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三皇廟的結果 展開
三皇廟
山西孝義市三皇廟
孝義徠市三皇廟,亦稱聖祖廟,位於孝義市城西賈家莊村中。現存建築最早為元代遺構。元、明、清和民國年間曾不同程度進行過擴建和修葺。
三皇廟[山西孝義市三皇廟]
該廟南北寬59米,東西長84米,兩進院布局。遒勁有力的“三皇廟”鑲嵌在山門的門額上。中軸線建有樂樓、三皇殿。頭院空闊,北角設磚券山門,二進院北角設掖門為一、二進院出入通道。兩進院落自然地平落差較大,故掖門前設踏步緩解。三皇殿坐西向東,面闊三間,進深四架椽,梁架為三椽,前壓搭牽用三柱,單檐硬山頂前廊式。三皇殿內仍保存元代結構。三皇殿門上方掛有匾額,書寫“三皇廟”為明萬曆十年十月四川按察使梁明翰贈。殿內正面供奉太吳伏羲、神農炎帝、軒轅黃帝,兩側配祀古代十大名醫,山牆繪有“行醫圖”壁畫,壁畫色彩明艷,線條清晰。大殿對面樂樓坐東向西,面闊三間,進深五架椽,單檐卷棚頂。前後台隔架和頂棚全為彩畫木式組成,台口四周有木、磚、石雕刻清代遺構。台口上方高懸民國八年所刻匾額一塊,上書“海市蜃樓”,由晚清書法名家秦龍光所書。樂樓藻井彩繪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神彩各異,栩栩如生。前後台間,鑲嵌大塊玻璃為整座戲台增光添彩,時有“玻璃戲台”的美譽,曾形成邑內外“為看戲台而看戲”的時尚。
三皇廟坐西向東,山門、樂樓、正殿依次排列在由東向西步步登高的中軸線上。頭院空闊,北角設磚券門洞,平頂,進深一間,門頂嵌石上橫刻“三皇廟”三個字。二進院北角設掖門,正面拱券式,木構屋架,單檐懸山頂式,正面磚雕徠垂蓮柱,為一、二進院出入通道。兩進院落自然地平落差較大,故於掖門前設踏步緩解。
三皇廟
殿內現存有完整的五塊石碑:清乾隆七年《重修三皇廟建兩廊神祀碑》,清乾隆五十八年《增修財神牛馬神祀碑》,大清道光九年端陽《增修三皇廟並金妝聖像碑》,大清道光九年孟夏《重修三皇廟碑》,中華民國十年《重修三皇廟新建文昌奎星樓並改修樂樓碑》,均立於三皇殿廊下。
三皇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架椽,單檐硬山頂,前廊式結構。殿明間柱間辟板門,次間設直欞窗。板門為錛戧而成,門扇背面有明顯的錛紋。門設有門釘(直徑10厘米)三路、五枚,且於門撥斜上方各設一枚,共32枚,現存28枚。梁架為三椽伏前壓搭牽用三柱,三椽伏之上前部立蜀柱設斗拱承平梁,蜀柱施合踏穩固,後部不立蜀柱設駝峰托斗拱承平梁。平梁之上於中部設蜀柱、丁華抹頦拱及叉手共同承托脊部,蜀柱施合踏穩固。搭牽前端與鋪作相交出耍頭,搭牽之尾與金柱鋪作相交出耍頭。轉角鋪作為單下昂四鋪作計心造,里轉單抄偷心造,其下昂為真昂造,里轉設45度出跳拱,外轉45度出跳拱為後代修葺時包於牆內,許被鋸掉,懸山頂木結構建築角鋪作施以45度鋪作的實例恐始於元代,且山西境內中部、呂梁地區為多,是這一地區元、明建築慣用手法。三椽伏及平梁均自然彎材。前廊及后檐柱之上施以大額枋。其廊柱移柱造,即明間廊柱向次間廊柱移半間,形成明間開闊,增大了明間使用功能。這一特點是山西元代小型木結構常規做法,在山西境內各區域均可見到,如汾陽市北榆苑村五嶽廟,高平聖姑廟等。殿之廊柱施以自然彎材,這些均體現了元代建築的特徵,同時反映了元代民間建築理念。整體構架自然、粗糙、簡潔、合理。
正殿兩側的耳殿北為馬王閣,南為財福殿,均為磚木結構,硬山頂式。
正殿對面是坐西向東的賽神戲樓,面闊三間,進深五架椽,單檐卷棚頂,清代遺構。戲樓屬磚、瓦、石、木結構,前後台隔梁和頂棚全為彩畫木式組成。台口四周有木、磚、石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