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張順義的結果 展開

張順義

張順義

張順義,男,筆名超然,出生於1965-05-29(農曆四月廿九) ,中國當代油彩中國畫創始人,現任中國策劃學會繪畫藝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北京頤和畫院院長,世界名家書畫院副院長。被中國藝術科學院、中國書畫研究院、北京創作中心聘任為北京創作中心主任。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

油彩中國畫家張順義簡介


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
他自幼酷愛繪畫藝術,追求個性,銳意創新。在祖輩、父輩畫師的熏陶下獲得藝術真傳。早年考入延邊師大美術系,進行科班深造。畢業后不久,即來到首都北京,遍訪藝術大師和書畫名家,虛心求教,博採眾長,受益頗深。通過長期大膽的繪畫實踐和別出心裁的苦苦探索,他依照中國畫的傳統風格與風韻,又結合西洋油畫的現代技法與色彩,終於創造出了中國繪畫界獨樹一幟的油彩中國畫。其作品技法奇特,效果逼真,層次分明,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
1998年,其作品榮獲中國美術家藝術精品展金獎,本人榮獲跨世紀藝術名人稱號。2001年參加文化部主辦的美術展,其作品榮獲入選獎。申奧成功后,他向奧委會捐贈了本人創作的60米長卷《熬東山河圖》,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奧委會領導的高度讚賞。代表作品《萬里長城》、《奔騰流金的黃河》、《傲雪迎春白樺林》等先後被慈善總會、釣魚台等重要場所及新華社中國記協等單位收藏,並曾被全國多家電視台、報紙、期刊等新聞媒體進行報道。
作品《江山》、《和諧》於2010年被國家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訪問澳門代表團作為禮品,贈送澳門特區政府民政總署和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區聯絡辦收藏。
作品《飛瀑圖》2010年被上海世博會國際館收藏。
此外,另有多幅作品被駐華大使和文化參贊以及海內外政治經濟文化界著名人士收藏。其作品被業界權威人士譽為“畫壇奇葩,國之瑰寶”。

藝 術 點 亮 生 命


匍匐登高
匍匐登高
——記當代油彩中國畫的創始人張順義畫家
“太像了,簡直跟真的一樣!”
“到底是不是畫出來的啊!”
初見張順義畫家的山水作品時,有人大為讚歎,也有人提出質疑,以為是寫真。
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藝術形式,讓張順義畫家的作品可以有如此逼真的效果呢?如今,記者有幸採訪到了中國當代油彩中國畫的創始人——張順義畫家,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藝術世界,感受他通過創作所帶來的巨大的藝術魅力。

畫壇奇葩國之瑰寶


張順義畫家出生在1965年,筆名超然。他自幼酷愛繪畫藝術,在祖輩、父輩畫師的熏陶下獲得藝術真傳。後來他考入延邊師大美術系,進行科班深造。畢業后不久,即來到北京,遍訪藝術大師和書畫名家,虛心求教,博採眾長,受益頗深。
他追求個性,銳意創新,通過長期大膽的繪畫實踐和別出心裁的苦苦探索,依照中國畫的傳統風格與韻味,又結合西洋油畫的現代技法與色彩,終於創造出中國繪畫界獨樹一幟的繪畫形式——油彩中國畫。他的作品多以山水畫為主,畫面技巧奇特,主題突出,層次分明,效果逼真,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他的作品被業界權威人士譽為“畫壇奇葩,國之瑰寶”。
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曾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在張順義畫家的作品中,更加體現了一種獨特的創新思維。他的作品是在現實的基礎上,加上藝術創新,使畫作“既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正如齊白石所言“作畫妙在似與不似間,太似則媚俗,不似為欺世。”張順義畫家的作品,就在這太似與不似之間。乍一看,以為相似;再一看,又覺得不似,深刻地體現了藝術的唯美境界。
張順義畫家的作品“從不似走向酷似,從酷似走向形似”。作品中既有不似,又有酷似,又有形似。他的作品不但體現了細節的真實性,而且還擴大視野,從不同角度彰顯景色的魅力,既有形似,更有神似,表現出形神兼備的特點。藝術作品要想神似,就必須要有形似的基礎,才能給人以精神的震撼。而藝術的生命力則表現在神似上,這樣才能體現出作品的氣韻和靈魂。
張順義畫家通過對現實景色的寫生,產生很多靈感。他的視線可以從一點聯想到很多點,使藝術作品不斷地擴大角度、擴大視野。同時他通過對景色的一次寫生,還能夠從它的不同季節、不同角度、不同時期進行創作,會產生多幅作品,表達不同的藝術內容,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通過寫生,他追求的是藝術作品的真實性,但是同時強調的是藝術的創新性,追求個性,追求完美,強烈表現了“這一個”。張順義畫家的作品與眾不同,主題突出,層次分明,形象逼真,產生強烈的視覺衝擊,給人以震撼。
1998年,張順義畫家的作品榮獲中國美術家藝術精品展金獎,他本人榮獲跨世紀藝術名人稱號。2001年,他參加文化部主辦的美術展,其作品榮獲入選獎。另有作品《長白頌》榮獲2008年和諧中華迎奧運全國美術大展金獎。此外,他如今擔任著中國策劃學會繪畫藝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北京頤和畫院院長等職務。
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人們常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在張順義畫家的作品中,不但突出的是作品技法的特色,他更加註重隱藏在畫作背後的深意。他將象徵、比擬運用到畫作中,作品中決不是自然景物的簡單翻版,而是作者所創造的藝術形象,寓情於景,充滿詩情畫意。景寫得美,情抒得真,其中折射出作者強烈的思想情感。它體現了深刻的哲理,讓人回味無窮。
通向胡雪岩之路
通向胡雪岩之路
張順義畫家有這麼一幅作品——《通向胡雪岩之路》,畫面上出現的是高山、湖泊、白雪、岩石,還有曲徑通幽,畫面的景色非常唯美。畫面遠處呈現的景色湖泊、白雪、岩石,就暗喻了徽商胡雪岩。山間的小路,正是通向胡雪岩之路,這幅畫隱喻深刻。如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為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岩”。胡雪岩作為紅頂商人,他的成功在於有勇有謀,他既洞察商機,又敢於決斷,在短短十年間積累了巨額財富,是當今商人學習的楷模。這幅畫被企業家喜愛、收藏,因為畫作把深刻的政治含義及哲理寓於其中,它激勵著當代商人要學習胡雪岩,成為一代儒商,發展壯大自己的事業。
朝霞與雙鶩齊飛
朝霞與雙鶩齊飛
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曾寫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佳句。張順義畫家正是根據這個佳句予以發揮,反其道而用之,將經典名句加以改造,使其不斷升華。他創作出《朝霞與雙鶩齊飛》的作品,將原來的落霞變成朝霞,將孤鶩變成雙鶩。雙鶩向著朝霞一起騰飛,表現出歡暢與和諧的景象,體現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意境。這幅作品激發人們不斷向上,積極進取,建立合作的意識,表明共同發展,共赴輝煌,同時體現了和諧相處的團隊觀念,具有現實的意義。作品既是對現實的描述,又是對未來的憧憬。
張順義畫家的另一幅作品《江峰漱玉映彩霞》,畫作是以長江為背景的山水畫,表面氣勢壯觀,而實際上卻將畫作收藏者的名字隱喻其中,如同畫面上出現了收藏者的身影。這幅作品得到了收藏者的厚愛和珍藏,同時這也是她本身的一種精神形象。收藏者把它當成自己的文化名片,將畫贈給心儀的友人或自己的家人。這幅作品很有特色,非常巧妙地讓收藏者走進畫中。
張順義畫家的作品含蓄蘊藉,餘味綿長。他的作品將思想與藝術達到了完美的統一,充分體現了“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這也是其藝術作品所達到的極高境界。
古代聖人曾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而在張順義畫家的作品中既樂山,又樂水。他的山水畫作讓仁者和智者都身臨其境,讓他們都能找到自己的快樂。張順義畫家的作品讓人心曠神怡,引起視覺和心靈的震撼,產生綿綿不斷的回味和深思,對欣賞者既是啟迪,又是一種精神激勵,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他的多幅作品被駐華大使、文化參贊以及海內外政治經濟文化界著名人士收藏。

繪畫情懷 延綿不息


故鄉情懷

長白河畔
長白河畔
在張順義畫家的早期作品中,大多都是以家鄉的景色為主。故鄉秀美的長白山和白樺林給了他很多創作的靈感。正是因為他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才使得他一直堅持摩畫著家鄉的山山水水、花草樹木,這些也是他堅持藝術創作之路的精神源泉。
他正是懷著對家鄉的熱愛,才能將長白山一帶的秀山秀水畫得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將壯美的白樺樹那種自然韻致畫出浪漫的情調,潔白雅緻,表現不俗。

愛國情懷

如今,張順義畫家的作品是以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山水名勝——黃山黃河黃果樹為內容。如今,他已經完成對黃河和黃果樹的寫生及作品的創作。
奔騰流金的黃河
奔騰流金的黃河
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樣的景色,不同的人可以從中受到不同的啟發和激勵。張順義畫家畫出來的正是他“自己心目中的三黃”,他將自己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情感融入畫中。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持久的藝術魅力,讓人產生激情,引起共鳴。他的作品歌頌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和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表現了中華民族之魂,激發了國民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黃果樹變奏曲
黃果樹變奏曲
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隨著經濟社會文化的快速發展,人們更應該做的是對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傳承。張順義畫家筆下描繪的山水作品,陶冶了人們熱愛中華民族藝術的情操,激發了人們熱愛祖國的情感,講究仁愛、和諧、奉獻等精神,這也是他對國民進行公益教育的一種形式。他曾說,“現在的人們缺少的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所以我更希望可以通過我的作品讓更多的人來關注文化遺產,激發人們愛國的情懷。”

慈善情懷

張順義畫家還經常從事慈善事業。中國申奧成功后,他向奧委會捐贈了創作的60米長卷《敖東山河圖》,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奧委會領導的高度讚賞。他還將自己的代表作品《萬里長城》、《奔騰流金的黃河》、《傲雪迎春白樺林》等先後贈給慈善總會、釣魚台、紅十字會及新華社、中國農記協等單位。
他的作品《江山》、《和諧》於2010年被國家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訪問澳門代表團作為禮品,贈給澳門特區政府民政總署和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區聯絡辦收藏。2010年4月,他還將自己的作品《飛瀑圖》捐贈給上海世博會國際館。
另外,他積極參加賑災義賣。他曾經為了家鄉的一個女孩治病,進行作品義賣,將拍賣所得近3萬元當場捐給病人家屬。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著每一位中華兒女。他被中國企業報慈善周刊評為“慈善藝術家”,給他的評語是“慈善凝筆底,善舉映山河”,充分地肯定了他所做的貢獻。

藝無止境 勇攀高峰


張順義畫家有著很高的藝術修養,但做人非常低調。他說,“我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為我對藝術的堅持以及對生活的積累。”正所謂“知識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
今後,他要用三年的時間,把“三黃”畫出特色,畫出不同凡響,甚至畫出絕唱。有人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而畫則是凝固的音樂,凝固的建築。畫中有詩,它更是一種流動的藝術。
在中國歷史上,徐霞客一生飽覽祖國的秀美山水和人文大觀,成為旅遊界的“俠客”。他用優美的文字撰寫了《徐霞客遊記》,記載了他一路的經歷,成為千古絕唱,傳為佳話。而張順義畫家步著徐霞客的足跡,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用自己的妙筆描繪出秀美山川,成為畫界的“俠客”。他是對歷史上徐霞客的一種詮釋,一種完善,一種發揮。從這個角度講,他也是徐霞客的接力者。因此有人稱他為“當代山水徐霞客”。
張順義畫家的理想就是要不斷探索,走遍祖國的風景名勝,把中國最有代表的景色收入筆下。他希望可以不斷創新,勇攀藝術高峰,讓更多的人去欣賞,去關注祖國的文化遺產,他要用自己的壯美畫卷,來激發人們的愛國之情。
可以預料,書畫藝術品的秋天快要來了,張順義旋風也跟著來了。
張順義
張順義
張順義
張順義
張順義
張順義
張順義
張順義
張順義
張順義
張順義
張順義
張順義
張順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