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嘯伯

京劇老生

奚嘯伯,男,字承桓,滿族,1910年出生於北京,京劇老生。

1936年出演《群英會》,由此聲名漸起。代表作有《范進中舉》《白帝城》《寶蓮燈》《法門寺》等。

1977年12月10日病逝。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21年農曆辛酉年被言菊朋收為徒。
1929年正式下海,改乳名“小白”為“嘯伯”。
青年時代常出入北京票房,唱老生,宗譚派。
奚嘯伯年輕時
奚嘯伯年輕時

演藝經歷

21歲正式搭班演出,先後輔佐楊小樓、尚和玉尚小雲
22歲在天津先搭尚和玉所組的玉成班唱二牌老生,成為專業演員。
1933年後又搭楊小樓、尚和玉、馬德成、新艷秋、小翠花、章遏雲李香勻、雪艷琴、金友琴、胡碧蘭等班社唱二路老生。同年年應尚小雲之約與其
奚嘯伯在《上天台》中飾劉秀
奚嘯伯在《上天台》中飾劉秀
合作《御碑亭》,與程硯秋合作《法門寺》,與荀慧生合作《胭脂虎》。
1935年梅蘭芳提攜進入“承華社”,應梅蘭芳之約以二牌老生身份去武漢、香港與梅蘭芳同台演出《寶蓮燈》《三娘教子》《打漁殺家》等劇。同年始自行組班任領銜演員,在春和戲院露演。
1936年與梅蘭芳合作演出的劇目有《探母回令》《汾河灣》《王寶釧》《三娘教子》《法門寺》《龍鳳呈祥》等。同年茶商李伯芝家堂會,代余叔岩在《群英會》中扮演魯肅,由此聲名漸起,與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並稱為“四大鬚生”。
1937年自組忠信社,並拜李洪春為帶道師,當時合作演出的有李洪春、李德彬、傅德威、趙德鈺等人,后又邀侯玉蘭、高盛麟裘盛戎等加盟。
1940年到上海演出,報紙稱“奚嘯伯吐字是遒而不濁,行腔是新而不俗,戲路是大而不伏,作風是勁而不火,集諸子百家大成,而樹一幟”。
1949年4月農曆己丑年參加天津軍事管制委員會文教部文藝處召開梨園界座談會。
1956年9月1日至4日參加北京市京劇界為成立“北京市京劇工作者聯合會”舉行的義演。
1962年赴滬演出。
1963年赴武漢演出。

個人生活


健康狀況

1977年12月10日病逝。

社會經歷


任職經歷

歷任北京市京劇四團團長、石家莊地區京劇團副團長。
奚嘯伯劇照
奚嘯伯劇照

人物評價


奚嘯伯在《珠簾寨》中飾李克用
奚嘯伯在《珠簾寨》中飾李克用
奚嘯伯藝術風格的重點是“唱”,他用畢生心血積累了一整套“唱”的系統法則,如“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錯骨不離骨”、“唱胡琴、讓胡琴”、“趕板奪字”、“唱戲唱氣口”等等,可以說,他的“唱”是法度嚴謹、有系統、有規則的一套學問。他在轍口的運用上,也下了極深的苦功,“衣齊”轍是老生演唱的一個難點,他經過努力,對“衣齊”轍發音的運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後來“衣齊”轍幾乎成了他專擅的轍口。他嗓音音量並不大,但清晰悅耳,韻味醇厚,著名戲曲音韻學家徐慕雲先生形容奚嘯伯的演唱有“洞簫之美”。
奚嘯伯對字的四聲音韻,吞吐收放,能準確、適度地進行藝術處理,對於“吐字”的“噴”、“擦”、“彈”、“切”各有法度,既細緻又講究。所以他的念白不僅清楚明晰,字字入耳,而且鏗鏘成節、入情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