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杉

美國國家公園

紅杉指位於美國的紅杉樹國家公園

紅杉,又名海岸紅杉、常青紅杉、北美紅杉、加利福尼亞紅杉,通稱紅杉。紅杉分佈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俄勒岡州海拔1000米以下,南北長800公里的狹長地帶。成熟的高達60-100米,壽命也特別長,有不少已有2000-3000年的高齡。紅杉樹生長神速,成活率高,而且樹皮厚,具有很強的避蟲害和防火能力。所以它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樹種之一。

簡介


紅杉
紅杉
中文名稱:紅杉樹國家公園
英文名稱:RedwoodNationalPark
國家:美國
所屬洲:北美洲
紅杉樹國家公園擁有世界上最高大的植物-可長到350英尺的紅杉樹常青原始森林。公園特地為保護紅杉樹森林而成立,因為現在只有在紅杉樹公園和俄勒崗地區紅杉樹才能成活。
紅杉樹是恐龍時期生長的巨大的常青樹的後代,喜歡潮濕的生存環境,它們400年才能成材,一些樹已經活了2000多年,高聳的樹冠覆蓋著由幾世紀落葉形成的寂靜的地毯。厚厚的樹皮使它們很少遭到火災,但山崩和強風可摧倒那些老樹,印第安人用倒下的樹木做獨木舟或建房屋。商業性的木材砍伐自淘金時代開始,紅杉樹仍在繼續砍伐,在木材公司和環保主義者之間引起爭議。紅杉樹是自然界緩慢進化神奇見證,紅杉樹國家公園的建立體現了國家公園管理局和加州公園管理委員會共同努力的結果。

形態特徵


紅杉
紅杉
喬木,高達50米,胸徑1米;樹皮灰色或灰褐色,縱裂粗糙;枝平展,樹冠圓錐形;小枝下垂,幼枝有毛,后漸脫落,一年生長枝紅褐色或淡紫褐色,很少淡黃褐色,直徑1.5-3毫米,有光澤,通常無毛,稀葉枕之間的凹槽內有短毛,二年生枝紅褐色或紫褐飛色,老枝和短枝灰黑色;短枝直徑3-4毫米,頂端葉枕之間密生黃褐色柔毛;冬芽卵圓形,褐色或深褐色,有光澤,外層芽鱗先端尖,微開展,邊緣具睫毛。
葉倒披針狀窄條形,長1.2-3.5厘米,寬1-1.5毫米,先端漸尖,上面中脈隆起,每邊有1-3條氣孔線,下面沿中脈兩側各有3-5條氣孔線,表皮有乳頭狀突起。
著生雄球花的短枝通常無葉,雄球花長5-7毫米,徑約4毫米;雌球花紫紅色或紅色,生於有葉短枝的頂端,苞鱗通常直,稀上端微反曲。
球果矩圓狀圓柱形或圓柱形,近基部較寬,上部微漸窄,幼時紅色或紫紅色,后呈紫褐色或淡灰褐色,長3-5厘米,徑1.5-2.5厘米,種鱗35-65枚;中部種鱗近方形或方圓形,長0.8-1.3厘米,寬0.8-1.1厘米,先端平截或微圓,稀微凹,邊緣稍內曲,背部有淡褐色細小瘤狀突起和短毛;苞鱗矩圓狀披針形,紫褐色,通常直伸,長1.4-1.8厘米,基部寬,中部常微窄縮,上部漸窄,先端漸尖或微急尖,稀急尖,露出部分直或微反曲。
種子斜倒卵圓形,淡褐色,具不規則的紫色斑紋,長3-4毫米,徑約2毫米,連翅長7-10毫米,種翅倒卵形,寬約4毫米;子葉5-7枚,針形,橫切面三角形,長1.4-1.8厘米,上面每邊有2-6條氣孔線,下面無氣孔線,初生葉條形,兩面中脈隆起,上面無氣孔線或先端有1-2條不完整的氣孔帶,下面每邊有粉白色氣孔帶。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

主要變種


大果紅杉(Larix potaninii Batalin var. macrocarpa Law):該變種與紅杉的主要區別在其球果較大,長5-7.5厘米,徑2.5-3.5厘米;種鱗多而寬大,約75枚,長1.4-1.6厘米,寬1.2-1.4厘米,質地通常較厚;苞鱗長1.7-2.2厘米,寬4-5毫米;種子長約5毫米,徑3毫米,連同種翅長1.2-1.4厘米,種翅寬約5毫米。著生雌球花的短枝上無正常葉,僅有10餘枚變型葉;短枝粗壯,直徑4-8毫米,頂端葉枕之間通常無毛或近無毛,稀具密毛。分佈於四川西南部、西藏東南部及雲南西北部海拔2700-4000米高山地帶。

生長環境


紅杉生於海拔2500-4000米,氣侯溫涼或干寒,棕色森林土或山地草甸森林土地帶。以四川北部及西部高山地區分佈為廣,常與鱗皮冷杉、川西雲杉等陰性針葉樹種組成混交林,在海拔3800-4000米比較干寒的高山地帶常成單純林。紅杉喜光照,適應性強,能耐干寒氣侯及土壤瘠薄的環境,能生於森林垂直分佈上限地帶;在氣候溫涼、土壤深厚、肥潤、排水良好的山坡地帶生長迅速,宜作分佈區的造林樹種。

分佈範圍


紅杉分佈於中國(西藏、雲南、甘肅、四川、陝西)和尼泊爾;在中國分佈於甘肅南部(舟曲、岷縣)和四川岷江流域上游、大小金川流域、道孚、乾寧至康定等地,西南部有少量分佈。

繁殖方法


選地整地
紅杉
紅杉
苗圃地應選開闊平坦、向陽、排灌良好的平地或緩坡地,表土深厚,要求土壤耕作層在30厘米以上的沙壤土或輕黏壤土,土質以弱酸性或中性土壤為好。用作第2年新播的休閑地,在當年秋季深翻1次。深度為30-40厘米,結合翻地,每畝施入5%甲拌磷10千克(或5%呋喃丹10千克),殺滅地下害蟲,同時撿凈石頭等雜物。第2次在開春土壤解凍後進行淺耕,同時每畝施入有機肥2500千克、70%多菌靈10千克。整地要平整,之後作苗床。苗床為高床,東西走向,利於採光,提高地溫。床寬100厘米,床高15-20厘米,步道為30-40厘米。床面要平整,播前鎮壓,以利於播種和種子發芽紮根。
種子處理
處理方法是:水選,用水浸4小時左右,除去癟種、雜質,再用水溫為50℃、濃度為0.2-0.3%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浸泡20小時,然後撈出種子。處理種子的同時,篩選乾淨的細河砂,採取種子和砂子比例為1∶1的混砂堆積法催芽。每天早晚用40℃左右溫水噴灑並攪拌,催芽至50%種子芽嘴裂開,露出白色,即可播種。
播種
播種期宜在4月中、下旬。每畝凈種播種量15-20千克,播種方式一般採用條播,播幅寬8厘米,行距15厘米,覆土以腐殖質土為最佳。腐殖質土在播前應進行篩土,之後拌入70%硫菌靈粉劑和5%甲拌磷顆粒劑堆積,達到土壤消毒和殺蟲的目的。隨播種隨鎮壓、覆蓋,覆土厚度為0.5-0.8厘米,可選用竹簾或草簾進行覆蓋。
苗期管理
覆蓋:播后立即覆蓋,待出苗60%以上時撤除覆蓋物。
搭設蔭棚:1-2年生苗木可搭設蔭棚,高度為50厘米,便於鬆土除草和灌溉。
預防鳥害:幼苗出土期,幼苗頂殼容易遭到鳥類啄食,造成缺壟斷行和苗木減產,因此應設專人看護,到種殼全部脫落為止。
鬆土除草:幼苗出土需20天左右,此時雜草相繼滋生,應本著“除早,除小,除了”原則,做到有草就除。發現床面板結時進行適當鬆土,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促進幼苗生長。
施肥:苗木生長期適當追肥是促進苗木生長發育的關鍵。追肥應以速效肥為主,掌握“勤施薄施、多次少量”的原則,以施氮肥為主,並及時灌水加速溶解。當側根出現、二輪針葉形成時,施用0.3%氮肥硝酸銨或0.3%尿素,二者任選一種,每畝施肥液500千克左右,以便在幼苗木質化期繼續積累干物質。追肥一般1-2次為宜,最後1次不得遲於7月底。
防霜與越冬:幼苗期要特別注意早、晚霜危害,1-2年生幼苗應採取煙熏加以防護。苗床越冬覆蓋從10月底開始至翌年4月初。覆蓋物多用竹簾(若無竹簾,可用草簾代替),覆蓋前要用70%多菌靈進行嚴格消毒,防止苗木感染病害。
間苗:幼苗密度大,會因個體與群體之間相互爭奪營養、水分、光照而形成苗木分化。當幼苗出現真葉后,應分期進行間苗。

栽培技術


造林地選擇:紅杉造林宜在自然分佈區內的半陰半陽坡,宜選擇採伐跡地、林中空地、火燒跡地以及撩荒地。造林以春季為主。
整地方式:整地深度至少要保證苗木根系處在鬆土層內不窩根為宜,一般為30-40厘米。
栽植密度和造林方法:造林密度167-222株/畝。紅杉以原床苗造林為主,宜用3年生合格苗木。
撫育管理:紅杉造林後到成林鬱閉,約需15年,這段時間撫育可劃分3個階段。第1階段是造林後頭3年,重點是除草鬆土(每年2-3次),清除周圍灌木。第2階段是造林后的5-8年,重點是砍掉林地上的雜灌木叢。第3階段是撫育幼林,一般應在每年林木開始旺盛生長前進行。

病蟲防治


當幼苗基本出齊時,每隔7-10天噴灑1次1:1:100波爾多液,每畝用藥液50千克,防止立枯病猝倒病和落葉病發生。發現病苗要及時拔除,並撒些生石灰進行消毒。同時要採取防治措施,防立枯病、猝倒病每畝噴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50千克,噴后要澆水洗苗;落葉病於早春發芽前,用石灰多量式波爾多液噴灑1-2次,以防蔓延。
一般採用3年生苗木出圃造林,每畝產苗10-13萬株。其標準為:苗高25厘米以上,地徑0.6厘米以上,葉色正常,生長健壯,頂芽完整,無病蟲害的優質壯苗。
紅杉
紅杉

主要價值


經濟
邊材淡黃色,心材紅褐色,紋理直,結構細,材質較輕軟,比重0.45,耐水濕。可供建築、電桿、橋樑、器具、傢具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用。樹榦可割取松脂,樹皮可提栲膠。
藥用
【來源】為松科植物紅杉的樹榦內皮。
【性味】辛、澀,溫。
【功能】澀腸止瀉
【主治】痢疾,脫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劑:6-15克;或研末,作丸、散。
【附方】腹瀉稀水:紅杉皮15克,水煎服。

保護信息


紅杉樹國家公署作為一處世界自然遺產和國際生態保護組織的受保護資源,為很多國家的人們所珍視。紅杉樹國家公園保護那些古老的海邊紅杉樹森林,和不像紅杉樹那麼有名的草原、橡樹林,以及海邊和海洋生態系統。公園夏天經常很潮濕,海邊常下霧,山腳地帶的內陸地區則更多是晴朗、溫暖的天氣。冬天普遍很冷,降雨充足。
紅杉現今已局限於從俄勒岡州南部的克拉馬斯山延伸到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蒙特雷灣的一個狹長的沿海地帶,而巨杉則棲生於內華達山脈的坡地。長勢最好的紅杉在加州北部沿海的紅杉國家公園內,最大的巨杉則在加州中部的巨杉國家公園內。紅杉和巨杉是質量極高的木材,適用性很廣,可用作造房子、做傢具、鐵路枕木和籬笆木樁。它生長挺拔,很少癤疤,木紋精細,光亮堅硬,天然油脂與松香的結合使其幾乎能防腐和抵禦白蟻和其他昆蟲的侵襲。
19世紀後半葉,這類樹木被過量採伐,由於其分佈範圍有限,已瀕臨絕種危險。雖然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繼續努力將森林殘留跡地兼并到現有的保護區範圍內,但開採仍延續至今。紅杉國家公園以紅杉為主,這是最高大的存活樹種。樣本樹通常高達91米,曾測量到一株樹高達112.1米這類樹常長在向陽坡和潮濕海岸帶的山谷中,它們幾乎每天淹沒在從太平洋飄來的溫暖的海霧中。對干由厚實、堅韌、耐火的樹皮包裹著。年輕的幼樹沿整個樹身分櫱樹枝,但是隨著樹齡增長,下層樹枝逐漸脫落,而形成的濃密的上層樹冠,樹冠排斥了幾乎所有投向地面的光線,結果只有在相對疏朗的森林底層,蕨類和而陰植物才能存活,同偶見的紅杉幼樹長在一起。紅杉是一種種子產量很高的植物,但是只有少量種子能順利萌芽,即便萌芽時也得與低光照度相抗爭。在自然狀況下,緩慢的更新率已經足隨著開採速率的增加,用以了取代砍伐老樹的新樹生長不夠快。
紅杉能領受最高之樹的稱號,巨杉則是最大之樹,而且的確是最大的活有機體。巨杉最多可活4000年,壽命僅次於芒松,該樹種可在內華達山的荒漠山區找到,已知有些樹的齡達4900多歲。巨杉可長至95米左右,樹桿直徑5至11米。最大的一株巨杉“謝爾曼將軍”,樹齡約4000歲,重約300萬公斤。除了樹的神秘色彩外,紅杉和巨杉國家公園的森林對包括駝鹿、麋、黑熊、河狸以及白尾鹿和黑尾鹿在內的許多種動物也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