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

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

該院設有音樂、美術、戲劇、文學1943年末,音樂與戲劇兩個部合併為戲音部。

目錄

內容


中國抗日戰爭初期在陝甘寧邊區創建的一所綜合性藝術學校的一部分。該院由毛澤東、周恩來、林伯渠等倡議,於1938年5月1日在延安成立,故有“延安魯藝”之稱。毛澤東為它制定校訓:“團結、緊張、刻苦、虛心”,並題詞“抗日的現實主義、革命的浪漫主義”。吳玉章任院長,沙可夫、趙毅敏、周揚等先後任副院長。“延安魯藝”彙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作家、藝術家和有志於文藝事業的革命青年,成為他們學習、研究、實踐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和貫徹中國共產黨的文藝方針的一個重要基地。該院設有音樂、美術、戲劇、文學4系和研究室、實驗劇團等。1941年6月改為音樂、美術、戲劇、文學4個部。1943年末,音樂與戲劇兩個部合併為戲音部。
“魯藝”音樂系的系主任先後由呂驥、冼星海擔任。先後在該系擔任教學工作的有向隅、唐榮枚、杜矢甲、李煥之鄭律成瞿維、寄明、潘奇、李麗蓮、任虹、李元慶、張貞黻等。馬可、麥新、賀綠汀、何士德、孟波等也曾先後在該系工作或任教。為適應戰爭環境的需要,該系採用短期培訓的方式。自1938~1945年共辦學5期,第1、2期為3個月,第3期為1年半,第4期為2年,第5期因參加整風運動一直延續到抗戰勝利。教學實施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特別是在毛澤東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和開展文藝整風后,更強調課堂教學與深入群眾、學習民族民間音樂與參加生產勞動、創作演出與開展群眾音樂活動相結合,逐步積累了適應於戰爭環境和革命根據地條件的專業音樂教育方式和經驗。從建系后,培養了大批音樂人才,陸續輸送到各抗日根據地,其中主要有安波、李凌、梁寒光、李鷹航、'"class=link>時樂、盧肅、王莘、張魯、劉熾、陳紫、庄映、莎萊、關鶴童、李群、黃准、張棣昌等。許多著名的音樂作品,如大合唱《黃河》、秧歌劇《兄妹開荒》、新歌劇《白毛女》等都由該系師生創作演出。此外,1939年3月以該系師生為主成立的民歌研究會(后更名中國民間音樂研究會)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間音樂資料,如陝北民歌、秦腔音樂、音樂等;並寫出一批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的論文。該系師生還負責編輯當時《歌曲月刊》、《歌曲旬刊》和《民族音樂》等。
1939年後,在華北、華中、華東等抗日民主根據地,也相繼建立地區性的魯迅文藝學院、魯藝分院或其他名稱的藝術教育單位。這些院校中都有音樂專業的設置,其中影響較大的是晉察冀邊區華北聯合大學文藝部和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
抗日戰爭勝利后,延安魯藝音樂系隨學院轉赴東北,先在哈爾濱改稱為東北大學魯迅文藝學院音樂系,不久又根據革命戰爭形勢的需要,先後改建為魯迅文藝工作團、魯藝音樂工作團、東北魯迅文藝學院音樂部等機構。1949年秋,呂驥、李煥之、李元慶等帶領部分師生合併入中央音樂學院;馬可等人合併入中央戲劇學院歌劇系;留在瀋陽的東北魯藝音樂部於1953年改建為東北音樂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