荇藻

荇藻

徠荇(xìng)藻(zǎo),釋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外觀葉子略呈圓形,葉子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黃色,蒴果橢圓形。根莖可吃,全草可供藥用或作飼料或作肥料。又名藻荇。

木屬科


荇(xìng)藻(zǎo),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略呈圓形,葉子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黃色,蒴果橢圓形。根莖可吃,全草可供藥用或作飼料或作肥料。
荇藻
荇藻
亦指南北朝宋時鑄錢幣名);荇帶(荇菜在水中如帶狀);荇藻(荇 葉);荇花(荇菜的花)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中也有提到相關的: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荇藻
荇藻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橋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季羨林的《夾竹桃》中寫道:“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現出一個小池塘。”

基本解釋


荇(xìng)藻(zǎo),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略呈圓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黃色,蒴果橢圓形。根莖可吃,全草可供藥用或作飼料或作肥料。亦指南北朝宋時鑄錢幣名);荇帶(荇菜在水中如帶狀);荇藻(荇葉);荇花(荇菜的花)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中也有提到相關的: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橋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記承天寺夜遊》里寫道:“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戴望舒的《我用殘損的手掌》中寫道:“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

百科名片


拓展

嘶啞:聲音沙啞 荇藻:荇菜水藻,水生草木植物,多浮在水面或生於水中 錦幛: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 蓬蒿:飛蓬和蒿子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隧洞:即隧道 簇新:極新 全新 乾癟:干而收縮,不豐滿 胚芽:植物胚的組成部分之一,胚芽突破種子的皮后發育成葉和莖。也比喻剛萌生的事物 鑲嵌:把一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 虔誠:虔誠而篤信。

荇芸

行雲的古體字行雲xíng yún 基本解釋 [rack] 流動的雲;亦用以比喻女子頭髮 詳細解釋 1. 流動的雲。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哀風興感,行雲徘徊,游魚失浪,歸鳥忘棲。”唐 盧照鄰 《長安古意》詩:“片片行雲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白日里倒是走走散散,找人談談;否則閑中望望行雲,聽聽流水。”許地山 《海世間》:“船離陸地遠了,一切遠山疏樹盡化行雲。” 2. 比喻女子頭髮。 3. 用 巫山 神女之典。語本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序》:“旦為朝雲,暮為行雨。”謂神女。唐 杜甫 《雨不絕》詩:“舞石旅應將乳子,行雲莫自濕仙衣。”仇兆鰲 注引 張性 曰:“莫自濕,勸神女莫久行雨,而自濕其衣也。”宋 黃庭堅 《和邢敦夫秋懷》詩之二:“曩時 高唐 客,暮雨朝行雲。”明 王錂 《春蕪記·宸游》:“欲問妾家何處是,行雲行雨在 陽台。” 4. 用 巫山 神女之典。比喻所愛悅的女子。唐 李白 《久別離》詩:“去年寄書報 陽台,今年寄書重相催。東風兮東風,為我吹行雲,使西來!”宋 秦觀 《調笑令·鶯鶯》詞:“紅娘 深夜行雲送,困嚲釵橫金鳳。”明 王驥德 《男王后》第四折:“隔斷 巫陽 小洞天,自難問行雲近遠。” 5. 用 巫山 神女之典。指男女歡會。宋 柳永 《西施》詞之二:“洞房咫尺,無計枉朝珂。有意憐才,每遇行雲處,幸時恁相過。”《醒世恆言·吳衙內鄰舟赴約》:“不負 襄王 夢,行雲在此方。” 6. 用 巫山 神女之典。比喻人行蹤不定。唐 戎昱 《送零陵妓》詩:“寶鈿香蛾翡翠裙,裝成掩泣欲行雲。”南唐 馮延巳鵲踏枝》詞:“幾日行云何處去?忘卻歸來,不道春將暮。”

文章

夾竹桃
季羨林
夾竹桃不是名貴的花,也不是最美麗的花,但是對我說來,它卻是最值得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
我們家的大門內也有兩盆夾竹桃,一盆紅色的,一盆白色的。紅色的花朵讓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讓我想到雪。火與雪是不相容的,但是這兩盆花卻融洽地開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的心裡覺得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我們家裡一向是喜歡花的,雖然沒有什麼非常名貴的花,但是常見的花卻是應有盡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開出黃色的小花,報告春的消息。以後接著來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葉梅丁香等等,院子里開得花團錦簇。到了夏天,更是滿院生輝。鳳仙花、石竹花雞冠花五色梅、江西臘等等,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夜來香的香氣熏透了整個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麼時候也不會忘記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帶來凄清的寒意,菊花則在秋風中怒放。一年三季,花開花落,萬紫千紅。
然而,在一牆之隔的大門內,夾竹桃卻在那裡悄悄地一聲不響,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嚕花黃了,又長出一嘟嚕。在和煦的春風裡,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麼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有什麼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迎風吐艷。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這一點韌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來,不是顯得非常可貴嗎?
但是夾竹桃的妙處還不止於此。我特別喜歡月光下的夾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團模糊;但是香氣卻毫不含糊,濃濃烈烈地從花枝上襲了下來。它把影子投到牆上,葉影參差,花影迷離,可以引起我許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圖,它居然就是地圖了。這一堆影子是亞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間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幾隻小蟲子爬過,這就是遠渡重洋的海輪。我幻想它是水中的 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現出一個小池塘。夜蛾飛過,映在牆上的影子就是游魚。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畫。微風乍起,葉影吹動,這一幅畫竟變成活畫了。
這樣的韌性,又能這樣引起我許多的幻想,我愛上了夾竹桃。
(本文已成為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19課課文)
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庭下如積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這徠里藻荇亦作荇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