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地下有細長根狀莖,匍匐平卧,白色有節。初春僅有基生葉,莖不明顯,初夏地上莖增高,基部綠帶紫紅色,光滑無毛。
脾草
單葉互生,近於無柄,葉片倒卵形或橢圓至披針形,長7-10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尖、漸尖或鈍,基部漸窄下延,邊緣羽狀淺裂或有極疏粗齒,並有糙毛,近頂端葉漸小且全緣。秋末開花,
頭狀花序,著生於分枝頂端,直徑約2.5厘米,總苞半球形,長4-5毫米,寬約1厘米,苞片2-3列,近等大,略帶紫色,邊花舌狀,一層,舌片長8-10毫米,寬1.5-2毫米,淡藍紫色,中部花管狀,長約3.5毫米,黃色,被密毛。瘦果扁平倒卵狀,冠毛較少,長0.1-0.3毫米,弱而易脫落。
野生於低山區,水溝邊、河邊濕地、田坎處、山坡、水庫旁等,亦可於埔園人工栽培。分佈南方各省區。為南方常見植物。夏、秋採收。
脾草
脾草昧甘,微澀央苦辛,氣味微香,性微溫,無毒。內服有健脾去積、消風止瀉之效能,入脾經。民間常用於主治消化不良、食積泄瀉、小兒疳積泄瀉、食后善飢、胃風上腹作痛、
胃虛寒之胃痛、肝炎及婦女月經不凋等,筆者曾用此葯治療多例虛、寒性之胃部疾患,均獲良效。
參考配方
1.預防流行性感冒:
馬蘭10克,
紫金牛12克,大青木根、梔子根、金銀藤各15克,水煎服,每日1-2次,每日一劑,小兒減量。流行期間連服3-5日。
2.流行性腮腺炎:馬蘭根60克,(鮮品9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一劑。
脾草
3.急性傳染性肝炎:馬蘭、
連錢草、白茅根、
茵陳各1斤,研末煉蜜為丸,每丸5克,每服5丸,每日3次。
4.外傷出血:鮮馬蘭適量,搗爛敷患處。
5.胃、
十二指腸潰瘍:馬蘭干全草30克,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日服1次,20天為一療程。
6.惡性瘧:馬蘭根1條,野煙苗1支,桃樹葉尖、柳樹葉尖、花椒葉嫩尖各7個,共搗絨,兌淘米水服半小碗。
7.婦女血崩:馬蘭根60克,熬
甜酒吃。如吐血,則取鮮草搗汁,加
米湯少許,溫水沖服。
8.打蛔蟲:馬蘭25克,
血餘炭10克,共研末,再用麥面60克,紅糖30克,搗成泥餅,把葯末和在餅內,用菜油煎酥黃,按年齡服。1歲3克,2歲6克,3歲9克,3歲以上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