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拉木縣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轄縣
聶拉木——漢語意為“地獄之路”。元朝時,屬中國的行政區域受中央管轄。
德佑二年(1276年),為阿里的一個行政區。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正式受烏思藏地方政府管轄。
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政府廢除西藏藏王制,建立地方噶廈政府,設立聶拉木宗,屬阿里轄區。
1959年,西藏工委決定,取消舊政府。
1960年,正式建縣,劃歸日喀則地區管轄。
2014年6月26日,日喀則撤地設市,聶拉木縣屬於日喀則市。
聶拉木縣風貌
聶拉木縣地處喜馬拉雅山區,由南至北可分為5個地貌類型區:喜馬拉雅山南麓高山峽谷區;喜馬拉雅高山區佩柘錯高原湖盆區;瑣斷陷谷區;拉軌崗日高山區。屬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有雪布崗和希峰兩個核心保護區。最低點為中尼邊境54號界樁,海拔僅為1433米;最高點為海拔8012米的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馬峰。
聶拉木縣以喜馬拉雅山脈主脊線為界,可分為南北兩大氣候類型區。南區以樟木鎮為主的氣候特徵是:氣溫高,雨量大,年均氣溫在10—20°C之間,降水量為2000—2500毫米,無霜期250天左右。北區的氣候是:高寒,乾旱少雨,年均氣溫為3.50C,縣城至亞來鄉降水量為1100毫米。通拉山以北4鄉降水量為200毫米至300毫米,北區無霜期113天。
聶拉木縣主要河流有波曲河、朋曲河。縣內主要支流有門曲河、藏拉河。波曲河環繞縣城流經樟木至尼泊爾匯入印度洋。
聶拉木縣境內分佈著眾多的河流和冰川、湖泊,水利資源豐富,主要河流有波曲河和朋曲河,朋曲河流經北部的部分鄉,由西向東流入定日縣境內,水域面積103萬畝。
聶拉木縣境內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其中藥用植物繁多,主要盛產蟲草、貝母、當歸、雪蓮等130餘種名貴藥材。
截止2008年,聶拉木縣有黃金、寶石、鉛、煤等礦產資源。
截止2013年,聶拉木縣轄2個鎮、5個鄉。
鎮 | 聶拉木鎮 | 樟木鎮 | |||
鄉 | 亞來鄉 | 瑣作鄉 | 乃龍鄉 | 門布鄉 | 波絨鄉 |
截止2005年底,聶拉木縣近2300戶、1.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2萬人,藏族人口1.3萬人,夏爾巴人(不在中國56個民族之列)900餘名。
2021年,日喀則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聶拉木縣人口為17009人。
2005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7810萬元,人均生產總值達11657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27708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711元。
聶拉木縣屬農牧林綜合縣。全縣耕地面積1.8萬畝,林地面積12.69萬畝,草場面積733.14萬畝。2005年,糧油總產652.6萬公斤,年末牲畜存欄數19.28萬頭(只、匹),肉類總產134.85萬公斤,奶類總產量167.65公斤。初步形成了活羊出口、土豆出口、大棚蔬菜等外向型、城郊型、市場型特色農牧業。
截止2005年底,全縣共有鄉鎮企業10家,從業人員762人,固定資產2027萬元,鄉鎮企業總產3400萬元。
2005年底,有各類個體工商戶753戶,從業人員1274人;多種經營收入完成2105萬元。2005年,完成招商引資3419萬元。
聶拉木縣交通比較便利,被稱為“旅遊黃金線”的中尼公路(國道31
8線)縱貫全縣3鄉2鎮,是全縣和全區一條重要的經濟動脈。全縣基本形成了縣村三級公路網。座落在樟木鎮的聶拉木口岸是區內唯一的國家級路對外通商口岸,距聶拉木縣城僅30公里。縣城駐地聶拉木鎮充堆村距日喀則市443公里,距拉薩市780公里,距尼泊爾首都140公里。
截止2013年,聶拉木縣縣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98%,完成全縣44個行政村的農家書屋,17座寺廟書屋和1個部隊書屋建設,17座寺廟“舍舍通”已完成全覆蓋。為邊遠農牧民群眾放映影片1120場次,觀眾人數達7萬餘人次。
2013年,聶拉木縣足額兌現各類民生資金,共發放草原生態補償機制獎勵資金1249.92萬元、邊民生活補助852.6萬元、生態公益林補償金371.87萬元、農村醫療救助資金96.21萬元;發放農村低保230.73萬元、城鎮低保152.48萬元。
截止2010年,聶拉木縣有各級各類學校8所。2013年,聶拉木縣投資完成了110萬元的亞來鄉教工宿舍工程和180萬元的波絨鄉中心小學附屬幼兒園工程。初中入學率達到97.6%,鞏固率98.5%。
截止2013年,聶拉木縣有各類醫療機構3個,醫務人員63名,床位30多張。各鄉有衛生所,各村有衛生員,基本形成了三級醫療衛生網路。農牧民合作醫療工作進展順利,聶拉木縣參合人數達15959人。基層醫療條件不斷改善,開展白內障手術51例,康復51例,篩查出唇裂患兒1名,篩查先天心臟病患兒1697人。為2513名農牧民群眾和108名僧尼免費進行了健康檢查,並建立檔案。
2013年,聶拉木縣共落實扶貧項目22個,總投資達到1451萬元,資金到位率達到100%。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實施完成總投資1042萬元的人居環境政治工程;完成總投資476萬元的邊境地區自然村新建村級活動場所17座。並在聶拉木鎮和樟木鎮開展了合作組織扶持資金及收益分配規範化管理試點工作,全縣合作組織逐步向規範化邁進,全年共實施合作組織項目14個,投入使用12個。
洛子峰
洛子峰海拔8516米,為世界第四高峰。地處珠穆朗瑪峰以南3公里處,他們之間隔著一條山坳,即通常所說的"南坳"。以山峰的北山脊與東南山脊為界,其東側在中國西藏自治區境內,其西側屬尼泊爾王國。
佩枯措
希夏邦馬峰
希夏邦馬峰海拔8012米,在世界上14座8000米級高峰中排名十四,也是唯一的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的8000米級山峰。這裡是喜瑪拉雅山脈現代冰川作用的中心之一,整個枯崗日山脈冰川和面積達6000平方公里的永久積雪,大多分佈在希夏邦馬峰周圍。
中尼友誼橋
中尼友誼橋在聶拉木縣樟木口岸附近中尼界河上,海拔1800米,1964年建成,是一座橫貫東西的鋼筋混凝土大橋,連接羊八井至加德滿都的中尼公路。橋寬8米左右,長45米。橋身兩側築有低矮欄桿,在奔騰河水和密林掩映下,更覺玲瓏美麗,莊重大方。
樟木口岸
樟木口岸距離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只有90多公里,因而許多境外遊客把這裡作為他們入藏或出藏的大門。樟木境內有世界第14高峰希夏邦馬峰,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奇特的冰川和幾十個大小湖泊,還有許多名勝古迹可供觀光旅遊。
潘傑林寺
潘傑林寺位於縣內江林村中尼公路旁,此地主要以米拉日巴修行洞“聶拉木主巴普”著稱。洞內有奇特的大岩石和岩石柱,傳說是米拉日巴在此修行前與弟子熱窮巴神變的結果。潘傑林寺1675年由第五世達賴喇嘛創建。1984年縣政府投資20萬元又重新修建,寺廟大殿一層樓面積8個柱子,大殿門左側為米拉日巴修行洞,封閉式的修行洞與整體寺廟建築形成了統一的合體,潘傑林寺1959年前屬拉薩市色拉寺敏扎倉管轄,寺內編製喇嘛為40名。縣內江林村和曲鄉村69道班附近分別有當年米拉日巴的修行洞。
次仁曲珍
次仁曲珍,女,藏族,1910年出生,聶拉木縣樟木鎮人。從1965年起,連續46年,每日堅持在家中升國旗。她以這種最純樸、最樸素的的方式表達了對黨、對國家的堅定信念和無比忠誠。2008年次仁曲珍老阿媽被評為“自治區第一屆愛國守法道德模範”;2010年,被日喀則地區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首屆感動日喀則十大人物(集體)”之一。
貢布
貢布,男,藏族,中共黨員,西藏聶拉木人,登山運動員、運動健將。195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9年被選入中國登山隊。曾當選為自治區革委會常委,中共西藏自治區第一屆代表大會代表,西藏自治區政協第四、五、六屆委員、常委,西藏自治區政協文化、體育、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西藏體育總會主席,全國人大第三、四屆代表大會代表,西藏對外友好協會委員,西藏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會長,西藏珠峰自然保護協會委員。1960年,貢布實現了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