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瑣哲學
繁瑣哲學
他認為,真實存在的是“共相”,不是具體的個別的事物,只是“一般”是惟一的實在。 “唯實論”是正統經院哲學,是官方教會用以維護正宗神學、教會的最高統治地位和封建秩序的理論基礎。其中《神學大權》是他論述神學思想最重要的、最系統的著作,是經院哲學的百科全書。
繁瑣:繁雜瑣碎之意。
出處:清·王筠 《菉友肊說》:“小德繁瑣,或有照顧不到處。”魯迅 《書信集·致韋素園》:“此間百事須自己經營,繁瑣極了,無暇思索。”秦牧 《藝海拾貝·巨日》:“因為嘮叨繁瑣的文字,使人厭惡,所以,我們經常聽到人們在談論簡潔。”
9-12世紀的積累時期、13世紀的古典時期、14-17世紀的後期。積累時期主要受柏拉圖思想影響,古典時期主要受亞里士多德思想影響。經院哲學是與宗教神學相結合的唯心主義哲學,屬於歐洲中世紀特有的哲學形態,是天主教教會用來訓練神職人員,在其所設經院中教授的理論,故名經院哲學。其代表人物有安瑟倫、托馬斯·阿奎那等,經院哲學並不研究自然界和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它的主要任務是對天主教教義、教條進行論證,以神靈、天使和天國中的事物為對象。當然,在神學允許的範圍內也討論了一些哲學問題,其中最突出的是關於一般和個別的關係問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激烈鬥爭的兩派,即唯名論和唯實論。唯實論認為,一般先於個別,是存在於個別事物之外的一種實在;唯名論則相反,認為只有個別事物是實在的,一般知識是人們用來表示個別事物的名稱和概念,他沒有實在性。中世紀是哲學變為神學的婢女的蒙難期,經院哲學是理性思維產生的怪胎,但其內部唯名論與唯實論之爭仍顯現著人類的哲學思維在向前邁進。
經院哲學(Scholaticism)是一種為宗教神學服務的思辨哲學。它的研究只允許在基督教教義的範圍內自由思維,為信仰找合理的根據。它反對離開教義而依靠理性和實踐去認識和研究現實。因而其結論也不受經驗和實踐的檢驗。經院哲學往往爭論一些荒唐的問題,如“天堂里的玫瑰花有沒有刺?”“上帝能否製造出自己舉不起來的石頭?”“天使吃什麼?”“一根針尖上能站多少天使?”“到世界末日,死人復活時,是青年還是老年?”“鼴鼠有沒有眼睛?”等等,都是一些脫離實際、煩瑣空洞的抽象議論。
經院哲學運用理性形式通過抽象而煩瑣的辯證方法論證基督教信仰。經院哲學家們圍繞著共相與個別、信仰與理性的關係展開了長期的鬥爭,形成了“唯實論”和“唯名論”兩個派別。唯名論的代表是法蘭西的羅瑟琳(Rucelinus,1050—1108)。他認為,只有個別的東西有實在性,“共相”或“一般”只是個名稱、概念。這種思想在宗教上,否認了三位一體的最高神,只承認分別存在的聖父、聖子、聖靈。唯名論接近真理,但它不能說明一般與個別的矛盾統一關係,不能作出徹底唯物主義的結論。唯名論沒有擺脫唯心主義體系而成為獨樹一幟的唯物主義哲學,只是表現出新世界觀發展的趨勢。唯實論的代表是安瑟爾謨(Anselmus,1033—1108)。他認為,真實存在的是“共相”,不是具體的個別的事物,只是“一般”是惟一的實在。這種思想在宗教上,承認普遍的教會存在,認為個別的教會是從屬的,承認三位一體的最高的神的存在,認為三位分離的神是從屬的。“唯實論”是正統經院哲學,是官方教會用以維護正宗神學、教會的最高統治地位和封建秩序的理論基礎。作為非正統派的唯名論主張自由爭論基督教的思想體系,反對教權至上,政治上傾向王權。當時城市市民的異端運動、自由思想運動和新興工商業階層發展實驗科學是同唯名論思潮有聯繫的。因此,唯名論同唯實論的鬥爭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經院哲學的集大成者是托馬斯•阿奎那斯(Thomas Aquinas,1225—1274)。他是義大利神學家和經院哲學家,曾先後充任亞歷山大四世(1254—1261在位)、烏爾班四世(1261—1264在位)和克力門特四世(1265—1268在位)三個教皇的教廷神學教授及法王路易九世的顧問,屬經院哲學唯實論者。由於他著述甚廣,有“天使博士”(Doctor Angelicus)之稱。他又被稱為“神學之王”。阿奎那斯的主要著作有:《論存在與本質》、《哲學大全》、《亞里士多德〈政治學〉註釋》、《神學大全》等。其中《神學大權》是他論述神學思想最重要的、最系統的著作,是經院哲學的百科全書。他鼓吹教皇是上帝在人間的代表,位於世俗君主之上,而封建等級的劃分是上帝的安排。他的神學著作,教會加以編輯,成為基督教神學的典範,其權威僅次於《聖經》。阿奎那斯說,如果知識不以論證上帝為目的,則任何知識都是罪惡。他創立的“宇宙秩序論”認為,宇宙秩序是上帝按等級體系進行安排的。最底一級的是無生命界,再上是植物界,再上是動物界,再按等級階梯上升到人、聖徒、天使,至高無上的是上帝。在宇宙秩序中,下級服從上級,上級統御下級,層層統御,層層歸屬,最後統屬上帝。如果人想改變上帝的安排,去提高等級,那是犯罪的。1879年,教皇立奧十三世在《永恆之父》中通諭將阿奎那斯的學說確立為教會哲學的最高權威。教會和一切封建勢力,都把它當作最重要的思想武器,來維護其統治地位和正統信仰,扼殺和窒息一切進步思想。
但是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歐洲的社會生產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最後直接導致長期統治歐洲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徹底瓦解,尤其是德國古典哲學的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