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淮陽泥泥狗的結果 展開

淮陽泥泥狗

傳統手工藝品

泥塑(淮陽泥泥狗),河南省淮陽縣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淮陽泥泥狗,又稱“靈(陵)狗”,簡稱“泥泥狗”,是淮陽縣太昊伏羲陵泥玩具的總稱,它用黃泥捏成,風格古樸奇異、古中見拙、拙中蘊古。淮陽泥泥狗產生於伏羲時代,它一開始為人們祭祀的崇拜之物,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藝術品。泥泥狗不全是狗,還有猴子老虎以及各種小鳥造型,按造型的大小和著色的不同,淮陽泥泥狗可以分出人頭狗、九頭鳥、小泥鱉、小中板、娃娃頭、大花貨等幾百個品種。

2009年6月,淮陽泥泥狗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11月11日,泥塑(淮陽泥泥狗)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Ⅶ-47。

歷史淵源


淮陽泥泥狗
淮陽泥泥狗
淮陽泥泥狗又稱“靈(陵)狗”,來源於伏羲女媧“摶土造人”的傳說,其最初是給伏羲人祖守護陵墓的僕役,伏羲太昊陵坐落於淮陽,這裡也被認為是伏羲女媧摶土造人的地方。淮陽泥泥狗作為信仰和祭祀的載體,原始部落的圖騰符號,源自原始居民對大自然及神靈的崇拜,陵狗原初的靈性和驅災辟邪作用正是來源於此。
20世紀50年代,淮陽泥泥狗出現了現代類型的作品,這一類型泥泥狗特點是民間藝人從現實生活中獲取創作靈感,創作主題源於生活,其表現方法仍具有淮陽泥泥狗的鮮明特徵,造型生動,形體誇張、隨意,人物凝重、沉穩,具有現代雕塑感。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類型的作品中,已經出現了“個性化”的特徵,塑造手法、形式構成均失去了傳統民間藝術在特定觀念下的崇神意識和地域群體共識的原則,表現出我行我素的特點。
20世紀的90年代,淮陽泥泥狗開始出國門,先後輸向法國、日本等國。
作為原始宗教和地方民俗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淮陽泥泥狗體現了“求子祈福”的家庭觀和“萬物有靈、驅災辟邪”的世界觀。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神靈”的信奉有了較大的改變,“求子祈福”“驅災辟邪”的傳統觀念慢慢淡化,原始祭祀的形式和意義慢慢消失,淮陽泥泥狗象徵生殖繁衍的圖騰逐漸演變成觀賞性的符號,對美好願望的祈禱也變得更加寬泛和複雜,陽泥泥狗逐漸被開發出新的文化價值,成為一種藝術品。

主要特徵


造型特徵
淮陽泥泥狗的造型粗古拙、怪誕,具有較強的張力,且渾厚、大氣,它沒有過多的細節,沒有銳利的轉折,而是用洗鍊的弧線直接結合,不拖泥帶水,力量感強,其形象也出人意料。淮陽泥泥狗形體上的點線符號,從個體看自由、隨意,從群體看帶有一定的規律性和程式化,從而形成了淮陽“泥泥狗”藝術獨特的地域風格和審美特質。淮陽泥泥狗的造型也比較完整地保留了原始性和傳統性,十二生肖、人祖猴、雙頭獸等傳統造型相對固定,蘊含有陰陽觀和圖騰觀,均有寓意。此外,淮陽泥泥狗上的生殖符號、“十”符號、葫蘆紋、太陽紋等紋飾圖形都是對中國古老文化的傳承和保持。隨著時代發展,為迎合市場熱點,淮陽泥泥狗的造型趨向多樣,開始出現了小豬佩奇、可達鴨等形象。
色彩特徵
淮陽“泥泥狗”與中國其他地區的泥玩具的不同之處是,其不作大面積的彩色渲染,只用黑色鋪底,然後用青(藍)、黃、紅、白四種色彩繪以點線和各種符號。在五種顏色中,紅、青色艷麗,白為明色,黃為中和色(后多用廣告色,加品紅),黑色莊重,人們以黑色的莊重來對比其他顏色的艷麗,具有較強的視覺衝擊效果。淮陽泥泥狗的上色多用點線結合來表現,上色工具為隨處可見的高粱桿,人們用其不斷蘸取顏料進行繪製,顏料多少變化無常,效果也千差萬別。隨著人們審美的多元化,部分泥泥狗的彩色有所增加,如在作品中出現了粉色、馬卡龍色等。

起源傳說


傳說當年伏羲和女媧摶土造人時,用剩下的泥捏成了小雞、小狗灑向人間。而泥泥狗就是為伏羲、女媧看守陵廟的“神狗”。關於泥泥狗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有一年淮陽大旱,人們愁眉苦臉;無心去朝香祭祖,於是,太昊陵變得冷冷清清。忽然有一天夜裡,狂風大作,陰雲密布,一袋煙的功夫便下起了瓢潑大雨,人們都被雷雨驚醒,從門縫和窗戶向外看,只見地里黑乎乎一片,全是‘泥泥狗子’,只見它們在地里來回走動,幹啥哩?仔細一瞧,明白了,原來都在犁地、耙地。第二天天一明,人們跑到地里一看,地全都被犁過了,而且墒氣十足,於是大家歡呼蹦跳,紛紛到太吳陵敬香叩拜。從此,人祖廟的香火旺盛起來。在古時候對“泥泥狗”還有一些較為普遍的說法,就是“能治病”。據說來自山南海北的香客們把“泥泥狗”帶回自己的家鄉,除送給兒孫和親友外,還要把一些泥泥狗扔到井裡,說是喝了井裡的水,可以“清心明目,醫治百病”。要不;咋叫它“靈狗”呢!還有,行路客商,無論走到天涯海角,只要你從“泥泥狗”身上扣下一點點泥土泡茶喝,就可以治水土不服或“思鄉病”。無怪乎來淮陽朝祖進香的海外赤子和港、澳、台同胞臨行前,都極虔誠地從太昊陵帶走一手巾兜黃泥土回去;看來,也是為了一直眷戀祖國的思鄉之情吧。
淮陽泥泥狗
淮陽泥泥狗

名號由來


“泥泥狗”是淮陽太昊陵“人祖會”中出售的泥玩具總稱。疊用兩個泥字,前一個“泥”字為定語,作動詞使用,即用手傳揉,也含親昵之意;后一個“泥”字作名詞,即物體的材質“泥”。當然,這種解釋仍限於顧名思義的概念理解。

工藝特點


“泥泥狗”是用膠泥(類同黃土高原的粘土)捏制而成,全身染黑色作底,然後用大紅、黃、白、綠、桃紅五色點畫出由圓弧曲線、直線和點組成的各種圖案,線條稚拙而生動,色彩絢麗又不失沉穩,有楚漆器文化的格調,又像繩紋、方格紋、古陶器的畫法。它造型古樸渾厚,形狀奇特怪異,似拙實巧,墨底彩繪,艷而不俗。其題材包羅鳥、獸、魚、蟲與人物,可謂無奇不有,個個充滿著一種虛幻的超脫神秘感,散發出濃烈的鄉土氣味和野性的芬芳。泥泥狗都是有孔可吹,聲音悠遠明亮。

製作工序


淮陽泥泥狗取材遠古,造型奇特,設色古樸,手法簡約,要求每一造型都有音孔,可以吹響,其製作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八步:第一步是取土,要取高粘土,俗稱“淤泥”;第二步是晾土,要把高粘土晾乾、碾碎;第三步是和泥,要加水適度,在一個又大又圓的石台上,用木棍、鋼筋棍反覆摻和,直到和成;第四步是捏樣,按照事先預備好的模型,用手一點一點地捏,一般像拳頭那麼大,直到捏成;第五步是插空,即用竹籤插上兩個孔,讓孔在體內交叉,有一個孔可以吹,並且能夠吹響;第六步是晾乾,必須在通風處陰乾,這是比較費時間的一步;第七步是塗黑;第八步是彩繪。

題材作品


淮陽泥泥狗表現的題材較為廣泛,天上的飛禽,地上的走獸無所不有,在其怪異的形體中有九頭鳥、人頭狗、人面魚、猴頭燕、獨角獸、多頭怪、翼魚、翼獸、人面狗、四不象、貓拉猴、草帽老虎、怪獅等類別,還有各種抽象、變形的多種怪獸複合體,共計約200餘種,每種題材都有深刻的內涵。

研究


《山海經》記載
“泥泥狗是伏羲、女媧摶土造人留下的。”“自有太昊陵就有泥泥狗,因為這是紀念伏羲造人育物時開始製作的。”這樣的觀點在淮陽泥泥狗藝人中是共識。我省民俗學者王悅勤說:“淮陽民間泥塑的功利目的在於對人類祖先神太昊伏羲氏的崇祀和祈子巫子活動,每個形象都有其深刻內涵……祭祀活動中的‘陵狗’(泥泥狗),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圖騰群體,與《山海經》諸神形象不謀而合’,二者以不同的藝術形式展現了遠古初民對始祖神癨\和動物及其變異圖騰極端崇拜的心理傾向。”淮陽藝人彭興孝先生在《淮陽泥泥狗藝術考》中說:“我們不能再把伏羲、女媧以及他們在淮陽的事當成言必加‘傳說’二字冠頂才能成立的莫須有人物事情了。泥泥狗與《山海經》的記載相一致,決不是無意的巧合。因為它們不是大致的相合,而是字字句句完全相合,它們肯定是一回事兒。”當地作家董素芝說,關於泥泥狗的藝術形象,《山海經》的文字記載給我們中華民族遠古文化樹起了一個豐碑。
泥泥狗的五色代表了“五行”
淮陽文化專家楊復竣先生認為,泥泥狗的五色其實也來自八卦。五色是本色,是萬物之本色。泥泥狗從底色黑色而起,揭示了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宇宙大千世界萬物生長消息的整體秩序規律。這種渾厚與古樸,來自於飾繪泥泥狗的“五色”,秉承了中國古代傳統的色彩哲學觀念。“人祖會”上,人們用五綵線縫製鞋子和綉品敬獻人祖,或挑起五彩裝飾的花籃盡情舞蹈,祈禱人祖送子降福。其實,用五彩繡鞋祭祀生殖之神,已成為黃河流域民間的古老風俗。我國不少民間工藝、節慶民俗、圖騰崇仰、農祀集會等,都把青、赤、黃、白、黑“五色”作為正色,並賦予了神秘的宗教色彩。
泥泥狗身上的神秘八卦符號
泥泥狗身上的神秘八卦符號,反映出人祖伏羲對天地萬象觀察、歸納和總結的精粹。“伏羲治天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河圖洛書,乃制象而作易。”伏羲八卦卦象由三條虛實相間的線組成,實線“—”謂“陽爻”,即乾;虛線“--”為“陰爻”,即坤。清代蔣廷錫古今圖書集成》中說:“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交感,男女配合,天地常理也。天地不交,則萬物從何而生,女之歸男乃生生相續之道。男女交而後有生息,有生息而後其終無窮,前者有終而後者始,是人之始終也。”“爻”的實質意義隱含著陰陽、虛實、交合、男女之道,天地萬物生息之常理。
淮陽泥泥狗造型分析
淮陽泥泥狗在造型上具有一種張力,渾樸、大氣、且體積感較強,形象出人意料,用筆很有力度。
外簡內繁——淮陽泥泥狗在外形上非常概括洗鍊。外形上沒有瑣碎的轉折,都是由較長的弧線構成它最大的結構。它的形體則是有兩三個較大團塊組成的,整體感很強,因而外形十分明確。它的內形基本是用筆畫出的,十分繁複。多用長直線做骨幹,有小短線兼圓點充實長線周圍,點用得密集豐富。內形還包括了許多生殖符號的文飾圖樣,也十分和諧地溶入其中。
變形誇張、以需為重——雅陽泥泥狗的形象已經打破了一般的正常比例,極具誇張變形,但是這種誇張變形並非是沒有內容的形式遊戲,而是來源於內容和審美的需要。需要表現哪裡就誇張放大哪個部位。例如:頭部是人身體的中樞,為了表現出擁有智慧和能力將頭部放大來顯示這一點。而眼睛在五官中的位置很重要,因為眼睛是傳神的窗欞,沒有眼睛就沒法真正地認識世界,所以又將眼睛誇大。由此可以說淮陽泥泥狗的形象基本是以誇張變形以需要為重的原則來安排的。主要的放大,次要的縮小。例如:人面猴,頭部較大,四肢短小,眼睛畫成圓圈形,顯得相當有深。
穩中求動——淮陽泥泥狗的動態以穩重為主,幾乎沒有過大的動勢,人物的造型基本是正勢。在平穩中傳遞了一種內在的氣勢。好像“穩如泰山”一詞的形容,立地紮根很堅固,不可動搖。這種動態就像能夠長久存在,產生一種時空的永恆感。
方圓結合——方圓結合本身就是具備一種哲理性。淮陽泥泥狗的頭概括成圓形,而身體處理成方形,胳膊做成圓柱形,腳就做成方塊形。大方大圓的結合,特徵尤為明確。淮陽泥泥狗就是用最洗鍊的形傳達最豐富的東西。
直來直去、斬釘截鐵——淮陽泥泥狗用線很有力度,挺拔且直來直去,不拖泥帶水,沒一點做作。用點也十分果敢、鏗鏘有力,斬釘截鐵。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淮陽泥泥狗藝術的存在,實質是一種原始圖騰文化的延續和拓展,它不僅是中華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一種典型、罕見的藝術瑰寶,而且是研究中國本源文化的“活化石”。淮陽泥泥狗真實地記錄了史前人類生殖文化的種種軌跡,折射出民間美術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血緣關係,同時,也向人們證實了民間美術與原始藝術之間同構互滲的史實。
傳承狀況
生產方式落後
淮陽泥泥狗的原料為黃膠泥,使用純手工或模具進行小作坊製作,生產過程非常繁雜,產量有限,人力成本較高。其製作過程為陰乾,導致粗糙易碎,長距離運輸變得較為困難。產品開發缺乏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對購買者的吸引力相對較小收益和成本不成正比,阻礙了淮陽泥泥狗的推廣。
傳承人相對不足
淮陽泥泥狗主要採用老藝人帶徒弟的方式,一對一進行傳承,這種制度一方面限制了生產規模,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技藝失傳的風險。該手工藝製作過程冗長且繁雜、收益水平較低、傳承人得不到相應的重視,且傳統的淮陽泥泥狗手工藝人變換職業或老去,面臨著傳承無人的局面。
傳承人物
許述章,男,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泥塑(淮陽泥泥狗),河南省淮陽縣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淮陽縣文化館獲得“泥塑(淮陽泥泥狗)”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淮陽泥泥狗
淮陽泥泥狗

繼承人

淮陽泥泥狗主要產自淮陽縣城東的十二個村莊內。這一帶南距古宛丘遺址八里,而至太昊陵僅二里。從古城遺址由西往東,向太皇陵集中,這十二個村莊是:金庄、武庄、陳樓、前後下樓、史庄、許樓、段庄、金庄、劉庄五穀台、白王莊。

主要繼承人

泥泥狗協會主席:任國倫
泥泥狗協會會長:任國和
泥泥狗藝術終身成就獎:房國富

任國和

任國和,淮陽人,6歲開始跟隨父親學捏泥泥狗,如今是河南省歷史文化遺產泥泥狗藝術傳承人之一。被譽為“真圖騰,活化石”的泥泥狗,是淮陽縣泥玩具的總稱,系當地獨有的民間藝術品,具有數千年的歷史。廟會期間,附近村民提著裝滿各色泥泥狗的籃子向香客兜售,成了當地農民種地之外的另一個經濟來源。泥泥狗特殊的藝術魅力,有著深厚的民間土壤,越來越受到人文學者、民俗專家和普通遊客的青睞。

協會


淮陽縣民間藝術泥泥狗協會成立於1980年,是以淮陽縣泥泥狗主要傳承人為主要成員,發揚傳承泥泥狗文化而組建,泥泥狗捏制世家任國和任協會會長,淮陽縣城關鎮金庄行政村,村民祖祖輩輩有做泥泥狗的傳統,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下至六歲兒童,上至古稀老人,都能夠捏制泥泥狗。早在明代的陳州縣誌上就有記載,目前全村共有2000多人從事製作,2006年該村被河南省文化廳命名為“河南省特色文化村”。協會的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級金銀獎,並且遠銷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幾個國家。
淮陽泥泥狗
淮陽泥泥狗

獲得榮譽


榮譽表彰
2001年,淮陽泥泥狗在河南省首屆民間藝術節民間工藝美術博覽會”中獲得“金獎”。
2002年,淮陽泥泥狗在金芒果杯・河南省第三屆民間工藝美術博覽會”中獲得“金鼎獎・二等獎”。
2004年,淮陽泥泥狗在“河南省第四屆民間工藝美術博覽會”中獲得“精品獎・金獎”。
重要展覽
2018年2月,淮陽泥泥狗在廣州高劍父紀念館策劃的2018戊戌新春展覽中展出;同年6月,淮陽泥泥狗在“匠·心——河南省傳統工藝保護傳承成果展”中展出。
2020年10月,淮陽泥泥狗在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黃河流域非遺展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