞景區有:五峰景區、方山景區、旋瓦山景區。主要景點有遠門殿、奈河橋、孤魂殿、吳岳廟、跑馬場、九龍潭、毛栗林、山神廟、珍珠娘娘殿、滴水觀音、洋水崖、老廟、回心石、靈官殿、真人洞、天門、手板崖、將軍石、三皇殿、蒼龍玲等。吳山森林公園山高樹茂,林區覆蓋率達93.7%以上,有各類喬、灌樹種350餘種,野生動物300餘種。森林公園全程從新街鎮廟川村大栗坪入口進官村八、九組殿溝、栗子坪進官村峽、觀方山至旋瓦山從上王楊家灘林場工區進入功(縣功)香(香泉)路入寶平公路,全長60km,組合合理,交通便利,風景迷人。

西鎮吳山景區

西鎮吳山、乃中華五鎮之一,中華五大鎮山為:即東鎮山東沂山、西鎮陝西吳山、中鎮山西霍山、南鎮浙江會稽山、北鎮遼寧醫巫閭山。西鎮吳山座落在廟川村境內,距新街鎮7.5千米,距寶雞市43千米。相傳公元前11世紀吳國在山下建國廟而得名,而且是黃帝之師吳權和姜太公先祖伯夷的故里,是中國先民吳人最早祭祀炎帝和祭天的地方,到隋朝正式確立為西鎮吳山,經唐、宋、明續建,到清代被稱為中國西鎮,大小峰17座,峰頂最高海拔為1800米,有鎮西峰、大賢峰、望輦峰、靈應峰、會仙峰五峰最為出名。
吳山森林公園主要觀賞景區有:五峰景區、方山景區、旋瓦山景區。主要景點有遠門殿、奈河橋、孤魂殿、吳岳廟、跑馬場、九龍潭、毛栗林、山神廟、珍珠娘娘殿、滴水觀音、洋水崖、老廟、回心石、靈官殿、真人洞、天門、手板崖、將軍石、三皇殿、蒼龍玲等。吳山森林公園山高樹茂,林區覆蓋率達93.7%以上,有各類喬、灌樹種350餘種,野生動物300餘種。森林公園全程從新街鎮廟川村大栗坪入口進官村八、九組殿溝、栗子坪進官村峽、觀方山至旋瓦山從上王楊家灘林場工區進入功(縣功)香(香泉)路入寶平公路,全長60千米。

壽奉寺

位於新街鎮官村村,初建於隋文帝開皇初年(581年),距今1400餘年。重建於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年)。壽奉寺緣於魚龍川、官村河環流交合,麥摞山、東塬嶺逶迤回護,故有四龍戲珠和金盆藏寶之譽。西鎮吳岳扼控於南,三峰霞舉,腰崖之山屏處於北,青黛托風,沙和寺、興龍寺、蛟龍寺、鴻門寺四寺如星拱圍,而壽奉寺居之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