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條詞條名為三都鎮的結果 展開
三都鎮
湖南省資興市三都鎮
三都鎮地處市區東北面,東與興寧鎮相依,西南與東江街道、唐洞街道毗鄰,西與唐洞街道接壤,北與蓼江鎮、回龍山瑤族鄉相連,國土面積68.28平方公里。省屬煤炭大企業湘煤集團資興實業集團公司坐落境內,屬典型的城鎮結合部和工礦貿易區。
民國17年(1928年)2月5日,三都地區蘇維埃政府在三都老街成立,成為資興縣第一個蘇維埃政府。1949年屬郴侯區,1952年稱三都鄉屬二區,1956年設立三都鎮,由中田、鹿鳴、三都、鹿橋、香花鄉並成。1958年10月因實行人民公社化撤銷鎮建制,將三都鎮划入蓼市公社,1959年3月三都隨蓼市公社併入東江市。1961年7月從蓼市析出,成立三都城市公社。1962年11月恢復三都鎮建制。唐建中年間(約782年),划原碑記鄉地域直屬郴州(后屬郴縣),稱“半都”,名為永康鄉。1952年劃歸資興縣管轄屬一區,1956年撤區並鄉成立碑記鄉,1958年10月與舊市、厚玉、城關合併成立東風公社,1961年7月設碑記公社。1984年3月撤社建鄉改為碑記鄉。1998年,三都鎮被列入資興市城區規劃範圍。
商貿城
位於東經113°14′22″~113°22′36″,北緯26°2′~26°6′12″。地處市區東北面,東與興寧鎮相依,西南與東江街道、唐洞街道毗鄰,西與程水鎮接壤,北與蓼江鎮、團結瑤族鄉相連,國土面積68.28平方公里。鎮人民政府駐友誼路,電話區號0735,郵政編碼423404,距市城區8千米。
境內東南山高,西北地勢平坦平地丘崗結合,最高峰為八角星山,海拔882米;最低點三都村劉家組寶源河與流華河交匯處,海拔108米。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陽光充足,無霜期長280天;春夏多雨,秋冬少雨乾旱。平均氣溫18℃至20℃,夏季最高氣溫39℃,冬季最低氣溫零下2℃;年平均降雨量1200至1600毫米,極端最高24小時降雨量達150—200毫米。湘江上遊程水河系支流滑石灘河,發源於碑記塘沖,由東向西貫穿全境流入程江,集雨面積達136.6平方千米,境內河道長25千米。
2012年3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碑記鄉,將碑記鄉的石拱、太坪、碑記、高橋、源塘、松木、龍竹7個村成建制劃歸三都鎮管轄。轄三都社區、南平硐社區、北平硐社區、三都總廠區社區、煤電焦化廠社管中心等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以及
序號 | 名稱 |
1 | 張家灣 |
2 | 上洞 |
3 | 中田 |
4 | 鹿東 |
5 | 辰南 |
6 | 三都 |
7 | 蔬菜 |
8 | 石拱 |
9 | 太坪 |
10 | 碑記 |
11 | 高橋 |
12 | 源塘 |
13 | 松木 |
14 | 龍竹 |
等14個村民委員會,下設68個居民小組和193個村民小組。
總人口中,以漢族、瑤族為主。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戶數3321戶,總人口數12347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戶數3466戶,總人口數10738人,男女性別比率為100.24:100,為鄉鎮男女性別比差最小鄉鎮。1993年,三都鎮通過開展“三優”服務,多年來未出生一例病殘痴獃兒,被聯合國確定為“三優”試點單位。2014年末,總人口4331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4871人,城鎮化率57.4%。另有流動人口2909人。總人口中,男性21857人,佔50.46%;女性21462人,佔49.54%;14歲以下6480人,佔14.96%;15至64歲27506人,佔63.5%;65歲以上9333人,佔21.5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43254人,佔99.85%;少數民族65人,佔0.15%。2014年,人口出生率12.39‰,死亡率4.3‰。人口自然增長率8.09‰,2014年總人口5.45萬人。
2014年,財政總收入3020萬元,比上年增長1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720.8萬元,比上年增長14.8%。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40萬元,增值稅9958萬元,企業所得稅16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293元,比上年增長12%。2011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83萬元,比上年增長10.5%;各項貸款餘額39萬元,比上年增長8.2%。
農業耕地面積2.326萬畝,人均0.54畝,以種植水稻、玉米、蔬菜、西瓜、生薑、油茶等為主。2014年,農業總產值20478萬元,佔國內生產總值34%。生產糧食8755噸,其中水稻6465噸。2014年,種植蔬菜11600畝,產量13400噸。畜牧業以生豬、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3.41萬頭,年存欄0.48萬頭,家禽年飼養13萬羽。
工業以原煤開採、加工冶鍊、機械加工、建築材料為主。1969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後勤部“七四二九”工廠從廣州遷至三都,該廠主要生產汽車配件,結合修理汽車,對三都工業的發展有一定的帶動作用,於1972年遷至郴州七里洞。1971年,資興市耐火材料廠落戶三都,廠區佔地面積3.4萬餘平方米,有職工211人,是郴州市唯一生產耐火材料的廠家。1993年原碑記鄉白種水泥廠投產,以產品優良,價格實惠,暢銷省內外,但因經營不善破產倒閉。2014年,三都鎮工業生產總值27.516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64%。擁有工業企業166家,職工5276人。實現工業增加值6.57億元,比上年增長14%。
礦產資源主要資源是煤炭,據考,早在唐代,三都一帶已有小煤窯開採,北宋年間,開採規模擴大,煤運開封、徐州等地,明朝嘉靖二是二年(1543)《興寧縣誌》載:“北鄉水道,出源者三。一曰寶源水,從半都過神龍橋,又十五里至三都炭廠。”清代,三都所產煤炭,由船運經蓼江、東江,入耒水外銷,至民國25年,三都煙煤由蓼江市碼頭裝船,運往衡陽上火車,日運量達300噸。民國20年10月,中央工業試驗所取樣化驗結果表明,三都一帶煤炭結構黏性強,灰分及硫分均低,屬可作冶金之煙煤。民國25年,廣州國民政府設計委員張景芳一行三人到三都作地質調查,寫下《粵北湘南煤田調查報告》。民國26年(1937年),地質博士譚錫疇一行到三都礦區探測煤炭資源,民國36年6月寫出《湖南資興煙煤地質礦產報告書》,文中估計煤炭儲量為6000萬噸,是年9月,資興礦廠在三都施工,建設井巷,興修鐵路和。1950年,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徐仁教授對三都礦區古生物化石進行考察。是年,中南地質局派劉元鎮到三都勘察,並寫出題為《湖南資興三都煤田》的考察報告。1953年起,三都煤田地質勘探工作進入新發展階段。1954年5月,經國家燃料工業部煤炭管理總局批准,組建勘探隊,為全省最早一支專業勘探隊伍,主要設備有英制“沙利文”手搖鑽機和美製“長年牌”300米鑽機各三台,1957年底,全面完成對三都礦區的地質鑽探、測繪等勘探工作。1958年上半年,碑記鄉開辦高橋煤礦,1960年3月,資興煤礦更名為資興礦務局,由省煤炭局領導,至年底,三都礦區有煤礦6個,職工1.5萬餘人,年產煤127.5萬噸,后經過長時間的煤礦整合,現有寶源煤礦、中田煤礦、石拱煤礦、高橋煤礦,地質煤儲量達34022萬噸,年產煤100萬噸,皆屬煙煤,煤質軟硬適中,塊末具備,為煉焦炭上乘原料,1994年,三都鎮煤礦的優質煤獲“湖南省優質產品”稱號。另外,還有硫鐵礦、方解石、銻等礦產資源。自然災害有洪澇、乾旱、冰雹、冰凍等。最為嚴重的災害有1971年7月的洪澇災害,鐵路、公路、橋樑、護堤全部沖毀,淹沒稻田14000多畝。乾旱最為嚴重的發生在1991年8月,乾旱時間120多天,受旱面積8000多畝。冰凍災害最嚴重的發生在2008年1月至2月,持續時間40天,致使通訊、電力、交通、供水全部中斷,企業停工停廠,直接經濟損失1.5億萬元。
三都市場為日日集,清末民初,隨著三都地區採煤業的興盛,逐步形成工礦市場。民國32年(1943),許家洞至三都的鐵路分段通車,促進了三都市場的繁榮,使之成為資興的批發市場。三都市場的輸入商品有棉布、百貨、食鹽、白糖、牛骨等。出資興以外,永興、桂東等地附近商人俱到三都進貨。民國33年12月日軍犯境后,煤礦倒閉,不少商店關門,市場衰落。民國38年,三都新街、老街工商戶41家,從業人員215人。2014年,全鎮貿易服務業從業人員2439人。
清末、民國初年,三都是縣內紡織集中地帶,以棉花、野生葛藤為原料,生產棉布、夏布、葛布、手巾等,多為家庭手工生產,產品主要自用,余者銷售。1956年,縣染織廠抽調20餘人到三都辦廠,吸收三都、寶源、唐洞3個縫紉社入廠,主要業務是為資興礦務局加工蚊帳、衛生衣等,1961年,成立三都縫紉社。70年代初,興辦縣三都化工廠,1980年起生產塑料涼鞋,但因設備、技術落後,虧損嚴重,於1983年停產。
1981年,三都鎮組建三都建築公司,1988年,有固定資產77萬元,從業人員360人,年建築竣工面積1萬平方米,產值125萬元。2014年末,有商業網點628個,職工2638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8.6億元,比上年增長17%;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4億元。出口總值325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50%。
三都在革命戰爭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民國17年(1928年)1月中旬,湘南起義在宜章拉開序幕後,中國湘南特委即派共產黨員邵傑生和伍業建兩人潛入三都,協助組織資興暴動,很快與三都的地下黨員李源劉、李德民取得聯繫,成立了中共資興支部,2月5日,三都地區蘇維埃政府成立,為縣內第一個蘇維埃政府。國民黨資興縣政府在三都逮捕了共產黨袁作恕之父袁鏡湖,激起了革命群眾的憤慨,2月8日,中共資興地下組織派人與永興赤色警衛團團長尹子韶、黨代表黃克誠取得聯繫,並得到了300人的支持赴三都將袁鏡湖元救出,黃昏,資、永兩縣農民軍800餘人,舉著大刀、梭鏢由三都出發開往縣城,攻城得勝,並釋放關押的革命群眾,處決幾名罪大惡極的土豪劣紳后,主動撤離縣城。3月6日,資興縣蘇維埃政府在三都成立,劉英廷任主席,3月中旬,中共資興縣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在三都召開並在三都成立了工農革命軍資興獨立團,隨後,縣委、縣蘇維埃政府從三都搬遷到縣城辦公,4月,獨立團撤完江西改編為紅四軍十二師三十六團。
三都鎮土地肥沃、資源豐富,主要盛產煙煤。種植方面:主產水稻、紅薯、花生、芝麻、油菜。盛產蔬果,山區林木:主要以杉樹、楠竹、油茶為主,副食以米酒、谷酒、紅薯酒、及燒酒、白露酒、老酒、水酒、糟酒、糊子酒聞名,三都的特產質優量大,不僅滿足了當地百姓的需求,還大量銷往外地,強大的經濟產能不僅促進推動了發展繁榮,也為資興、郴州、湖南乃至全國的進步強盛作出了貢獻。
最為出名的是碑記大辣椒。夏秋之際,碑記鄉一帶的旱土裡長著連片的株高如傘形,座里率相當高的辣椒。其果實有的個大滾圓,肉質豐厚,因形似燈籠稱"燈籠辣椒";有的碩長嘴尖,最長的達30公分,最重的達100克,形似牛角故取名"牛角辣椒"。要是去籽包入肉餡,再放油鍋中炸熟,淋上蔥、味精、醬油、生粉等做的佐料,其色、香、味更佳,往往成為席上的佳品。牛角辣椒味道辛辣,略帶甜味,最適宜炒"油淋辣椒",具有開胃健脾之功效。凡是來資興的客人都會點上這道菜。碑記鄉一帶種植辣椒具有悠久的歷史,在80年代末,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但由於雜交辣椒種的衝擊,而碑記大辣椒品種未提純,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現在種植面積有所減少。
全鎮總人口中主要為漢、瑤族,最關注的是生日、特別是國“一”,最重視的是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大冬節”,要辦的主要為婚酒、壽酒、喪喜酒,其次是建房的“封棟之酒”,初生兒的“滿月酒”,子女考上大學的“升學酒”。過年時拜年的“初一子”、“初二郎”,酒事中的“四敬”“三敬”,四敬為一敬天、二敬地、三敬祖、四敬長輩眾人,三敬多為一敬天、二敬地、三敬對方或一敬祖、二敬高堂長輩、三敬對方,以及根據二十四節氣安排農事等很多有意義的民間民俗非物質文化禮儀。
交通運輸建設較快。1980年建有三都客運站,日發客車144班次,發送旅客達3600餘人次。民國26年(1937年)12月,粵漢鐵路支線—許家洞至三都鐵路籌建動工,翌年因日軍進犯而停工,民國29年(1940年)復工,至30年6月竣工通車,境內長6千米,連接京廣鐵路,擔負著湖南省煤業集團公司的煤、焦外運任務,此外,1953年4月1日,正式運行郴州-三都471/472對開旅客列車,每日一班,彌補了公路客運的不足。現在境內有S322線、S213線、S903線穿過。
郵電通訊設施從無到有,逐步完善。1953年4月,開設三都郵政營業處,為縣內自辦分支機構之始。1959年,三都郵電支局開辦機要業務,設專職機要員1名,負責資興礦務局等單位機要文件的傳遞。1984年實行委辦鄉郵員制度,並開始收寄國際掛號函件。1985年,市郵電局在三都始辦集郵門市部。1998年,市郵電局在三都建立移動通信基站。2002年7月,三都實行投遞制度改革,按區劃、人口密度設立郵政社區服務站,延伸投遞服務,基本實現報刊、信函和小件包裹投遞到戶。2011年,有郵政分局1處,郵政業務總量50萬元;
1961年開通郴州-三都長話電路,1973年,開通三都-郴州單路載波電話電路。1976年,開通三都直達長沙的電話線路。1993年,資興農村電話進入超常規發展狀態,三都支局開通西德產EWSD程式控制交換機3896門。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56萬元。1993年建有三都有線電視站,后改為三都有線電視站;1998年建有碑記有線電視站,現改為資興廣電網路有限公司碑記片區。2011年,有郵政分局1處,郵政業務總量50萬元;電信企業4家,服務網點6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萬門,固定電話用戶5425戶,電話普及率40%;行動電話用戶7432戶,網際網路用戶2642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56萬元。現有有線電視用戶9069戶,入戶率78%。
1951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資興縣支行在三都設立營業所,1953年9月,三都營業所改為資興煤礦分理處。1984年,中國農業銀行資興縣支行在三都設立營業所。1952年10月,中國交通銀行在三都設立辦事處,1954年,中國交通銀行改為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因此,三都辦事處升格為中國人民建設銀行資興縣支行,負責管理煤礦固定資產投資,1966年,資興縣建設銀行撤銷。1953年,縣保險公司在三都設立保險服務站。
2006年建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管道9萬多米,年供水量11.3萬立方米,解決了鎮區3萬多人生活用水。民國26年(1937年),南興煤礦有限公司在三都煤區興建自備電廠,以1台單缸卧式柴油機作動力,安裝1台25千瓦交流發電機發電,工礦區生產照明,年發電量不到100千瓦時,為資興發電用電之始,翌年,因設備損壞停止發電。1956年11月,鯉魚江電廠運行發電,假設鯉三線(鯉魚江電廠至資興煤礦)35千伏輸電線路,在三都興建35千伏變電站1座。1961年,資興電力局在三都建有供電站一座,並架設變電站至縣城專用輸電線路,基本解決了縣城的照明用電問題,有一座裝機750千瓦的水能發電站。1963年,為支援農村抗旱,縣電力部門在三都鎮建辦農村排灌變電站,設主變壓器1台,容量1800千伏安,通過變電站架設低壓線路至鄰近公社、大隊,安裝電動抽水機抗旱。1964年,省水電廳投資,架設1條三都鎮至郴縣高碼公社的農田電灌抗旱線路,並在三都鎮興建1座農用排灌變電站,主幹線22公里,總投資29.5萬元。1965年,省水電廳投資1.3萬元,改造三都鎮至蓼市、七里公社輸電線路。同時,縣供電公司投資4萬元,為三都農用排灌變電站添置1台容量1.8千伏安的主變壓器,使農業用電擴大到北鄉片的所有公社、鎮。2001年,改造35千伏變電站,安裝4000千伏安變壓器和3150千伏安變壓器各1台。
半壠水庫東干水渠由北往南穿境而過,長4.5千米。1988年,境內共有山塘408口,基本塘6口,睡眠516畝,蓄水量37.5萬立方米,灌溉水田面積746畝,小Ⅱ型水庫五座,蓄水200萬立方米,其中樟木壟水庫位於中田村,興建於1959年10月,壩高10.5米,有效蓄水量25.8萬立方米;辰岡水庫位於三都村,興建於1987年10月,壩高6.1米,有效蓄水量14.4萬立方米。現在,境內有五座小Ⅱ型水庫,蓄水200萬立方米,其中工農水庫位於鹿東村,興建於1958年2月,1977年東進行加固加高,壩高19.2米,有效蓄水量80多萬立方米。后經過修繕,樟木壠水庫37萬多立方米,辰岡水庫20多萬立方米。這三座水庫可灌溉4000多畝良田。還有小Ⅰ型水庫二座,源塘村楊爾水庫、松木村牆背塘水庫,蓄水21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7000多畝。加大農田基本設施建設。1999年9月30日,資興市農機局籌資購買全市第一台小型聯合收割機,在三都推廣示範。
1950年,徐三線全程通車,給三都市場帶來了活力,交易場地由老街轉向新街,1956年,在新街和馬路上建墟場,面積為2773平方米。1963年,三都工礦貿易商店業務進一步擴大,在各礦設有門市部8個。1978年,上市人數日益增多,經常因人多阻礙交通,1985年,投資72萬元,在下茅坪興建農貿市場,場內建有水泥頂棚17架、攤位50個、個體營業間84套,建築面積1.53萬平方米,每天趕集人數達1萬人次以上。1988年,集市貿易成交額1123.4萬元。
三都鎮流花灣古民居
宋朝嘉熙二年(1238),資興人袁文敷動員族眾捐資助學,在三都創立辰岡書院,為全縣最早的書院。1957年,在三都新建第二初級中學。1983年,實行中等教育結構改革,先後撤銷縣屬第五中學,講縣屬第三中學下放到三都鎮,並改稱三都鎮中學。2014年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573人,專任教師44人;小學10所,在校學生2540人,專任教師19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4所,在校學生789人,專任教師14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2014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60萬元,比上年17%,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收入比例為18%,比上年增長5%。
2014年末,有文化站、有線廣播電視站各2處,電視台(湘煤集團資興實業公司所屬)1處;有村、社區文化活動室17個,農家書屋17個,藏書10萬餘冊;有文化經營戶26家,民間龍獅隊4個,腰鼓隊4個,坐唱班子2個,業餘文藝演出隊6個。有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業餘文學創作隊伍60餘人,文藝骨幹500餘人,非物質文化傳承1人,省級文化保護單位1處。
2014年末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21個,門診部門(所)21個,有床位260張,每萬人擁有病床0.02張;固定資產總值5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15人。其中執業醫師65人,執業助理醫師26人,註冊護士87人,鄉村衛生員24人,2014年醫療機構(門診部、室)完成診療12萬人次。全鎮14個行政村和5個社區居委會全部參加新型農村醫療保險,參保率100%。2014年末,有學校體育場5個,鎮、村級籃球場13個。有8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0.5%。
1999年,啟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首批低保人數為2178人,當時是由於礦務局破產改制,國有企業被買斷,企業工人成為社會人員,所以低保人數較多,隨著逐年退休,低保人數逐漸減少。2014年,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668戶1123人,支出105.87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平78.56元。醫療救助124人,支出31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965戶981人,支出72萬元,月人平61.20元,比上年增長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6.56萬元,比上年增長12%;社會福利費65萬元,比上年增長7%;有敬老院2家,床位80張,收養五保老人80人。全鎮14個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3802人,參保率達100%。
流華灣位於三都鎮三都村境內,是資興市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湘南古民居群,約400餘間房子,佔地面積約3萬餘平方米(45畝),初建於明代,距今約600年歷史,整體建築坐北朝南,地勢東高西低,從東到西一字排列,間距相配,門前荷塘飄香,小河潺潺,古樹參天,村民淳樸,浣衣洗菜,當真“世外桃源”。流華灣古民居內有3個村民小組,現有住戶100餘戶,400餘人。村民大多姓袁,據說是唐朝征南大將軍袁學淵的後裔。相傳流華灣原本名叫劉家灣,屬劉姓所有,是流華灣村開山老祖袁明選買下劉姓地產後,按寓意諧音改稱為“流華灣”的,取其“源遠流長、永放光華”之意。流華灣人傑地靈,出過12個秀才、5個進士。老廳屋大門首現在還懸掛著一塊“進士”牌匾,牌匾上用鎦金行書字體刻著“道光乙已年恩賜進士袁振文”字樣。流華灣除了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保存完整的湘南古民居群,還是中國資興紅色革命的搖籃。民國17年(1928)3月13—16日,中共資興縣蘇維埃政府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在流華灣(中共黨員袁才奇祖宅)召開,會上作出了開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裝和發展黨的基層組織等決議。流華灣當時積極參加革命,其中有40多位青壯年參加湖南暴動,並奔赴井崗山。2014年,資興市委市政府著手打造以流華灣古民居為中心的流華灣休閑旅遊觀光體驗區,是資興休閑旅遊觀光體驗的主要承接地,是東江湖旅遊重要的延伸地,也是連接回龍山與東江湖的重要節點。2015年7月4日,三都鎮舉辦了中國東江湖首屆荷花節,節會取得圓滿成功,吸引了數萬遊客慕名而來。
境內上洞村麻吊組有資興市樹冠最高的野生楓香古樹,胸徑1.4米,樹高36米,冠幅530平方米,樹齡200年。
“九個半嶺下”說的是資興辰岡嶺下的九個半自然村,它們分別是黃昌嶺、三元、石頭丘、龍形嘴、流輝堂、中沙洲、下包家沖、恆春堂、西山嶺下、隔背,其中隔背最小,只有半個,因此一共就是九個半。這九個半自然村儘管各有名稱,但因為同屬於一個袁氏祖先,而且相隔很近,都依傍在辰崗嶺腳下,因此當地人統稱為“九個半嶺下”。
“九個半嶺下”隸屬於三都鎮辰南村,辰南村村民大部分是袁氏族人,袁氏家族在辰南建村始於宋代,而黃昌嶺是從對面的木瓜塘自然村開枝過來的,具體年代家譜上沒有記載。村裡參與修家譜的老人袁斗生介紹,黃昌嶺在建村之前及建村初有個老名字——寺山沖,至於後來為什麼改名叫黃昌嶺,應該是取吉祥之意吧!至於石頭丘這個村名,村民則口口相傳,是因為當初建廳屋時,神龕下突然冒出一塊大石頭而得名的。儘管這些村的具體建村年代不詳,但有一點村民都非常肯定,那就是“九個半嶺下”的其他八個半自然村都是從黃昌嶺這個村開發出去的,因此,黃昌嶺是“九個半嶺下”的發源地。據統計,黃昌嶺現有一座祖廳屋,6間橫廳屋,105間古民居,八縱兩橫,連成一排,青磚黛瓦、渾然一體。走進祖廳屋,只見三進兩天井的古廳屋高大氣派,因為剛剛修繕過,裡面乾淨整潔,兩邊的木窗上雕刻著八仙圖案,以及龍鳳蝙蝠等瑞獸,大廳的木柱、門窗、橫樑等都重新刷了油漆,破損的地方按照原有的模樣修補好,因此讓人少了一份亟需保護的擔憂。最令村民引以自豪的是天井裡那塊厚大的青石板,上面雕著三個圓形的圖案,正中間稍大的圖案里雕著魚和龍,兩邊各雕著龍,寓意鯉魚跳龍門和雙龍搶珠,寄託了先人期盼村裡多出人才的願望。隨著人口的增加,如今的三元、隔背及黃昌嶺三個自然村已經連在了一起,曾經相隔的池塘、田土上建上了房子,因此幾乎看不出這幾個自然村的分界了。而且,西山嶺下這個自然村早在解放前就逐漸敗落,現在已經消失了,因此九個半其實是八個半了。
辰岡嶺位於辰南村,形如覆鍾,山不高,海拔約兩三百米,因嶺上有一座古書院——辰岡書院而聞名古今。據《辰岡書堂之記》的碑文記載,辰岡書院始建於南宋咸淳十年(1274),為袁氏先祖袁文敷“率子弟等擇辰岡勝地以館”,岡腰建有辰岡書院(咸豐七年被合為程水書院),據說清代以前,到科試年,只要岡上響起擂鼓一樣的聲音,就一定有人考中。明末清初,為資興境內一景,稱為“辰岡征應”。袁氏是資興的大姓,袁氏先祖自北宋初遷徙至辰岡嶺山腳下,逐漸在辰岡嶺周邊發展壯大,至今圍繞著辰岡嶺,有10來個袁氏家族的古自然村,其中木瓜塘自然村是袁氏家族較早定居之地,被當地人稱為“金雞之地”據《袁氏族譜》中《學淵公墓誌》一文記載,袁氏始祖為五代後唐進士、毅勇大將軍袁學淵,他本是江南和州烏江縣汝南人(今屬安徽和縣),後唐庄宗三年進士,授長沙府長史,後唐明宗元年升郴陽太守,因年代動亂,后辭官遷徙至興寧(今資興)之程江里,其長子袁瓊(曾任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學士)告老敕居辰岡嶺腳下,即今三都辰南村石背組一帶。
先後多次被評為“資興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推進新型工業化先進鎮鎮”、“財稅工作先進鎮鎮”、“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單位”、“為民辦實事先進單位”、“抗洪救災先進鎮鎮”、“先進計生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