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4轟炸機
美國研製的遠程轟炸機
B-24轟炸機(英文:B-24 Liberator,代號:“解放者”),是美國研製的遠程轟炸機/偵察機。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生產得最多的大型轟炸機,同時也是使用得最多的轟炸機,多達1.9萬架的產量,確立了它在飛機發展史上的地位。B-24“解放者”轟炸機不僅在歐洲,同時也是在非洲、亞洲廣大海空戰場的“空中霸王”。
-“”程轟炸,年交付使用,主要用於歐洲戰場,共生產約 18181架。海軍中使用的型號是PB-4Y。B-24航程達5152公里,裝載5000磅炸彈時為2300英里(3700公里)在整個戰爭期間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有極易辨別的機身和雙垂尾翼。當時駐紮中國的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也有裝備B-24。
B-24轟炸機
-轟炸- 轟炸,著役-群規模程空襲普洛耶蒂油田,納粹源供造極破壞。
-“”采展弦比梯形懸臂上單翼,機翼上裝有
四台氣冷R1830型活塞發動機,單台功率883千瓦。
它有一個實用性超強的粗壯機身,上下、前後、左右兩側均設有自衛槍械(共7~12挺12.7毫米口徑機槍),構成一個強大的火力網。
機頭有一透明投彈瞄準艙,其後為多人駕駛艙,再后便是一個容量很大的炸彈艙,可掛各種炸彈。
B-24採用垂尾,形狀為豎橢圓形,前三點起落架可收入艙內。因B-24給人堅實,大而笨且慢的印象,故在當時獲一非正式的“倉門板”的雅號。
總體設計
B-24轟炸機為四台活塞螺旋槳飛機,採用常規布局,大展弦比梯形懸臂上單翼,直立橢圓形雙垂尾。
B-24轟炸機的大展弦比戴維斯翼型機冀,特點是機翼橫截面盡量接近水滴形,以減小巡航阻力。機翼上布置四個發動機短艙,由於散熱器的進氣口在發動機兩側,使其發動機短艙從正面看起來呈少見的橫橢圓形。每台機翼內翼后緣設置富勒襟翼,以提高低速性能,外翼設置副翼。
B-24轟炸機的機身粗壯,為全金屬半硬殼結構,機頭是玻璃格柵式的導航員和投彈手艙,導航員上方有突起的天體觀測窗,稍後是駕駛艙。機身中部的大彈艙最多可以載彈3.6噸。彈艙由隔板分隔為前艙和后艙,一個狹小的通道貫穿彈艙。為了降低彈艙門開啟時的阻力,B-24轟炸機的彈艙門沒有採用常規的鉸接形式,而是採用類似車庫門向上方收縮的形式。機身中後部兩側有觀察窗,觀察窗可以由檔板封起。機尾位置是尾炮塔,負責后扇面防衛。B-24轟炸機採用前三點式起落架,低矮的起落架收入前機身內,主起落架則向外收入機翼內。
動力系統
B-24D轟炸機在聯合飛機公司大量投產後,使用的發動機是普惠公司的渦輪增壓R-1830-43型發動機,驅動3.531米的漢密爾頓標準公司的螺旋槳。
B-24D轟炸機為增大航程,在機翼內部還設計成了一個巨大的整體油箱,成為美國第一種“濕翼”(機翼整體油箱)軍用飛機。但實戰中發現“濕翼”在被擊中后失火危險性大,隨後又改換成了分隔的自封油箱。
武器系統
B-24C型轟炸機在座艙稍後的位置上設置馬丁250CE-3型電動炮塔,在尾部設置聯合A-6A型液壓炮塔,各炮塔上都有2挺機槍,加上機頭、機腹和兩側的機槍,B-24C共有8挺12.7毫米機槍,數量雖然不多,但火力比7.7毫米機槍要強得多。
B-24D型轟炸機保留了B-24C型轟炸機的機背馬丁炮塔和聯合A-6A尾炮塔設計。從生產的第71架D型開始,機身後腹下方的下射機槍換成邦迪克斯遙控電動炮塔,這種炮塔為半收放式,內置雙聯裝12.7毫米機槍。B-24轟炸機的自衛火力包括前後炮塔、上下炮塔和機身上的多挺機槍,機槍和炮塔布置形式考慮了防衛範圍和機槍射界。
B-24轟炸機參考數據:(B-24D型)
基本參數 | |
乘員 | 10人(B-24J型11人) |
機長 | 20.47米 |
機高 | 5.49米 |
翼展 | 33.53米 |
整機空重 | 16556千克 |
最大起飛重量 | 29500千克 |
性能參數 | |
巡航速度 | 346千米/小時 |
最大速度 | 467千米/小時 |
最大升限 | 8540米 |
標準載彈航程 | 3380千米(最遠航程載彈1200千克,遠程載彈2300千克,近程載彈3600千克) |
最大極限航程 | 6000千米 |
動力裝置 | |
發動機 | 四台普-惠R-1830-65“雙黃蜂”發動機 |
發動機功率 | 4x1200馬力 |
武器裝備 | |
掛載航彈 | 最大可攜帶5443千克(1200磅)炸彈 |
機載武器 | 機頭、機尾、背部、球形炮塔配備10x12.7毫米勃朗寧機槍 |
B-24是二戰中美國生產最多的大型轟炸機,也是使用最多的大型機種。B-24是歐洲,同時也是非洲、亞洲廣大海空戰場上的空中霸王,B-24在航空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獨具光彩的一頁。
二戰後,大量B-24轟炸機被作為剩餘物資提供給美國的盟國,包括當時的國民黨政府。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空軍第8大隊上尉飛行員劉善本、副駕駛張受益、空勤機械師唐世耀、通信員唐玉文駕駛1架美製B-24轟炸機從成都起飛,飛抵延安,首創國民黨空軍駕機投奔解放區的先例。
1948年12月16日,國民黨空軍第8大隊中尉飛行員俞渤、郝桂橋、陳九英,中尉領航員周作舟、張祖禮駕駛1架美製B-24轟炸機從南京起飛,起飛后曾準備轟炸南京大校場機場和總統府,因投彈系統故障,5枚炸彈都落到南京城外燕子磯,當時蔣介石正在大校場機場空軍俱樂部慰問空軍將士,聽到爆炸聲大驚失色。投彈后轟炸機飛到解放軍佔領下的石家莊。
1949年2月3日,國民黨空軍第8大隊中尉飛行員張雨農、任永壽、黃友壽、黃文剛乘著機務人員例行試機的機會,利用中午休息的機會,偷上1架美製B-24轟炸機強行從上海起飛,飛抵北平南苑機場。
1950年5月11日夜,國民黨空軍3架B-24轟炸機侵襲上海,中國人民解放軍高射炮兵部隊擊落1架B-24飛機,墜毀於浦東塘橋鎮。
B-24改進頗多。B-24D是第一種大批生產的型號,共交付2738架,隨後有G、E、H、J、L、M等型,生產數量從數百架到數千架不等,其中B-24J根據租借法案在英國生產了6678架。1942年8月後,其它軍種還在B-24D的基礎上改裝出反潛轟炸機、全程護航機、偵察機、運輸機、要員專機、教練機、油料運輸機等特殊機型,甚至改裝成戰鬥轟炸機使用,致使B-24的總產量達到了19000多架。
B-24轟炸機
XB-24:B-24的原型機。
YB-24:B-24的另一種原型機,其與XB-24不同之處是在機翼前緣、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皆加上氣動式除冰裝置。
B-24A:首批生產型。
B-24C:量產型機,機背、機尾均改裝美製馬丁雙槍槍塔,機身兩側及機腹亦改為0.5英寸口徑活動機槍,但是僅生產九架供機組訓練使用。C型的機背、機尾均改裝美製馬丁槍塔。
B-24轟炸機
B-24D:該機為大量生產型,亦為美軍參戰服役型,美海軍型號為PB4Y-1,英方型號為解放者三及五型機。此機之軍械裝備除保留B-24C型機原有裝備外,並將機頭兩支活動機槍改為零點五英吋口徑,又在機腹裝設雙槍式球形可收放式槍塔,左右兩翼內側下方則裝置四千磅炸彈掛架一具,又為增加航程特在外段機翼及前炸彈艙處加裝油箱。
B-24E:即解放者四式與B-24D相同,為北美廠所制。
XB-24F:改裝自B-24D-CO 41-11678,安裝了熱除冰系統,在加州莫菲特機場由NACA進行了測試,1942年5月13日交付。該除冰系統也沒有被正式採用。
B-24轟炸機
B-24G:1943年3月首機下線。最初批次的B-24G安裝R-1830-43發動機,首批25架的B-24G-NT批次與B-24D很接近,不過沒有機腹機槍。北美共製造了430架B-24G,1944年6月最後一架下線,隨後北美與其他公司一樣轉產B-24J。
B-24H:安裝機鼻炮塔的B-24D。
B-24J:B-24J的渦輪增壓器具備電控系統,取代了之前安裝在發動機控制面板上的手控系統。
XB-24K:改為單垂尾和方向舵,試驗型機。
B-24L:該型機裝用史丁格耳輕型槍塔,並以環形槍架取代機腹球形槍塔,全機減輕一千磅。
B-24M:1943年聯合飛機及伏爾提飛機公司合併,重組為康維爾飛機公司,生產B-24M。此機與B-24L型機相同,但裝用輕型電力驅動式尾槍塔,共生產六千七百二十五架,為B-24作戰機型中之最後一型。B-24M在B-24J基礎上改進而成,主要區別在尾炮塔。
B-24轟炸機
XB-24P:與福特廠制的XB-24Q是最後一型,裝用雷達遙控尾槍塔,此一裝置後來用在B-47噴氣轟炸機上。
CB-24:型機為拆除武裝改為公用型,用作部隊識別及氣象預報機。
TB-24:型機,前稱AT-22教練機,系由B-24D型機拆除武器裝備,設置六組教具,專為訓練B-29及B-32機之發動機動力操作及空勤機械員。
C-109:為B-24所改裝之載油機,可載燃油兩千九百加侖,採用單點式供輸油路裝置,並備自動防燃保護裝置,部分裝用摺疊式油箱。此機系專為飛越駝峰航線運送燃油,供應自我國基地起飛,出擊日本本土之B-29轟炸機之用。
T-7:為B-24所改裝的長程偵察機,機內專設照相作業艙,共裝有十一具照相機於五個拍攝窗口,其中包括同時拍攝垂直及左右各三十度範圍地區之三鏡頭式照相機,在三萬英尺上空拍攝,可涵蓋四十平方英里,機上仍保留部分槍械及保護裝甲。
XB-41:試驗型之戰鬥護航機,由B-24D改裝而來,全機共裝有0.5英寸口徑機槍14挺,分裝機身上下左右,配彈12420發,但由於超重,馬力不足,並未投資生產。
歷史背景
1939年2月1日,美國陸軍航空隊正式發布C-212號設計說明書,要求研製一種速度超過482千米/小時、航程超過3218千米、升限超過10668米的重型轟炸機。3月30日,聯合公司得到了製造一架原型機的合同,新飛機被定名為XB-24轟炸機,公司內部代號32型轟炸機。4月27日和8月10日,國陸軍航空隊又分別訂購了7架YB-24驗證機和38架B-24A轟炸機作為評估使用。
研製歷程
XB-24轟炸機原型機於1939年11月出廠,該機安裝了普惠公司的R-1830-33雙層星形14缸活塞發動機(起飛功率1200馬力),配套機械式雙速增壓器,自衛武器是機頭觀察窗、上下艙門和左右觀察窗的5挺7.62毫米機槍。12月29日,XB-24原型機完成首飛,XB-24的載彈航程和轉場航程都比B-17遠,只是速度比採用帶渦輪增壓器的B-17C稍慢些。
隨後聯合公司研製的YB-24轟炸機在XB-24的基礎上取消機翼前緣的開縫,並增加除冰裝置,自衛武器包括前後炮塔和兩側觀察窗上的6挺12.7毫米機槍。英國不等完成測試就採購了前6架YB-24轟炸機,但英國人認為它缺乏渦輪增壓器和自封油箱,只將其當作無武裝運輸機使用。最後一架YB-24轟炸機安裝了裝甲和自封油箱,於1941年5月交給USAAF評估。
投產列裝
當美國陸軍航空隊USAAF還猶像不定的時候,法國政府迫於局勢直接向聯合公司訂購了60架B-24轟炸機。第一批B-24的出口型被稱為LB-30-MF。1940年,英國皇家空軍(以下簡稱RAF )也訂購了164架B-24轟炸機。
1940年6月法國戰敗淪陷后,英國接手法國的訂單。英國皇家空軍的B-24轟炸機第一次使用了“解放者”綽號,這個名字也很快被美國陸軍航空隊USAAF所承認。這些緊急定貨為聯合公司的B-24轟炸機項目注入了資金,促進該項目的繼續發展。
英國皇家空軍海岸兵團於1941年6月在大西洋上空第一次使用了B-24轟炸機。同月,美國陸軍航空隊也接收了第一批B-24A轟炸機。在B-24D轟炸機交付之前,B-24轟炸機作為真正的重型轟炸機既已進入系列化生產。
1942年初,聯合公司研製的B-24D轟炸機投產,B-24轟炸機系列的生產進入高潮,
1942年末B-24轟炸機系列被運往中東、太平洋、歐洲戰區,投入對軸心國的轟炸作戰。
1943年~1945年間美國製造了超過6678架各型B-24轟炸機,其中大約800架B-24轟炸機被美國陸軍派往太平洋和歐洲戰區用作陸基巡邏轟炸機,命名為PB4Y。到1945年5月31日停產時,各型B-24轟炸機一共生產了18482架,使之成為二戰期間產量最大的美國轟炸機。
1945年末,美國陸軍航空兵宣布倖存的B-24為戰後剩餘物資,而美國陸軍則將PB4Y-1P留在現役中,直到1951年。戰爭中駐紮中國的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也裝備有B-24。
B-24轟炸機和B-17轟炸機一起,同樣成為對德國進行大規模戰略轟炸的主力。B-24參與了對漢堡、柏林、法蘭克福、魯爾等重要地區的轟炸戰役。最著名一次戰役的是B-24轟炸機機群大規模遠程空襲普洛耶什蒂油田,給納粹的能源供應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B-24轟炸機是一種介於B-17轟炸機和B-29轟炸機之間的重型轟炸機。相比B-17轟炸機,B-24轟炸機載彈量更大、載彈航程更遠、載彈升限也更高,速度稍快,但在操縱性、穩定性和抗損性上,B-24轟炸機則略顯不足,所以B-24轟炸機沒有B-17轟炸機那樣以大規模空襲作戰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