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又稱“水針”,是選用中西藥物注入有關穴位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所謂“水針”,是相對於原來針灸所採用的“金針”而言。這種療法始創於20世紀50年代,當時在蓬勃的搞中醫現代化。於是很多醫生在臨床中嘗試用注射器代替原來的金針,很快,這種方法拓展到穴位封閉,等很多治療領域。並取得了巨大發展。
由於使用了現代提純的藥物,這種療法又不同於傳統的針灸。因為,藥物進入經絡,其治療規律和傳統的針灸治療規律不盡相同。
但兩種療法都是以傳統經絡理論為基礎進行的。現代醫學還不能解釋經絡理論。用傳統的經絡理論也不能完全解釋和指導現代的“穴位注射療法”。
在臨床中,“穴位注射”可以治療哮喘、美尼爾綜合症、硬皮病、白塞氏綜合症等國際疑難病,對婦科康復尤其有效。
也許有一天,穴位注射可以成為中醫在臨床中重新獲得主導地位的有效手段。
(1) 止痛作用
大量的臨床資料和實驗結果證實,穴位注射與針刺一樣,可以興奮多種感受器,產生針感信號,通過不同的途徑到達脊髓和腦,產生誘發電位,這種誘發電位可以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因局部刺激信號進入中樞后,可以激發許多神經元的活動,釋放出多種神經介質,其中有止痛作用的5-羥色胺、內源性嗎啡物質,這些物質的釋放起到了止痛作用。
(2) 防禦作用
穴位注射可以增強體質,預防疾病,主要是因其針刺可以激發體內的防禦機理有關。免疫是機體識別和清除外來抗原物質和自身變形物質,以維持機體外環境相對恆定所產生的一系列保護性反應。
(3) 調整作用
穴位注射對人體的消化、呼吸、循環、泌尿系統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調整作用。如對消化系統的調整作用,主要表現在可解除胃腸平滑肌痙攣,調整消化液分泌,調整胃腸蠕動等方面,其調節作用是雙向的,當功能亢進時,通過穴位注射使其功能緩解;當功能低下時, 通過穴位注射使其功能增強。
1. 放大作用:
很多實驗表明,穴位對藥物有放大作用。即相同劑量的藥物在穴位注射產生的藥效,要強於皮下或肌肉注射甚至靜脈注射;或者達到同樣藥效時,穴位注射的劑量要小。
2. 三重作用:
(1)即時效應,在進針數分鐘及數小時內產生。多為針刺和藥物注入對局部刺激而引起;(2)慢效應,可在治療數小時至1 d內出現,與藥物在穴區進行生物化學作用有關;(3)後作用,是在前兩個治療效應基礎上調動和恢復患者自身的調節功能而實現。這種初期為機械刺激效應,通過經穴的傳導得到即刻效應,中期為藥物化學效應及後期的後作用效應,則使經穴與藥物的綜合作用得到發揮。這就必然使穴注后療效的有效期得到延長,使疾病在這個較長的治療過程中得到更徹底的治療。穴位注射時藥效的發生與持續,有經穴功能的參與和協調。在這個過程中,經穴和藥物的親和性、歸經性、直達性、趨病性、速效性及延長性等特殊功能,促成了穴注的高效和速效,在穴位注射治療機理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3. 雙向作用:研究者發現,不同經穴對不同藥物反應性不同,經穴有辨別性的接受化學性刺激的性質或者說穴位組織對注射藥物有一定的辨識作用,這正是藥物的歸經理論表現所在。在穴位注入有相對特異性的藥物,這種藥物的性味與此經穴具有特殊的親和作用,即歸於此經,就能顯著地加強穴注藥物的效應;相反,如果注射進入的藥物被識別不利時,穴組織能夠減弱或者糾正這種不良效應。穴位注射當以經絡為載體,把藥物運送到相應區域或部位,從而發揮藥物和經穴的雙向作用,使藥效得到加強,並且更迅速、持久。顯藥效的發生與發展有經絡功能的參與和協同,有一定的循經性,遵循經穴——臟腑相關原理。
至今尚無突破性進展,有以下幾個角度的探索。
1. 經絡是連續液相為主的多孔介質通道,穴位給葯可通過此通道發揮作用。張維波等研究大鼠任脈組織液壓波的傳播,發現經脈組織能夠較好地傳遞液體壓力波動,支持經脈是一種以液相為主的連續多孔介質通道,而穴位注射的藥物將通過這一液體通道特異性地作用於靶組織。藥物被約束在經脈中而不向經脈外擴散,從而保證了藥物的濃度,再加上組織液沿經脈的運輸作用,藥物可較快地到達病患的部位,這種傳遞渠道比通過血液的全身性擴散其藥物作用濃度要高,其特異性好,副作用小,因而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 第二信使參與。研究者檢測小鼠內關、足三里穴位注射胰曲素后血清 cAMP、cGMP水平變化。發現內關穴位注射葯后cAMP、cGMP水平明顯下降;足三里穴位注射葯后cAMP水平明顯上升而cGMP水平明顯下降。認為第二信使cAMP、cGMP部分參與穴位注射胰島素時的信息傳遞。
3. 自體血含有的豐富物質:自體血用於穴位注射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相關文獻也並不匱乏。其作用機制普遍被認為是血液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抗體、激素、酶類及豐富的血細胞,注人穴位后持續緩慢刺激機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促使釋放更多的免疫球蛋白,拮抗組胺,抑制變態反應和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淋巴循環,調節內分泌紊亂狀態,增強微循環,營養皮膚,提高抗病能力,使氣血津液充足從而起滋潤肌膚到消炎、消腫、促進皮損消退,滲液停止等作用。
現代研究表明,穴位注射療法可以在小劑量的情況下,在短時間內產生大劑量靜脈注射等強度或者更強的藥效,這似乎有悖常理,推測是藥效與穴效的特殊整合作用。尤其是穴位主治作用與藥物藥理作用相一致時,表現出最強的穴葯療效,具有穴效藥效“疊加效應”。還有研究表明,穴位注射給葯還有藥效長的特點,推測緩慢吸收的藥物持續刺激相關穴位,起到與針刺特定穴位類似的功效。穴位注射藥物按常理應當在血液中達到閾值濃度后才能有效,靜脈注射藥物無吸收過程,因此靜脈注射藥效快速強大。穴位注射后的血葯濃度與靜脈注射相差很大,但可在短時間內達到和靜脈注射同樣甚至更強的效果,說明其不同於一般的給葯機理和途徑。穴位藥效既具有藥物原有藥效學特性,又見效快,在未吸收或未達有效血濃度前即產生強大的藥效且該藥效可與無吸收過程的靜脈注射相同甚至超過。這種既快速又強大的初始藥效與血葯濃度無明顯相關,也與神經系統的完整性無明顯關係,說明穴位注射藥效與經絡參與有關,從穴位藥效的特徵中探索經穴的本質是經絡研究的一個新的突破口。穴位注射作用包括針刺樣作用、藥物循經作用、藥物與腧穴相互作用等,對其機理的研究應當繼續深入。
(1)維生素製劑:維生素B12、維生素D2果糖酸鈣注射液(CCO)
藥理作用:維生素B12為細胞分裂和維持神經組織髓鞘完整所必需,參與核蛋白的合成、甲基的轉換,維持-SH基的活性,促進四氫葉酸循環利用,從而促進神經髓鞘脂質合成。鈣離子是維持神經、肌肉和骨骼正常功能所必需的物質,參與調節神經遞質的分泌和貯存,維持神經肌內的正常興奮性,還可促進維生素B12的吸收。常用於神經根型、脊髓型、頸型的頸椎病。
(2)中草藥製劑:丹參針、當歸針
現代醫學研究:局部用藥可促進機體血液循環,擴張周圍血管,改善外周血液分佈,修復已受損的生物膜,從而減低組織損傷,重建組織內環境穩定,緩解血液循環障礙,具有抗炎、鎮痛的作用,並可改善腦部供血。
有研究者分析了國內55篇相關文獻,總結髮現使用頻率最高的4個主穴依次是足三里、曲池、肺俞和血海,配穴頻率最高的兩個是血海和大椎。從主穴使用頻率較高的4 個穴位來看,主治病症集中於蕁麻疹、痤瘡、銀屑病和鼻炎。
足三里:主穴40頻次,主治痤瘡、蕁麻疹、銀屑病、編應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慢性丙肝、白癜風、腸易激綜合症、慢性乙肝、肛門瘙癢、皮膚瘙癢、老慢支、支氣管哮喘、濕疹。
曲池:主穴25頻次,配穴1頻次,主治蕁麻疹、痤瘡、銀屑病、慢性丙肝、白癜風、變應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黃褐斑、肩關節周圍炎、皮膚瘙癢、老慢支、支氣管哮喘、濕疹。
肺腧:主穴16頻次,配穴1頻次,主治慢性蕁麻疹、痤瘡、支氣管哮喘、銀屑病、變應性鼻炎、白癜風、過敏性鼻炎、黃褐斑、皮膚瘙癢、蕁麻疹。
血海:主穴15頻次,配穴2頻次,主治蕁麻疹、痤瘡、銀屑病、白癜風、黃褐斑、皮膚瘙癢、濕疹。
患者取正坐位,每次取2~4穴,皮膚常規消毒,取5ml注射器抽取注射液2ml左右,在穴位上斜刺約10~15mm,緩慢提插至有針感,抽吸針筒無回血后,注入藥液(每穴注入藥液0.2~0.4ml),隔日一次,6-10次為一療程。
①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則,防止感染。
②使用穴位注射時,應該向患者說明本療法的特點和注射后的正常反應。如注射局部出現酸脹感、4~8小時內局部有輕度不適,或不適感持續較長時間,但是一般不超過1天。
③要注意藥物的有效期,並檢查藥液有無沉澱變質等情況,防止過敏反應的發生。
④風池穴近延髓,故應嚴格掌握針刺角度和深度,針刺深穴應控制在頸圍的1/10內,向鼻尖方向刺0.5~0.8寸,以免傷及延髓。脊髓兩側腧穴注射時,針尖斜向脊髓為宜,避免直刺引起氣胸。
⑤藥物不宜注入脊髓腔。誤入脊髓腔,有損傷脊髓的可能,嚴重者可導致癱瘓。
⑥年老體弱及初次接受治療者,最好取卧位,注射部位不宜過多,以免暈針。
⑦孕婦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陰交、合谷穴等,不宜用穴位注射法,以免引起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