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鋒

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張曉鋒,男,1973年3月生,江蘇江陰人,南京師範大學電化教育學專業畢業,新聞學博士學位,青年新聞傳播學者。

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執行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


1995年和2001年先後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教育學碩士學位;
200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
2009年在台灣世新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
2009年11月任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2015年12月任南京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2016年12月起任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社會任職


中國新聞史學會常務理事。
江蘇省科教影視學會理事長。
江蘇省傳媒藝術研究會副會長。
台灣與東南亞華文新聞傳播史研究會副會長;傳播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台灣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協同研究員。
復旦大學新聞傳播與媒介化社會研究創新基地兼職研究員。
南京大學亞洲影視與傳媒研究中心研究員等。

任免信息


2016年12月21日,青年新聞傳播學者張曉鋒教授就任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張曉鋒主要從事新聞傳播史論和電視傳播實務與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主要貢獻

近年來,出版專著和教材10部,主要有:《新聞職業精神論綱》、《當代電視編輯教程》(獲中國高校影視學會著作類優秀獎、南京師範大學精品教材獎)、《解構電視:電視傳播學新論》(獲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專著類三等獎、北京市自學考試指定教材)、《中國新聞傳播學研究最新報告2006》(副主編)、《電視新聞策劃》(主編)等。
先後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有:《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香港地區新聞法制的歷史考察》(《新聞與傳播研究》)、《論媒介化社會形成的三重邏輯》(《現代傳播》)、《略論近代中國的新聞職業觀》(《江蘇社會科學》)、《略論革命導師的新聞職業觀》(《當代傳播》)等。
先後主持各類項目9項,其中主持完成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2項、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子項目《中國新聞法制發展史研究》“港澳台卷”。現主持教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台灣近代新聞史研究1885-1949》、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項目《台灣廣播電視發展史研究》。

獲得榮譽


2002年獲評為南京師範大學“青藍工程”中青年骨幹教師。
2003獲南京師範大學第四屆青年教師“教學十佳”。
2006年獲南方都市報獎學金2006年度新聞獎。
2007年獲復旦大學一等獎學金(董氏東方獎)。
2012年被遴選為南京師範大學“百名青年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首批培養人選。
《傳媒協同發展論》(獲中國地市報研究會新聞論著一等獎、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電視編輯思維與創作》(獲南京師範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社會活動


2015年10月13日下午,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張曉鋒教授做客南京曉庄學院新聞傳播學院,為學院全體教師作了關於《社科項目申報方法與技巧漫談》的專題講座。
2020年12月30日下午,應新聞學院邀請,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張曉鋒教授來我校作了題為“新聞傳播類國家社科項目申報技巧”的專題講座。講座由新聞學院院長宋祖華主持,新聞學院的中青年教師及部分其他學院的教師參加了講座。張教授主要從選題、文獻、內容設計、研究方法等四個方面展開分析。選題方面,他指出,選題在國家社科項目申報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必須遵循黨的方針政策指導、聚焦重大問題、回應群眾關切,做到有吸引力、說服力和可操作性。文獻方面,張教授認為要有述有評,見人見事,表述要言不煩,觀點清晰明確。內容設計上,張教授認為要以鮮明的問題意識為引導,構建合理的內容框架,做到邏輯嚴密、層次合理。研究方法上,張教授強調要根據所選擇研究類型來確定針對性的研究方法,讓人看到方法運用的具體路徑和效果。張教授還就圖表的設計與使用、創新點的提煉與表達等分享了自己的認識。整個講座理論層次清晰,案例豐富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