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薛家村

大薛家村

大薛家村位於山東省海陽市東北部,盤石店鎮西部,地處東經121°12′,北緯36°54′,招虎山北部山脈的高峰東側。西與里口村為鄰,北與仙人盆村東庵村大桃口村交界,東與北魯家村嘴子前村相連,南與大庄、井家溝村繆家村接壤。隸屬盤石店鎮。距鎮政府駐地10公里,市政府駐地40公里。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薛姓河西村(又名崖頭薛家)遷入此地建村,以姓命名大薛家。後有姜姓來此定居。

簡介


全村轄區面積約5平方公里,山嵐面積約226.67公頃,耕地140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薯類、花生、柿、板栗蘋果櫻桃等。所產柿子個大味甜,全市聞名。
2002年,全村有486戶,1440人。有薛、姜、田、董、高等5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是薛姓。建國前,全村有10餘戶以乞討為生,70餘人當過長工,50餘人離家闖關東。建國后,集體經濟壯大,糧食自給有餘。到1983年,全村固定資產已達50萬元,餘糧10餘萬斤。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10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為90%、9%、1%,人均純收入3500元。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45公斤,總產9.45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205公斤,總產43.05萬公斤。1983年,糧食畝產284公斤,總產59.64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475公斤,總產74.1萬公斤。
1983年以來,在原有果業發展的基礎上,發展紅富士、北斗等優質蘋果17.3公頃,引進福山大櫻桃萬餘株。2000年,果業總收入24萬元;養殖長毛兔、牛、羊,總收入110萬元。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1090萬元,其中農業收入970萬元,畜牧業收入120萬元。
第二、三產業建國前,村中有釘驢蹄、木匠及小商販20餘人。合作化后,辦起麵粉廠、木工組、鐵匠鋪、油坊、粉坊,從業人員40餘人。改革開放后,從事建築、木工、油料加工、麵粉加工、焊接、公路客運、貨物運輸、商飲業等個體經營者100餘人。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50人,收入110萬元,其中工業收入10萬元,建築業收入100萬元。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2人,收入10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解放前,本村有私塾1處。1941年辦起小學。1947年,小學設1-4年級。1951年,成為1-6年級的完全小學。1966年,成為1-7年級的聯辦中學。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60人,其中有3人獲得博士學位,3人獲碩士學位。村民有4人獲農藝師職稱,6人獲助理農藝師職稱,26人獲技術員職稱。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大都過著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饑寒生活。有的討飯、闖關東。建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83年後,小麥成為主食,玉米多用作飼料。2000年,全村人均存款2000餘元。2002年,全村有機動車80餘輛,其中客運麵包車6輛、10噸卡車1輛、摩托車175輛、電話262部、彩電408台、電冰箱75台、洗衣機12台。村莊建設解放前,村民住的是矮草房,全村只有供奉祖先的3間祠堂是小瓦房,街道狹窄,到處是人畜糞便。建國后,街道拓寬平整,統一規劃糞場,消滅了蚊、蠅滋生地。原來全村只有1條街,經過幾年的規劃建設,已形成了前、中、后3條街,均可通機動車。村民全都住上新瓦房,玻璃門窗,寬敞明亮。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21平方米。集體福利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84年,村購置了1台電影放映機,村民不出村就可以看上電影。1988年,投資10萬元,完成農村電網改造。1992年,投資6萬元,安裝閉路電視;同年,又投資12萬元,修建起自來水蓄水池,村民用上了自來水。2001年,投資6萬元,進行自來水擴建工程,徹底解決了村民吃水難的問題;同年底,又投資4萬元,擴建改造了村集體辦公室、黨員活動室及幼兒園。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1年春,薛琴書經人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有薛嵩勝、薛成忠、薛成謙、高月英、薛淑蘭、薛漢卿等人入黨,並成立黨支部,薛琴書任黨支部書記;同時成立了農救會青抗先兒童團婦救會。在黨的領導下,開展鬥地主、打惡霸、減租減息等鬥爭。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18名黨員。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8個,黨員62名。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薛琴書、薛福勝、薛成忠、胡大富、薛漢雲、薛兆成、薛建松、薛玉濤、薛占清。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春,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改為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委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薛成朋、薛成真、薛仁綠、薛成謙、薛福增、薛兆成、薛漢成、薛秀成、薛占令、薛玉濤、薛桂賢、薛建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