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音樂

彝族音樂

徠在代表東方文明的國度中,中國彝族兒女在時間的長河與歲月的滄桑中,創造、承繼並發展了歷史悠久、支系眾多、播布廣泛、富有人文傳統的古老文化。

簡介


彝族是我國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彝族民間有各式各樣的傳統曲調,諸如爬山調、進門調、迎客調、吃酒調、娶親調、哭喪調等。無論男女老少,個個都會唱幾首。有的曲調有固定的詞,有的沒有,是臨時即興填詞。山歌又分男女聲調,男聲調雄渾高亢,女聲調柔和細膩。各地山歌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如著名歌曲《馬兒快快跑》、《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就是根據彝族民間曲調提煉出來的彝族樂器有葫蘆笙馬布巴烏口弦月琴、笛、三弦、編鐘、銅鼓、大扁鼓和克些覺黑等。

發展歷史


彝族的先民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已居住在中國雲南、四川、貴州、廣西等省(區)。彝族支系繁多,稱謂複雜,其中以自稱為“諾蘇潑”、“幼蘇潑”、“夏蘇潑”、“尼蘇潑”、“納蘇潑”的占絕大多數。現有人口7,762,286人(2000年統計)。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一般分為6個方言區、3個次方言區和25種土語。彝族信仰多神崇拜。文學藝術浩如煙海。彝族支系繁多,分佈地區寬廣,各地的民間音樂豐富多彩,包括了民歌、歌舞音樂、器樂、說唱、戲劇5類,其中又以民歌最為豐富。彝族民歌因地域的不同,而存有較大的差異,大體而言,可分為四川省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與雲南省東北部寧蒗等地的大小涼山地區,雲南省北部、中部、南部等廣大地區,以及貴州省西北部畢節與六盤水地區等三個色彩區。實際上,雲南省的彝族還包括眾多不同的支系,音樂各具特色。按題材,彝族民歌大體可分為敘事歌、勞動歌、催眠歌、風俗歌、兒童歌、情歌、山歌、哄娃娃歌8類。傳統歌詞以5、7字為主,樂句多以1、2、4為主,押韻普遍採用借字諧音,一般均採用五聲調式;舞蹈音樂可歸為歌舞與樂舞兩大類,其中又以歌舞部分最為重要,其中較為著名的有“打歌”、“跌腳”等,大都節奏鮮明、音調明快。樂舞部分則常因伴奏樂器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其中較為著名的有“跳葫蘆笙”、“跳樂”、“三步弦”、“雜弦”等。
迄今最為流行的有跳月舞、跌腳舞、煙盒舞花鼓舞、跳笙、金竹舞、銅鼓舞樂作舞等;樂器主要有馬布、口弦、月琴、葫蘆笙、胡惹?、巴烏、嗩吶、小悶笛、畢魯、直笛橫笛、簫、三弦(大中小不同形制)、四弦等30餘種。其中較著名的有口弦調《麻哥調》、短笛曲《放牛調》、月琴曲《雷波調》等。
彝族音樂,是彝族人民在辛勤的勞動中逐漸創造出來的,經過多年的不斷發展而沉澱下來的一種音樂文化形式。彝族音樂是通過將當地的風俗和音樂形式融為一體,從而將人們真實的內心情感以及外界環境進行溝通的一種珍貴的文化藝術形式。對彝族音樂文化特質的研究和分析有助於更了解我國的民族文化,從而加強對彝族文化的研究和保護。
一、研究彝族音樂文化特質的意義
對我國彝族文化特質的研究有助於豐富我國的文化種類,從而增強的民族自信心。不論什麼樣的文化藝術產品,都不可能在絕對獨立的狀態下實現進步和發展,在它不斷的發展進程中必然會跟其他因素進行聯繫,並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站在文化生態學的角度上,對彝族音樂文化特質的研究有助於更好地促進該文化的發展。
徠二、彝族音樂文化的組成形態
從彝族的覆蓋範圍來說,主要分佈在雲、貴、川三省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北部地區。從彝族音樂的組成形態來看,主要有以下三種形態:
(一)民歌
所謂民歌,就是從事勞作的人民自己創作並利用歌唱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一種歌曲,是通過口耳相傳進行傳播的。彝族民歌主要特點有:內容豐富、結構樸素、講究押韻、旋律優美、感情粗狂等,就算是在信息化發展的今天,彝族的民歌也依然保持這最原始的形態和特點。我們可以將根據民歌演唱的內容和演唱的意義分為敘事歌、風俗歌、愛情歌等等。按照民歌的曲調劃分,可以分為爬山調、進門調、迎客調、吃酒調、娶親調、哭喪調等。
(二)樂器
在很多的彝族音樂中,彝族人都使用了樂器進行配合,有時候他們還會藉助一些自然界中的“樂器”來進行演奏,在他們身上,就連一片樹葉都會變成悅耳的樂器。從彝族音樂常用的樂器來看,種類非常豐富,不僅有吹奏樂器、奏擊樂器,還有彈奏的樂器。
(三)彝劇
彝劇也是彝族音樂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彝劇主要起源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左右,是將彝族民歌以及民間舞蹈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的音樂形式,彝劇產生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曇華鄉,在當時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境內比較盛行。從彝劇的組成內容來看,主要是山歌小調、舞曲音樂以及器樂音樂、民間的祭祀音樂等等。從表演的形式來看,主要採用彝族的詼諧幽默漢語彝腔為主,兼有民間舞蹈、舞步和身段。在表演中涉及到的表演樂器主要有彝族小二胡、弦子(月琴)、小悶笛、小三弦竹笛蘆笙等等。從彝劇誕生髮展至今,彝劇已經成功地創作出了成百上千個劇目,其中耳熟能詳的小彝劇有《半夜羊叫》、《雙叩門》、《掌火人》、《穆勒祭爹》等等。大型彝劇有《哀牢春秋》、《瘋娘》、《咪依嚕》、《銅鼓祭》、《藏金貴》、《楊善州》。
三、彝族音樂文化的特質
經過多年的不斷發展,彝族音樂文化沉澱下來了一些自己獨特的特質,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典型方面;
(一)植根民間
彝族音樂文化是彝族人民在多年的生活經歷中逐漸沉澱下來的,這也是當地人民在平常的生活中應該掌握和學習的,久而久之,彝族音樂文化就變成對當地生活的一種真實寫照。對於現在的彝族人民來說,彝族音樂文化在他們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並且不斷地傳承,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對於不同地區的彝族音樂文化,表現的形式也不相同,從而形成了具有自身代表性的文化。
(二)獨具個性
彝族音樂文化作為一種橋樑,實現了同一地區的居民相互之間的聯繫和溝通,在風俗、傳統習慣、思維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同一性。彝族音樂文化除了作為區域社會統一性的依據,也是區域社會個性的依據。從彝族音樂文化的創造內容上看,豐富多彩,從民間詩歌到畢摩傳承的詩歌,不論從詩歌的表達形式還是語言使用上,都體現著自身的個性。在展現自身特有的音樂特色的時候又不失藝術風格。
(三)走出山地
隨著彝族音樂的不斷傳承和發展,彝族音樂逐漸進入了繁榮的新時期,這使一些傳統而古老的詩歌和說唱藝術重新綻放出燦爛的光芒。另外,彝族也湧現出了一大批的原創音樂創作者,這將彝族音樂文化帶出了山地,帶進了世界。
四、結語
要促進彝族音樂文化的不斷發展,首先就要弄清楚彝族音樂文化的組成形態以及特點,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就如何維護和發展彝族音樂文化提出相應的措施,使彝族音樂在現代文化生態背景下能夠更為自如地應對生存危機,更好地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周凱模。彝族音樂論[M].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09.
[2]汪致敏。紅河民間音樂舞蹈研[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2.
[3]張興榮。雲南原生態彝族音樂[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

代表作品


以“山鷹組合”為代表的當代彝族原創音樂,在九十年代風起雲湧的中國當代歌壇上,異軍突起,其第一張國語專輯《走出大涼山》以突破50萬的發行量而在中國歌壇鵲名大起。筆者在頗感欣慰的同時,也開始從民族口頭傳統的繼承與革新的關節上來思考當代彝族原創音樂的文化境域及其發展走向。
從《查姆》、《勒俄特依》、《阿細的先基》、《梅葛》等四大創世史詩到《阿詩瑪》、《賽玻嫫》、《媽媽的女兒》、《我的幺表妹》等等民間敘事抒情長詩,我們都不難見出彝民族自古相沿的歌詩傳統是源遠流長的。回觀當代彝族原創音樂的衍出與發展,我們不得不重視研究彝人世代相承口耳相傳、耳熟能詳的民間口頭傳統的審美價值,進而探究其深蘊的音樂文化傳統的全新開掘。這樣才能超越主觀認識的偏狹,超越傳統彝族音樂研究模式的樊籬,以探索彝族當代原創音樂在彝文化體系中潛在的演進軌跡及其重構與創新。筆者認為彝族口頭傳統中有兩條并行不悖的傳承線路:一是民間的歌詩傳統,一是畢摩(世傳祭司)的口誦傳統;二者之間的膠合與互滲一直伴隨著彝民族千百年來的文化傳承與發展。

音樂特點


一、植根民間:彝族原創音樂的傳統根基彝民族歌詩傳統豐富多彩,從民間口承的詩歌到畢摩創作的詩作,無論在結構方式、形象塑造、語言運用等方面,都充滿著詩情畫意,都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呈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充分顯示了各支系彝人歌詩文化那清新、素樸的自然美感,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當代彝族原創音樂鮮明的民族特
色,大多來自於對本民族獨特的社會生活、史路歷程與文化傳統的抒嘆,來自於對支系民眾獨特的審美心理和思想感情的表達。
二、走出山地:彝族原創音樂的文化境域源遠流長的彝族口頭傳統在當代彝族音樂的勃興之際進入了發展和繁榮的新時期,也使古老的彝家歌詩傳統與說唱藝術重新開放出絢爛的藝術花朵。與此同時,在大小涼山的當代青年彝人中也湧現出一批新的原創音樂作者。
三、傳統與創新:彝族原創音樂的文化實踐創作─表演─流布的三個環節上對彝族口頭傳統的解構─還原─重構,作為彝族原創音樂的文化實踐而言,“山鷹組合”的創作,其實是一個自始至終都處於動態的創新過程,其間民族精神、時代精神與現代人的生存情境共同糾結出了一道獨具風采的當代音樂文化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