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法

將藥水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治療方法

穴位注射法(acupoint—injection therapy),是將藥水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它可將針刺刺激和藥物的性能及對穴位的滲透作用相結合,發揮其綜合效應,故對某些疾病有特殊的療效。穴位注射法的適應範圍很廣,凡是針灸治療的適應證大部分均可採用本法,如痹證、腰腿痛等。

操作方法


1.針具
消毒的注射器和針頭,可根據需要選用不同型號。
2.穴位選擇
選穴原則同針刺法,但作為本法的特點,常結合經絡、穴位按診法以選取陽性反應點。如在背部、胸腹部或四肢的特定穴部位出現的條索、結節、壓痛,以及皮膚的凹陷、隆起、色澤變異等,軟組織損傷可選取最明顯的壓痛點。一般每次2—4穴,不宜過多,以精為要。
3.注射劑量
應根據藥物說明書規定的劑量,不能過量。作小劑量注射時,可用原藥物劑量的1/5~1/2。一般以穴位部位來分,耳部可注射0.1毫升,頭面部可注射0.3~0.5毫升,四肢郎可注射1—2毫升,胸背部可注射0.5~1毫升,腰臀部可注射2—5毫升或5%~10%葡萄糖注射液10~20毫升。
4.操作
首先使患者取舒適體位,選擇適宜的消毒注射器和針頭,抽取適量的藥液,在穴位局部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對準穴位或陽性反應點,快速刺入皮下,然後將針緩慢推進,達一定深度后產生得氣感應,如無回血,便可將藥液注入。凡急性病、體強者可用較強刺激,推液可快;慢性病、體弱者,宜用較輕刺激,推液可慢;一般疾病,則用中等刺激,推液也宜中等速度。如所用藥液較多時,可由深至淺,邊推藥液邊退針,或將注射針向幾個方向注射藥液。
5.療程
急症患者每日1—2次,慢性病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6~10次為1療程。反應強烈者,可隔2~3日1次,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每個療程間可休息3~5日。

常用藥物


凡是可供肌肉注射用的藥物,都可供穴位注射用。常用於製作注射液的中藥有:當歸、丹參紅花板藍根徐長卿燈盞花補骨脂柴胡魚腥草川芎等;西藥有:25%硫酸鎂維生素B1、B12、C、K,0.25%-2%鹽酸普魯卡因,阿托品利血平,安絡血,麻黃素,抗生素,生理鹽水,風濕寧,骨寧等。

注意事項


1.治療時應對患者說明治療特點和注射后的正常反應。如注射后局部可能有酸脹感、48小時內局部有輕度不適,有時持續時間較長,但一般不超過1日。
2.嚴格消毒,防止感染,如注射后局部紅腫、發熱等,應及時處理。
3.注意藥物的性能、藥理作用、劑量、配伍禁忌、副作用、過敏反應,及藥物的有效期,藥液有無沉澱變質等情況。凡能引起過敏反應的藥物,如青霉素、鏈黴素、普魯卡因等,必須先做皮試,陽性反應者不可應用。副作用較強的藥物,使用亦當謹慎。
4.一般藥液不宜注入關節腔、脊髓腔和血管內,否則會導致不良後果。此外,應注意避開神經干,以免損傷神經。
5.孕婦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陰交、合谷穴等,不宜用穴位注射法,以免引起流產。年老、體弱者,選穴宜少,藥液劑量應酌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