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會仙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
廣西桂林會仙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
會仙濕地於2012年被國家林業局正式列入國家濕地公園試點,並命名為“廣西桂林會仙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期限為9年,即2012年~2020年。會仙濕地是中國最大的岩溶濕地,被譽為“灕江流域之腎”,是灕江流域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態濕地,具有保持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的環境調節功能和生態效益。濕地內山水相得益彰,集“山、水、田、園、林、沼、運”等景觀要素於一體,以其岩溶濕地之典型、山水景觀之秀麗、歷史文化之深蘊而著稱。該濕地風貌及其周邊環境不僅在廣西是獨一無二的,在全國乃至全球峰林岩溶平原風貌中也極為罕見,是極具研究價值的典型濕地。
廣西桂林會仙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廣西桂林市臨桂區會仙鎮境內,主要分佈於睦洞村委。公園規劃總面積586.75公頃,涉及
廣西桂林會仙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
歷史沿革
在宋朝以前,會仙濕地的範圍包括現臨桂區四塘鎮大灣村、會仙鎮睦洞、四益、新民、山尾、文全、馬面村及雁山區雁山鎮竹園村等大部分地區,面積約65平方公里。上世紀50年代,會仙濕地範圍內尚有20餘個湖塘,面積約25平方公里。至近代半個世紀以來,隨著周邊人口的急劇增加,人類活動加
廣西桂林會仙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
濕地公園規劃總面積586.75公頃,其中,耕地面積為107.81公頃(水田100.67公頃,旱地7.14公頃),林地總面積為82.22公頃,草地3.9公頃,水域面積為333.86公頃(河流31.03公頃,湖泊25.85公頃,坑塘276.98公頃),交通用地面積為0.15公頃,科教用地面積為0.16公頃,沼澤地面積58.65公頃。分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4大類。其中,湖泊濕地面積為25.85公頃,河流濕地面積為16.98公頃,草本沼澤面積為58.65公頃;人工濕地面積為392.11公頃。
濕地公園集“山景”、“水景”、“濕地生物”、“濕地文化”為一體,具有多樣化的複合型濕地景觀。睦洞湖碧波粼粼,分水塘草本沼澤茂密、古桂柳運河歷史悠遠、岩溶地貌惟妙惟肖、農耕文化深厚、名人輩出,集“山之雄、水之秀、物之豐、人之傑”於一身,文化內涵深厚。濕地以其分佈之廣大、岩溶濕地之典型、山水景觀之秀美、歷史文化之深厚,在全國乃至全球峰林岩溶地區也是罕見的,廣西則是獨一無二,這也是桂林山水最為稀缺的資源。
濕地公園有大面積的湖泊濕地及庫塘,洲灘眾多,水道交錯縱橫,曲徑通幽,水質良好。睦洞湖,又叫相思湖,位於古桂柳運河的中段,與古桂柳運河融為一體,素有“聚仙澤”和“水泊梁山”之稱,是運河最為平坦的一段,是會仙喀斯特濕地的核心區域。湖中景色優美,波光蕩漾,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綠樹、紅船、碧水、銀波,百鳥爭翔,景緻極佳。
古桂柳運河是古人利用淺埋岩溶地下水豐富的有利條件開鑿而成,長15公里,共修建陡門24座、架橋11座,歷代均有整修。運河將灕江與洛清江連接,使中原與廣西乃至雲貴高原通過水運溝通。由於近代以來陸路交通取代了古桂柳運河的溝通功能,古桂柳運河逐漸被廢棄。現在運河上下草木蔥蘢之處或還殘留有碑刻、陡門等遺址。
濕地公園生態環境優越,生物資源豐富。公園內碧幽絕塵、清雅絕俗、灘塗蘆葦、沉浮植物、濕地水禽、鷺鳥飛翔、蛙聲鳥鳴、景觀奇絕。充滿自然、古樸、野趣、原生態,猶如人間仙境。睦洞湖是候鳥理想的棲息地,每年春秋兩季,都有大量白鷺在此停留、覓食,水鴨瓮聲瓮氣的求偶聲常常蕩漾在湖面上。夏日坐在船上,涼風習習,夏日睦洞湖裡荷花競相開放,美不勝收,吸引了大量遊人前來,移舟入荷塘,與蓮花作零距離接觸,感受“蓮動下漁舟”的意境。
濕地公園氣候宜人,風景絕美,四季競秀,妙趣天成。廣袤的湖面、孤峰突兀、山水結合的自然條件使這裡成為觀日出日落、雨後彩虹、神灣夕照、雨後霧靄的絕好去處,天象景觀隨季節、時間、觀測點的不同而呈現出千變萬化的景觀效果。
古桂柳運河,又叫相思埭、南陡河、臨桂陡河、南渠,舊《臨桂縣誌》把桂柳運河與興安靈渠相提並論,謂“北有靈渠,南有陡河”。它與興安靈渠同為我國嶺南地區的兩大漕運奇觀。
古桂柳運河開鑿於1300多年前的唐長壽元年,是按武則天所信奉的“三星吉祥”格局而修築。運河的中心起點是滾子嶺東南的分水塘,該塘是築相思棣,堵相思水而成,塘水面積30畝,地勢高聳,分水東西流,有福星高照之意。東西兩端,各有“祿、壽”二星呼應,運河頗有經天緯地之勢。運河全長15公里,最寬處30米,最窄處6米,沿河建泥湖陡、磨盤陡等24座,架橋11座,均用料石砌就,運河溝通了灕江和柳江水系。
桂柳運河開鑿后,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用於“糧食戈甲”的運輸。其次是惠賈通商。桂柳運河與靈渠的連接對湘黔桂三省的經濟聯繫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價值。運河開鑿前,桂林到柳州的水路航線迂迴曲折,長達500多公里。運河開鑿后,航程縮短到150多公里。再次,具有灌溉功能。桂柳運河有調節洪水的作用,不僅可航,還可排,可灌。運河“能航、能排、能灌、農商俱賴”,是古代中原通往嶺南經略兩粵的重要航道,對祖國南疆的開發和建設,曾起了重要作用。
現存陡門、石橋及碑刻文物20餘處。在運河分水塘分水閘遺址處曾留有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獅子岩上盛讚桂柳河的名句:“獅子岩前水長流,南臨山景逍遙遊。龍王廟內鐘鼓響,虎仔橋上望客舟。”這裡還有美國陳納德將軍指揮的援華抗日飛虎隊遺址,林彪指揮作戰的雷達台,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及將領馮雲山在攻打桂林城演兵的軍營、糧庫和水軍操練場。此外,還有民間傳說的八仙飄海成仙後到桂林定居的八仙洲,道教勝地八仙宮以及八仙飲用的“靈泉”等等,可謂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極其豐富,具有較大的旅遊發展空間。1987年5月列為桂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文化保護價值極高。
臨桂水稻種植歷史悠久,是臨桂的糧食主產作物。1999年,考古學家在距今15000-45000年間的臨桂大岩文化遺址中發現了水稻硅化石,在會仙喀斯特濕地發現了植物大熊貓----原生野生稻,對我國稻作栽培、農業起源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沿古桂柳運河就設有橋11座,目前保存的有新橋、會仙高橋、龍門橋、興隆橋、銅橋等,均由石頭堆砌而成,各橋造型各異,展現出會仙喀斯特濕地良好的橋文化與高超的建築水平。新橋為單拱,由遠而視,形如彎月。相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歷覽相思埭運河,遊歷臨桂的睦洞湖,又路過此橋,故有人稱此橋為“乾隆橋”。會仙高橋結構合理,設計美觀,做工精細,展現出強勁的力感和動感美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