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市博物館
集安市博物館
集安博物館坐落於集安市建設街與雲水路交匯處,是我國乃至世界唯一的以展示高句麗歷史文化為主的專題博物館,整體為八瓣蓮花狀,體現了中國傳統風水學理念和高句麗喜蓮、尚石的特點。
博物館前身為集安縣農業展覽館。1962年博物館與文物保管所合署辦公,1988年5月改名集安市博物館,與集安市文物管理所合署,負責對全市文物保護管理和收藏、研究、宣傳教育工作,是一座以展示高句麗歷史文物的專門性博物館。
2018年9月,被確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總面積644平方米,其中陳列室面積382平方米、文物庫房和辦公室各131平方米。1984年由省文化廳撥款新建文物庫房438平方米。
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10898件/套、珍貴文物269件/套。
據1987年統計,館藏文物共6500件,其中高句麗時代文物5650件原始社會時代文物400件,渤海、遼金時代文物300件,近現代文物150餘件。還有一部分考古發掘資料。其中一級品34件,二級品58件。按質地分有:石器、玉器、陶器、銅器、金器、銀器、鐵器、鎏金器、瓷器、木質器、棉麻織物、錢幣、書畫等。
基本陳列有"集安出土歷史文物陳列","高句麗文化專題陳列",還有位於市區內可供參觀的高句麗遺跡原地陳列
高句麗的遺址景點有:將軍墳,好太王碑,太王陵,禹山貴族墓地(我們當地叫五盔墳),丸都山城(旁邊是洞溝古墓群山城墓區)
將軍墳
位於吉林省集安市東北約4公里的龍山腳下,因其造形頗似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因此被譽為“東方金字塔”,推算為公元四世紀末五世紀初高句麗王朝第二十代王長壽王之陵。整座陵墓呈方壇階梯式,高13.1米。墓頂面積270平方米,墓底面積997平方米,全部用精琢的花崗岩砌成。墳階七層,每層由石條鋪砌而成,每塊條石重達幾噸。第五階有通往墓室的通道,蓋棺石板重50多噸,每面三個護墳石各重10餘噸,其勢宏偉壯觀。
這座方“壇階梯石質”古墓,採用精琢花崗石砌築,共七階,第一階為四層石條鋪砌,其中最大一塊長5.7米,寬1.12米,厚1.10米,重約32噸左右。其餘六級,每階皆由三層石條砌成。整個陵墓呈正方形,底部面積997平方米,頂部面積為270平方米。在陵墓 的第五階正中,有早年打開的閑道,可通墓室。墓室呈方體,邊長5米,高5.5米,四壁用6層石條砌築,墓頂覆蓋一塊巨大而完整的石板,平面達50餘平方米,重約50多噸。墓室內的地面上並排置放著兩個石棺床,棺木及隨葬品早已蕩然無存。墳的上下到處都是巨大石條,光是墳的外緣石條就用了1100多塊。在墳的頂端,四邊的石條上留有排列整齊的圓洞,墓頂的積土中有板瓦、蓮紋瓦當和鐵鏈一類構件,可以看出是亭閣建築的遺跡,這與北方其他民族的喪葬習俗極為吻合。將軍墳後面原有兩至四座陪葬墓,一字等距排列;現僅存一座,建築樣式與主墓相同,規模則小的多,可能是近臣或妃子的墓葬。據考證,將軍墳應是一座高句麗王陵,當在4世紀末到5世紀初建築。高句麗王朝始建於公元前37年,到這時已傳到十九代王好太王和二十代王長壽王。好太王已有陵墓。將軍墳距好太王陵不遠,且墓道朝向太王陵。國內有關專家學者認為,此應是高句麗第二十代王長壽王的陵墓。“將軍墳”之稱是清末當地老百姓叫的,一直流傳至今。昔有《別金相登將軍墳》一詩曰:“將軍墳墓幾干秋,墳外年年江水流。桂酒椒漿傷往事,荒煙蔓草賦閒遊。三輔霸業今何在,百濟名邦早已休。獨有英雄埋骨處,峨峨高峙龍山頭。”
丸都山城
丸都山城位於集安市區2.5公里處,修建在起伏險峻的丸都山上,海拔最高處為676米,是我國地方民主政權高句麗時代最為典型的早、中期山城之一。它既是國內城的軍事守備城,又曾作為高句麗王都使用,在高句麗歷史發展進程中起過重要作用。丸都山城與國內城相互依附,互為都城,形成了世界王都建築史上附合式王都的新模式,為世界古代城史書寫下了壯麗的篇章。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丸都山城是憑藉自然山勢的走向構築城垣,城牆高低起伏。東、西、北三面城垣所在山脊最高海拔676米,外臨陡峭的絕壁,內抱較為平緩的坡地,北高南低,形如簸萁狀,平面呈不規則的四邊形,城周長為6395米,山城東牆、北牆西段、西牆北段保存較好,高處可達4-5米,由20餘層修琢工整的長方形和方形石條構築,結構嚴謹。石材一般長40—90厘米,寬20—50厘米,厚10—30厘米。自下而上,逐層內收,上部築有1米高左右的女牆,女牆內壁下部有一排築洞,相距2米左右。全城有城門6處,南側谷口處有一處瓮門,東北面城牆上各發現兩處門址,南牆西部有一處城門址,西城牆上至今未發現門址。山城內有泉水兩處,一在城西北角,一在城東山腳下。在南城門匯於一處,經瓮門下涵洞注入通溝河。城內有地面遺址3處,蓄水池1處,墓葬37座。宮殿遺址在東側山坡下,南北長96.5米,東西寬80米,進深作三層階地,每層階地設排列有序的礎石,地面上有大量的紅色瓦礫。這種因地制宜的創造具有濃郁民族特色,是高句麗民族建築才華、築城理念的充分展示,高句麗在丸都山城營造方面的奇思妙想,使其成為中世紀都城建築的傑出範例。
好太王碑
集安市區城東4公裡外的禹山腳下、通溝平原上,坐落著一個外形宏偉的大型方壇階梯石室墓——這就是高句麗第19代王“好太王”的陵墓。陵東北200米處,有一座高大、端莊、通體黝黑的石碑,這便是被譽為“東方第一碑”的好太王碑。
據史料記載,好太王碑建於東晉安帝義熙十年(公元414年),迄今已有1590年的歷史。它是用一塊完整巨大的角礫凝灰岩石柱稍加修鑿而成。碑高6.39米,四面幅寬不等,在1.34至2米之間。碑體重約37噸,碑身略呈方柱形,無碑額。整座石碑未藉助任何外力,直接矗立在一塊不規則的花崗岩石板上。
“好太王”名談德,於公元391年18歲時即位,39歲死亡,謚號“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專家研究表明,好太王在位的22年間是高句麗歷史上的空前繁榮發展時期,他憑藉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東討西征,占遼東、驅倭寇,侵漢江、降扶余,使高句麗疆域空前擴大。
好太王碑是長壽王為紀念其父的功業而樹立的。碑的四面刻有碑文,為漢字隸書,方嚴厚重。四面碑文豎行共44行,行間以界格,每行41個字,原有文字1775字。上千年的歲月磨蝕,以及晚清、民國時火焚除苔和不當拓字,使碑體遭到一定程度的損壞,可識之字僅為1600字左右。碑文文意大體明了,惟斷句、考證所涉及歷史、考古諸多問題爭議不少,中外學者因此著書立說,各陳己見。
洞溝古墓群
集安市洞溝河畔,有規模宏大的高句驪民族古墓群,分為石墳和土墳兩類。石墳用石塊堆築而成。位於龍山和大禹山相接處的將軍墳,基部用大花崗條石鋪墊,其上是七級台階,走到第五級階壇中部,過甬道可以直通墓室。呈方形的墓室四壁共用六層條石堆築,頂上用一塊完整巨大的石板覆蓋,室內排列有東西兩座棺木,整個墳墓呈階梯式金字塔,被稱為“東方金字塔”。土墳年代晚些,是用石塊砌成墓室后再以黃土覆蓋,大多數墓室內有壁畫,主要是描繪貴族生活和社會習俗,有舞甬墓,三室墓,盔墳,角抵墓等。盔墳是高句驪晚期王族墓,規模宏大,狀若頭盔,有四盔墳和五盔墳兩座並排的墓室。墓室內置有三具石館床,通道的左右兩壁上各繪有一手握武器的力士,藻井、墓壁,棺床上都以濃重鮮艷的色彩描繪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以及蓮花、火焰等圖案。舞甬墓墓室頂部繪有日、月、鳥、獸、仙人等圖案的穹窿式藻井,畫壁舞圖中有男女七人伴唱,一男四女翩翩起舞,又有一男子面對舞場作同一舞姿,神態自然的歌舞者神態栩栩如生。角抵墓也是五世紀高句驪貴族墓室,室內南邊壁上繪有身強體壯的兩男子在大樹下奮力角抵。二人頭戴巾帽,裸露上身,左腋下各伸出對方的右手,抓住背後的褲腰,旁有一年老者助興,樹枝上一小鳥和樹下蹲伏的野獸注視場內,似是為這場角抵所吸引,維妙維肖的圖案顯得格外詼諧。別具一格的三室墓是五世紀末期高句驪貴族墓。因墓內有三座相通的墓室而得名,呈正方形的墓室壁上粉白無瑕,一室是繪著墓主人家居宴歡、出行、狩獵和攻城等事迹。二室的西壁上是手執刀矛,披甲戴盔的武士侍立,東、南、北三壁上各有一兩壁托梁蹲著的力士。三室里的四壁均是托梁力士圖。
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該館舉辦展覽1次,開展教育活動6次,參觀人數31.5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