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鼎的結果 展開
鼎
漢語漢字
鼎(拼音:dǐng)是漢語常用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鼎本義指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兩耳。也是放在宗廟里祭祀用的一種禮器。鼎很大、很重,所以“鼎”又表示很盛大,如:鼎鼎大名、鼎盛。
古代“鼎”被視為立國的重器,是國家政權的象徵,又常用於比喻王位和帝業,如:定鼎、問鼎。鼎是煮食物的大容器,水在鼎里翻滾稱為“鼎沸”,比喻喧鬧、混亂。鼎又有更新的意思,如:鼎革、鼎故革新。
鼎
象形字。“鼎”在甲骨文(圖1-4)中就已經出現,與“貞”是同源字,徐鍇《說文解字系傳》:“從貞省聲。古文以貞為鼎,籀文以鼎為貞。”“鼎”的字形模擬的是古代的一種烹飪器具,其形制上面像缸,有圓形也有方形的,有兩側有耳的;下面為足。通常情況下圓鼎是三足,方鼎是四足。金文(圖5-17)與甲骨文的形體相同,戰國金文或從金,貞聲(圖17);或從皿,貞聲。漢代金文或作“鐤”(圖20、21),從金,聲鼎。到了小篆(圖18),其形體發生了變化,鼎身以“目”來替代;而下面部分,有的說法是正反兩個“片”字,表示把一段木頭分為兩片,表示煮東西時用的柴薪。也有的說法是僅僅表示鼎足的形狀,但仍為象形字。
鼎
書寫提示
❶右下末筆是㇕,一筆寫成。
❷全字上窄小,下寬大。
❸“目”居上居中。
❹左下首筆“㇞”上豎短下豎長,上豎從橫中線上側起筆,下豎在豎中線左側;右下第一筆短豎略斜,在橫中線上側,短橫在橫中線下側,第三筆豎在豎中線右側,末筆㇕的橫段與左部橫筆持平。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清濁 | 韻母 | 韻目韻部 | 韻類 | 聲調 | 等 | 呼 | 擬音 | 韻攝 | |
---|---|---|---|---|---|---|---|---|---|---|---|---|
上古音 | 耕 | kleːŋʔ' | ||||||||||
廣韻 | 頂 | 都挺 | 端 | 全清 | 青開 | 四十一迥 | 青 | 上聲 | 四等 | 開口 | tieŋ | 梗 |
中原音韻 | 鼎 | 端 | 全清 | 庚青齊 | 庚青 | 上聲 | 齊齒呼 | tiəŋ | ||||
洪武正韻 | 頂 | 都領 | 端 | 全清 | 十八梗 | 庚 | 上聲 | tiəŋ | ||||
分韻撮要 | 頂 | 端 | 英 | 第七英影應益 | 陰上 |
●鼎
dǐng ㄉㄧㄥˇ
● ●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兩耳:銅~。~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鑊。
● ● 鍋:~罐。~鍋。
● ● 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徵:~彝。九~。定~。問~。~祚(國運)。
● ● 象徵三方並立、互相對峙:~峙。~足之勢。
● ● 大:~族。~臣。~力支持。
● ● 正當,正在:~盛(shèng )。
◎鼎 dǐng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義: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 同本義 [tripod caldron]。盛行於商、周。用於煮盛物品,或置於宗廟作銘功記績的禮器。統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說文》
(3)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並峙,如鼎之三足);鼎鉉(指鼎);鼎鼐(鼎、鼐均為古代炊具,用來調和五味。舊時用以比喻宰相治理國家)
(4) 比喻帝王 [emperor]。如:問鼎;定鼎中原;鼎甲(科舉考試殿試名列一甲);鼎命(帝王之位);鼎業(帝王的大業)
(5) 指宰相 [prime minister]。如:鼎台(宰輔大臣);鼎臣(指宰相)
(6) 喻三公、宰輔、重臣之位 [high official]。如:鼎輔(三公,宰輔);鼎司(三公的職位)
(7) 指國家 [state]。如:鼎祚(國祚,國運);鼎運(國運)
【原文】
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荊山之下,入山林川澤,螭魅蝄蜽,莫能逢之,以協承天休。《易》卦:“巽木於下者為鼎,象析木以炊也”。籀文以鼎為貞字。凡鼎之屬皆從鼎。都挺切(dǐng)。
【譯文】
鼎,有三隻腳,兩隻耳朵,是調和各種味料的珍貴的器物。過去夏禹收集九州長貢獻的金屬,在荊山底下鑄鼎。進人山林、江河、湖澤,魑魅魍魎,沒有什麼山怪能遇見他,他憑藉鑄鼎十分和諧地接受蒼天的恩賜。鼎是《易經》的卦象,用“木”進人火下,是鼎卦。象剖開木頭用以燒火煮飯。籀文假借鼎作貞字。大凡鼎的部屬都從鼎。
【註釋】
1.五味:醯、酒、飴蜜、姜、之屬。醯,酸;酒,苦;飴蜜,甘;姜,辛;鹽,咸也。
2.“昔禹”六句:王筠《說文解字句讀》:“以下括《宣三年左傳》文,又自為說以增成之。”
3.九牧:《禮記·曲禮下》:“九州之長人天子之國曰牧。”
4.荊山:在今陝西富平縣西南。
5.螭魅蝄蜽:魑魅魍魎,古人幻想中的怪物。
6.“《易》卦”句:王筠《說文解字句讀》:“解《易》象者,為下文說字形緣起也。”析木:王筠《說文解字句讀》:“謂(鼎)下半是析木為兩而作[爿片]
7.以鼎為貞:饒炯《部首訂》:“蓋貞從鼎省聲,籀文借鼎為貞,本屬同聲假借也。”按:上古鼎、貞同屬耕部、端紐。
說文解字注
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
註:三足兩耳謂器形,非謂字形也。九家易曰:鼎三足以象三台也。易曰:鼎黃耳,和當作盉。許亦從俗通用,
象析木以炊。
註:巳下次第依《韻會》所據小徐本訂。?者,判木也。反?為?。一?析為二之形,炊鼎必用薪,故像之。唐張氏參誤會三足兩耳為字形,乃高析木之兩旁為耳。唐人皆作鼎,非也。唐氏玄度既辨之矣。
貞省聲。
註:大徐本無,無此三字則上體未說,此謂上體目者貞省聲也。或曰離為目,巽為木,鼎卦上離下巽。何不以此說字乎?曰言易卦之取象則可。若六書之會意,必使二字相合成文。如人言,止戈是,目與木不相合也,故釋下體為象形。上體為諧聲,古叚(假)鼎為丁。如賈誼傳春秋鼎盛,匡衡傳匡鼎來皆是。鼎之言當也,正也。都挺切。十一部。
昔禹收九牧之金。
註:鑄鼎荊山之下。
入山林川澤者。
註:此字依《韻會》補。
離魅蛧蜽莫能逢之,以協承天休。
註:離俗用螭,依禸部則當作離。此用宣三年左傳王孫滿說。傳不言鑄鼎荊山之下。《尚書》古文疏證云:陝西同州朝邑縣西南三十二里有懷德城,漢縣也。漢志左馮翊褱德下曰:禹貢北條荊山在南,皇甫謐帝王世紀,禹鑄鼎於荊山。在馮翊懷德之南。山下有荊渠。酈氏《水經注》:懷德縣故城在渭水之北,沙苑之南。禹貢北條荊山在南。山下有荊渠。即夏后鑄九鼎處也。
易卦巽木於下者為鼎。
註:此引易證下體象析木之意,與㬜下引易證從日一例。
古文以貝為鼎,籀文以鼎為貝。
註:二貝字小徐皆作貞。郭忠恕佩觿云:古文以貞為鼎。籀文以鼎為則,亦誤,今正。京房說貞字鼎聲,此古文以貝為鼎之證也。許說???者,籀文之則員霣妘字,此籀文以鼎為貝之證也。凡鼎之屬皆從鼎。
【亥集下】【鼎部】鼎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0
古文:鼑
《唐韻》《集韻》《韻會》並都挺切,音頂。《說文》: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荊山之下。《玉篇》:鼎,所以熟食器也。《左傳·宣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周禮·天官·膳夫》:王日一舉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鄭註:鼎有十二,牢鼎九,陪鼎三。
又《周易》卦名:巽下離上之卦。
又《正韻》:鼎,當也。
又方也。《前漢·賈誼傳》:天子春秋鼎盛。
又鼎鼎,大舒也。《禮·檀弓》:喪事鼎鼎爾,則小人。疏:形體寬慢也。
又周鼎,星名。見《步天歌》。
又湖名。《史記·封禪書》:黃帝鑄鼎於荊山,後世因名其處為鼎湖。
又州名。宋朗州改鼎州。
又城門名。《後漢·郡國志》:雒陽東城曰鼎門。註:九鼎所后入。
又維舟曰鼎。揚子《方言》:維之謂之鼎。
又官名。《前漢·東方朔傳》:夏育為鼎官。註:鼎官,今殿前舉鼎者也。
又姓。未將鼎澧。
又人名。《西京雜記》:鼎,匡衡小名也。
又《前漢·匡衡傳注》:張晏曰:匡衡少時字鼎,長乃易字稚圭,世所傳衡與貢禹書,上言衡狀報,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又:無說詩,匡鼎來。註: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匡且來也。○按:服虔注誤。
又《前漢·賈捐之傳》:捐之復短石顯。楊興曰:顯鼎貴。註:如淳曰:言方且欲貴矣。鼎音釘。師古曰:讀如字。
又葉他經切,音汀。左思《吳都賦》:精若耀星,聲若雷霆。名藏於山經,形鏤於夏鼎。
《說文解字》書影 | 《說文解字注》書影 |
鼎鼐、鼎足、定鼎、鼎助、鼎鼎、鼎盛、問鼎、鼎峙、九鼎、鼎革
春秋鼎盛、大烹五鼎、調和鼎鼐、九鼎大呂、九鼎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