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地圖學的結果 展開
- 一門科學
- 胡聖武主編書籍
地圖學
一門科學
地圖學是研究地圖的理論、編製技術與應用方法的科學,是一門研究以地圖圖形反映與揭示各種自然和社會現象空間分佈、相互聯繫及動態變化的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科學。現階段對地圖學的定義是:研究地圖信息的表達、處理和傳輸的理論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視化為核心,探討地圖的製作技術和使用方法的學科。
地圖有將近4500年的歷史,在接下來的文章里,我們會先後就地圖的起源、發展歷程進行詳細的介紹。
地圖的起源可追溯到4500年前,那時人們開始用各種方式,對自己周圍的環境進行空間圖像的原始記述。當時,地圖的製作材料有陶片、紙草,銅版、椰枝、石塊、獸皮等。現保存下來的最為古老的地圖是公元前25~前23世紀巴比倫人繪製在陶片上的地圖。
社會的發展、實踐的需要,尤其是源於埃及尼羅河季節泛濫和幾何學的誕生;中國黃河下游平原的農田水利,與築城工程對勾股弦定理和規矩等測繪儀器的應用,都推動了地圖的發展。
地圖學相關書籍
研究分支 在地圖學的發展歷史中,逐步形成了地圖學史、地圖投影學、地圖美學以及地圖製圖學等若干分支學科和領域。19世紀后,又區分為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兩大領域,逐步發展為普通地圖學和專題地圖學。專題地圖學則更進—步發展,分化為多層次的各分支學科和領域。按用途劃分,則區分為通用地圖和專用地圖兩大領域。應用由於地圖應用領域的不斷開拓,使地圖分析與應用的研究更加深入。地圖方法已成為地學研究的重要手段。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航空攝影、衛星遙感、計算機技術等的應用和進步,地圖學出現了系列地圖、遙感地圖、機助製圖和地理信息系統等新的方法和形式。資訊理論、傳輸論、模式論、感受論等的引進,推動了地圖學的理論研究。現代地圖學逐漸從地理學和測量學中脫穎而出,其研究手段兼收並容空間科學和信息科學的最新成就,研究內容跨越著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範疇。它越來越明顯地顯示出橫斷科學的性質。現代地圖學是從資訊理論的觀點來研究地圖,地圖被認為是人類認識自然的信息載體,客觀存在的地理環境的概念模型。地圖作為一種信息載體,是指通過地圖的製作和應用過程,聚集大量有關自然和經濟現象的位置、形態、動態和內部聯繫的信息,進而加以濃縮、複製、存貯、傳遞,使讀者能感受、量測、理解和利用。地圖學的任務,不能僅滿足於對地理圈各種原始測繪數據的粗加工;而是要注意開發高層次的知識密集型的產品設計。為宏觀規劃決策與工程設計、施工和效益評價,提供預測圖或預報圖。進入21世紀后,現代地圖學的研究對象仍將繼續擴大。由於人類的認識正在從陸地表層向海洋、地殼深部和外層空間擴延。因此,今後則是建立適用於整個人類智慧圈的統一的空間坐標體系,作為海、陸、空以至天文的動態信息載體。目前我們已能看到多維動態地圖的曙光。地圖作為一種文化工具,在人類的知識寶庫中,將與語言、藝術並存。從這個意義上說,對青少年加強地圖學的教育,培養他們空間圖像思維的能力,這對造就認識自然、改善環境的專業人材是必不可少的;對於增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樹立正確的宇宙觀也將是受益不淺的。
結構體系理論地圖學(地圖學的理論基礎),包括:地圖學概論、地圖模型理論、地圖信息理論、地圖傳輸理論、數學地圖學、地圖符號學、地圖感受理論、綜合製圖理論、製圖綜合理論;地圖製圖學(編圖方法和技術),包括:普通地圖製圖學、專題地圖製圖學、遙感製圖學、機助製圖學、地圖制印學;應用(地圖應用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地圖的基本功能、地圖的評價、地圖的實際應用、地圖分析的方法論、地圖分析利用步驟、地圖分析利用方法、地圖信息的自動分析與處理。
分類普通地圖:地形圖、普通地理圖專題地圖:自然地圖、地質圖、地球物理圖、地貌圖、氣候圖、陸地水文圖、土壤圖、植被圖、動物圖、海洋地圖社會地圖:經濟地圖、行政區劃地圖、人口地圖、經濟地圖、工業地圖、農業地圖、交通運輸地圖、郵電通訊地圖、財貿金融地圖、第三產業地圖、教育與科研地圖、醫療保健地圖、文化地圖、歷史地圖環境地圖:環境污染與環境保護地圖、自然災害地圖、自然保護地圖、生態環境地圖、疾病與醫療地理圖、全球變化圖專用地圖:教學地圖、航海圖、航空圖、宇航圖、旅遊地圖、公路交通圖、水利地圖、傳媒地圖、軍事地圖特種地圖:數字地圖、立體地圖、屏幕地圖觸覺地圖(盲文地圖)、塑料何絲綢地圖、工藝品地圖、發光地圖、縮微地圖多媒體電子地圖、網際網路路地圖地圖集與系列地圖:地圖集、系列地圖地圖搜索:與普通搜索模式相比,地圖搜索顯得更加形象,像逛街一樣,方便快捷
理論由於地圖學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系統科學、信息科學、思維科學、人體科學、行為科學、藝術科學等有著交叉及關聯關係,它們的研究成果為地圖學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持,並促進了地圖學理論研究的進展。資訊理論地圖信息表現為圖形幾何特徵、多種彩色的總和及其相互聯繫的差別,可以說地圖信息是以圖解形式表達製圖客體和其性質構成的信息。地圖資訊理論就是研究以地圖圖形表達、傳遞、貯存、轉換、處理和利用空間信息的理論。該理論有助於認識地圖的實質,並深化了對地圖信息的計量方法的研究。傳輸論是研究地圖信息傳輸的原理,過程和方法的理論。該理論認為:客觀環境——製圖者——地圖——用圖者——再認識的客觀環境構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客觀環境被製圖者認知,形成知識概念,通過符號化變為地圖,用圖者通過符號識別,在頭腦中形成對客觀環境的認識。這個過程是一個地圖信息流傳輸的過程,地圖製作和使用都包括在這個傳輸過程中;地圖符號能有效傳輸地理信息,但傳輸過程中會受到“雜訊”干擾。該理論對於地圖最佳製作和地圖有效使用具有積極作用。符號學是研究地圖符號系統的構圖基礎,感受方式及其設計使用的科學。提出了六種視覺變數:形狀、亮度、色彩、尺寸、密度和方向是地圖符號系統的構圖基礎;四種感受方式:組合感受、選擇感受、等級感受和數量感受是製圖過程中的視覺特點,該理論對於地圖符號設計和地圖生產有較大影響。模型論是研究如何建立再現的客觀環境的地圖模型,並以地圖數學模型來表達的理論。該理論認為地圖是客觀世界的模擬模型。此模型是製圖者的概念模型,並可用數學方法表達,經過抽象概括的製圖對象的空間分佈結構。該理論對於深入認識地圖的實質,並對推動數字製圖的發展有重要作用。認知論是研究人類認知地圖獲取信息的手段,原理和過程的理論。該研究有兩項成果。一是“地圖認知環”學說,認為用圖者首先接受到圖像地圖客體,進而在頭腦中進行信息處理,獲取,然後據已有知識對所獲信息進行加工,從而產生頭腦信息圖;再進一步通過對實地地理現象進行研究,最後得到所認知的地理實體,完成一輪認知環。二是“多模式感知和認知理論”,是指在虛擬地圖環境下,用多種認知手段(如視覺、聽覺)分別獲取知識,並將其加以比較和想象處理,進而形成各自的知識庫(如視覺、聽覺知識庫),最後將各知識庫融合,產生綜合知識庫。該理論對製圖手段、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的結合使用有重要意義。感受論是研究地圖視覺感受過程的物理學、生理學和心理學方法,探討地圖是如何被用圖者有效感受的理論。研究內容有分級符號、網紋和等值灰度梯尺的視覺效果,色彩設計客觀性、視覺感受與 圖形構成的規律、特點等。該理論對於地圖設計有重要意義。
發展趨勢智能化:包括地圖信息源信息獲取,地圖製作過程和地理信息表達的智能化等。虛擬化:地圖學將來表達的製圖對象不一定都是實體的客觀存在,很多內容將是虛擬的、模擬的、多維模擬式的。功能多極化:地圖功能從表達地理客體規律特徵,擴展到知識發現、空間分析、動態顯示監測、綜合評價、預警預報等。主客體同一化:隨著科技發展,促進地圖製作技術的不斷改進和創新,地圖製作將越來越簡單,故既是地圖製作者又是地圖使用者將漸趨普遍,使主客體同一化。全球一體化:隨著數字地球戰略的實施和推進,將實現全球化的地圖無縫拼接和萬維網聯通,使地圖在表達地球和研究地球方面,都可以整體化,全球 一體化形式出現。地圖、RS、GIS和GPS 一體化:資料庫是鏈接數字地圖、RS、GIS、GPS技術的共有基礎,隨著這些科技手段的不斷發展,將使其在信息科學的範疇內不斷融合併趨向一體化,為地球信息科學、數字地球的成熟發揮作用。
地圖教育功能的深化
地圖作為一種文化工具,在人類的知識寶庫中,將與語言、藝術並存。從這個意義上說,對青少年加強地圖學的教育,培養他們空間圖像思維的能力,這對造就認識自然、改善環境的專業人材是必不可少的;對於增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樹立正確的宇宙觀也將是受益不淺的。目前,中國中小學和大學普遍運用地圖進行地學等方面課程的教學,教學地圖的出版數量在世界各國是名列前茅的。其他學科的關係地圖學作為區域性學科,它的主要基礎就是地學。所有這些如地理學、地學、生物學、環境科學等區域學科的野外實地勘測、調查都離不開地圖。各用對象又是地圖學的研究對象。
地圖學的內容非常豐富,要想研究透徹不是易事,在這裡我們就地圖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分支和應用進行相關介紹。
研究對象
地圖學的研究對象是地球表層各種自然與社會現象的結構與特性的空間信息,包括宏觀與微觀、具體與抽象、現實與歷史的所有空間信息。涉及地球科學、生物科學、環境科學的許多領域,而且隨著人類認識範圍的擴大,地圖學的研究對象正向外層空間和地殼深部延伸。
研究方向
地圖學的研究方向是:探討以地圖作為空間信息的載體與傳輸工具,依據數學法則,按照比例建立空間模型,運用符號系統和最佳感受效果表達人類對地理環境的科學認識;綜合分析自然與社會現象的空間分佈、內在聯繫及其時間變化;研究地圖編製與應用原理、方法與工藝、技術。
研究分支
在地圖學的發展歷史中,逐步形成了地圖學史、地圖投影學、地圖美學以及地圖製圖學等若干分支學科和領域。19世紀后,又區分為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兩大領域,逐步發展為普通地圖學和專題地圖學。專題地圖學則更進—步發展,分化為多層次的各分支學科和領域。按用途劃分,則區分為通用地圖和專用地圖兩大領域。
結構體系
理論地圖學(地圖學的理論基礎),包括:地圖學概論、地圖模型理論、地圖信息理論、地圖傳輸理論、數學地圖學、地圖符號學、地圖感受理論、綜合製圖理論、製圖綜合理論;
地圖製圖學(編圖方法和技術),包括:普通地圖製圖學、專題地圖製圖學、遙感製圖學、機助製圖學、地圖制印學;
應用
應用(地圖應用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地圖的基本功能、地圖的評價、地圖的實際應用、地圖分析的方法論、地圖分析利用步驟、地圖分析利用方法、地圖信息的自動分析與處理。
由於地圖應用領域的不斷開拓,使地圖分析與應用的研究更加深入。地圖方法已成為地學研究的重要手段。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航空攝影、衛星遙感、計算機技術等的應用和進步,地圖學出現了系列地圖、遙感地圖、機助製圖和地理信息系統等新的方法和形式。資訊理論、傳輸論、模式論、感受論等的引進,推動了地圖學的理論研究。現代地圖學逐漸從地理學和測量學中脫穎而出,其研究手段兼收並容空間科學和信息科學的最新成就,研究內容跨越著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範疇。它越來越明顯地顯示出橫斷科學的性質。
現代地圖學是從資訊理論的觀點來研究地圖,地圖被認為是人類認識自然的信息載體,客觀存在的地理環境的概念模型。地圖作為一種信息載體,是指通過地圖的製作和應用過程,聚集大量有關自然和經濟現象的位置、形態、動態和內部聯繫的信息,進而加以濃縮、複製、存貯、傳遞,使讀者能感受、量測、理解和利用。
地圖學的任務,不能僅滿足於對地理圈各種原始測繪數據的粗加工;而是要注意開發高層次的知識密集型的產品設計。為宏觀規劃決策與工程設計、施工和效益評價,提供預測圖或預報圖。
進入21世紀后,現代地圖學的研究對象仍將繼續擴大。由於人類的認識正在從陸地表層向海洋、地殼深部和外層空間擴延。因此,今後則是建立適用於整個人類智慧圈的統一的空間坐標體系,作為海、陸、空以至天文的動態信息載體。目前我們已能看到多維動態地圖的曙光。
地圖作為一種文化工具,在人類的知識寶庫中,將與語言、藝術並存。從這個意義上說,對青少年加強地圖學的教育,培養他們空間圖像思維的能力,這對造就認識自然、改善環境的專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對於增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樹立正確的宇宙觀也將是受益不淺的。
普通地圖:地形圖、普通地理圖;
專題地圖:自然地圖、地質圖、地球物理圖、地貌圖、氣候圖、陸地水文圖、土壤圖、植被圖、動物圖、海洋地圖;
社會地圖:經濟地圖、行政區劃地圖、人口地圖、經濟地圖、工業地圖、農業地圖、交通運輸地圖、郵電通訊地圖、財貿金融地圖、第三產業地圖、教育與科研地圖、醫療保健地圖、文化地圖、歷史地圖;
環境地圖:環境污染與環境保護地圖、自然災害地圖、自然保護地圖、生態環境地圖、疾病與醫療地理圖、全球變化圖;
專用地圖:教學地圖、航海圖、航空圖、宇航圖、旅遊地圖、公路交通圖、水利地圖、傳媒地圖、軍事地圖;
特種地圖:數字地圖、立體地圖、屏幕地圖觸覺地圖(盲文地圖)、塑料和絲綢地圖、工藝品地圖、發光地圖、縮微地圖多媒體電子地圖、網際網路路地圖;
地圖集與系列地圖:地圖集、系列地圖;
地圖搜索:與普通搜索模式相比,地圖搜索顯得更加形象,像逛街一樣,方便快捷。
由於地圖學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系統科學、信息科學、思維科學、人體科學、行為科學、藝術科學等有著交叉及關聯關係,它們的研究成果為地圖學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持,並促進了地圖學理論研究的進展。
資訊理論
地圖信息表現為圖形幾何特徵、多種彩色的總和及其相互聯繫的差別,可以說地圖信息是以圖解形式表達製圖客體和其性質構成的信息。地圖資訊理論就是研究以地圖圖形表達、傳遞、貯存、轉換、處理和利用空間信息的理論。該理論有助於認識地圖的實質,並深化了對地圖信息的計量方法的研究。
傳輸論
是研究地圖信息傳輸的原理,過程和方法的理論。該理論認為:客觀環境——製圖者——地圖——用圖者——再認識的客觀環境構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客觀環境被製圖者認知,形成知識概念,通過符號化變為地圖,用圖者通過符號識別,在頭腦中形成對客觀環境的認識。這個過程是一個地圖信息流傳輸的過程,地圖製作和使用都包括在這個傳輸過程中;地圖符號能有效傳輸地理信息,但傳輸過程中會受到“雜訊”干擾。該理論對於地圖最佳製作和地圖有效使用具有積極作用。
符號學
是研究地圖符號系統的構圖基礎,感受方式及其設計使用的科學。提出了六種視覺變數:形狀、亮度、色彩、尺寸、密度和方向是地圖符號系統的構圖基礎;四種感受方式:組合感受、選擇感受、等級感受和數量感受是製圖過程中的視覺特點,該理論對於地圖符號設計和地圖生產有較大影響。
模型論
是研究如何建立再現的客觀環境的地圖模型,並以地圖數學模型來表達的理論。該理論認為地圖是模型世界的模擬模型。此模型是製圖者的概念模型,並可用數學方法表達,經過抽象概括的製圖對象的空間分佈結構。該理論對於深入認識地圖的實質,並對推動數字製圖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認知論
是研究人類認知地圖獲取信息的手段,原理和過程的理論。該研究有兩項成果。一是“地圖認知環”學說,認為用圖者首先接受到圖像地圖客體,進而在頭腦中進行信息處理,獲取,然後據已有知識對所獲信息進行加工,從而產生頭腦信息圖;再進一步通過對實地地理現象進行研究,最後得到所認知的地理實體,完成一輪認知環。二是“多模式感知和認知理論”,是指在虛擬地圖環境下,用多種認知手段(如視覺、聽覺)分別獲取知識,並將其加以比較和想象處理,進而形成各自的知識庫(如視覺、聽覺知識庫),最後將各知識庫融合,產生綜合知識庫。該理論對製圖手段、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的結合使用有重要意義。
感受論
是研究地圖視覺感受過程的物理學、生理學和心理學方法,探討地圖是如何被用圖者有效感受的理論。研究內容有分級符號、網紋和等值灰度梯尺的視覺效果,色彩設計客觀性、視覺感受與 圖形構成的規律、特點等。該理論對於地圖設計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