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感受器

聲音感受器

感受聲音的器官。通常稱為聽覺器官。雖然在廣義上屬於機械感受器,但從聲音感受的機制來看可區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直接對媒質粒子的振動作出反應的運動感受器(德Bewegungsempfnger),另一種是感受由於上述運動產生的壓力變化(聲壓)的壓力感受器(德Druckempfnger)。

功能


節肢動物常見的觸毛(也稱聽毛,如蜚蠊的尾毛)外,昆蟲的弦音器官(庫蚊幼蟲的腹部)和約翰斯頓(JOhnston)器官(如伊蚊的觸角)等多為前一型。雖實際上已證明對聲音刺激的反應,但常常也能感受低頻振動和氣流,與簡單的觸覺和振動覺器官的界限並不清楚。與此相反,壓力感受器大致對所有聲音都可引起特有的感覺興奮,可看作是真正的聲音感受器,它的結構一般也高度發達。除脊椎動物的耳外,昆蟲的鼓膜器官也屬此型,其特徵是存在著因聲壓而振動的鼓膜。蝗蟲和蟬,其鼓膜的振動刺激與之直接相聯的初級感覺細胞;蟋蟀螽斯的鼓膜器官(也稱胚節器官,tibi-al organ),經氣囊內的空氣傳遞而達到感覺細胞。

分析


鼓膜器官的位置與脊椎動物的耳不同,常在腹部(蝗蟲)、前肢(螽斯)等頭部以外的部位,一般認為這和這些器官起源於弦音器官有關。脊椎動物的耳主要部分是內耳迷路,其上部分化為平衡器官——橢圓囊和半規管,下部分他為與聽覺有關的球囊和壺腹。比兩棲類更高等的動物,其球囊有一部分對振動敏感,作為聲音感受器官而發達起來,尤其鳥類和哺乳類,這一部分已伸長和迴旋形成耳蝸,不僅能分辨聲強也能辨別聲調,從而達到聽覺的最高階段。次級感覺細胞在球囊、壺腹呈聽斑的形式。構成聽斑的毛細胞上有平衡石,這和平衡器官是一樣的。在耳蝸上,同樣的毛細胞群延伸於整個膜迷路(蝸管),連至基底膜上,分為內外兩群,外毛細胞(三列)的毛伸入被蓋膜中,內毛細胞(一列)並不與被蓋膜直接接觸,兩者運動的速度及其它均有差別。
鼓膜振動通過中耳的耳小骨(鳥類以下是耳小柱)傳至前庭窗,進而轉化為外淋巴、內淋巴和基底膜的振動,以後即轉為毛細胞的運動。用電子顯微鏡可以觀察到毛的結構差別。一根毛其內部最多顯示9+2的纖毛結構,而其它數十根則是無結構的。前者稱為運動毛,後者稱為不動毛。運動毛的運動方向與細胞興奮有關,向表示運動毛極性的方向運動,細胞膜去極化,向相反方向的運動則顯示超極化去極化促使與細胞底部神經纖維聯結(突觸)區的遞質釋放,誘發神經信息。比兩棲類更高等的動物的中耳及鼓膜,羊膜類的外耳和耳殼均是因陸上生活適應而發展起來的,有增加聽力和聲源定位(方向辨別)的作用。
魚類,因水與身體物質的密度差小,水中的聲振動直接從頭蓋的側壁傳向球囊;骨鰾類,因從鰾經韋伯氏器向球囊傳遞較容易,外耳中耳並無存在的必要。許多無脊椎動物(如糠蝦),雖然也認為有平衡胞的振動乃至聲音感受能力;但魚類則表現為向真正的聲音感受器官發展的過渡階段。而在水生動物的側線器可看作是內耳的前身,對低頻聲音有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