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崗鎮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下轄鎮
石崗鎮地處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城區西南,東北與流湖鎮相接,東南與松湖鎮相連,西北與高安市大城鎮接壤,西南與高安市藍坊鎮毗鄰,南與豐城市隍城鎮交界,北與西山鎮相依。地處南昌、豐城、高安三市交匯處,在錦江下游。是新建區轄區內農業人口最多的鄉鎮,也是交通便利、商貿繁榮的重鎮。
該鎮於徠1987年1月由南昌市石崗鎮與新建縣石崗鄉合併成立,為新建區10個建制鎮之一,也是新建區的農業大鎮。
全鎮總面積132.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1949畝(其中水田43791畝,旱地8158畝),林地8.67萬畝,水面5891畝。轄24個村委會,205個村民小組,2個林場,1個居委會,總人口47735(2017),其中城鎮人口7000餘人。
1962年設石崗公社,1984年建鄉,1987年設鎮。1997年,面積144平方千米,人口3.8萬,轄石崗街居委會及石崗村、田北村、上坪村、金城村、夏家村、筱嶺村、錦南村、界檀村、五星村、保衛村、劉家村、新坊村、石墾村、徐塘村、南田村、金塘村、上羅村、朱坊村、羅山村、高坪村、小塘村、簡山村、鳳崗村、東安村24個行政村。
轄石崗街居委會,上坪村、夏家村、劉家村、小嶺村、金城村、五星村、舍塘村、高坪村、小塘村、東安村、羅山村、朱坊村、簡山村、上羅村、徐塘村、石崗村、田北村、南田村、保衛村、新坊村等2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石崗街,距縣城40千米。
行政代碼:360122104: | 001石崗街居委會 | 200石崗村 | 201劉家村 |
202保衛村 | 203田北村 | 204上坪村 | 205新坊村 |
206金城村 | 207夏家村 | 208小嶺村 | 209錦南村 |
210介檀村 | 211五星村 | 212徐塘村 | 213金塘村 |
214南田村 | 215石墾村 | 216羅山村 | 217上羅村 |
218朱坊 | 219小塘村 | 220簡山村 | 221高坪村 |
222鳳崗村 | 223東安村 | 400江西長征機器廠 |
21世紀以來,來,石崗鎮堅持大開放、大發展戰略,經濟建設呈現出速度加快,市鎮面貌煥然一新,發展活力不斷增強,社會政局穩定的良好勢頭。2006年全鎮農業增加值完成15000萬元,比2005同期增長12%;工業增加值完成8144萬元,比2005同期增長25.7%。全鎮財政總收入確保完成340萬元,比2005同期增長1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8373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385萬元,比2005增長8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00元,比2005年凈增200元,個私增加值完成15351萬元,比2005年增長26.6%,引進外資完成50萬美元,引進內資完成2000萬元,城鄉居民消費水平明顯提高,生活質量不斷改善。
2007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億元,增長6%,財政總收入1810萬元,增長50%,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68萬元,增長50%,實際利用內資2000萬元,外資在歷年沒有完成的基礎上完成了50萬美元;農業總產值完成12100萬元,增長5%;個私民營經濟總產值完成51910萬元,增長25.65%;實現增加值15351萬元,增長26.64%;農民人均年純收入3288元,增長10%。
該鎮屬丘陵地區,山林面積大,適宜種植林果業、藥材、油茶、蔬菜等。全鎮共有山林8.67萬畝,其中油茶林2萬餘畝,一半連片,建成了萬畝油茶林。油茶作為食用油之王,深得消費者喜愛,市場前景十分可觀。該鎮尚有大量荒山可開發利用。鎮界檀圩是南昌市的久負盛名蔬菜基地之一,共有適宜栽培蔬菜的良田3000餘畝,這裡緊靠錦江,沙質土地肥活、疏鬆,灌溉方便,生產的上乘蔬菜深得南昌市民喜愛。
蔬菜:現有界檀圩無公害蔬菜基地2000畝,年種植蔬菜收入1460萬元。與南昌大銘速凍食品廠簽訂了苞菜、芹菜、薺菜、胡蘿蔔、韭菜等品種繁多的蔬菜購銷合同,建立了訂單農業產業鏈,實施了網上購銷。
茶油:該鎮現有油茶林15000畝,年產油茶籽1.2萬噸,全鎮油茶加工廠有30餘家,年產茶油1000噸。
蘿蔔:主要產在上坪、界檀等錦江岸邊,生產的蘿蔔幾百年來一直有“上坪蘿蔔下坪瓜”的美譽,口感極好,甜人心脾,吃一口叫你忘不了,具有生津解渴,消食除膩等功效,是人們抗癌、健胃、減肥的綠色無公害食品,號稱“冬天裡的土人蔘”。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年種植量1000畝以上,總產量200萬公斤。
石崗山清水秀,歷史悠久。石崗之名的來歷就有一段記載:翻閱石崗余氏家譜,相傳明朝年間有地仙論石崗屬於“兩獅搶球”福地,崗上有像獅子頭的亂石,又名“獅牯腦”,稱亂石崗;另外,也有一地仙論地形是“蓮花開放”福地。所以石崗的房屋建在連花地上,可向四面八方開門立戶。
明朝萬曆年間,余氏有人在南昌府做紅筆司爺,因為有錢選地基在蓮花地的中心,建了一幢大官房,而在大門兩側篆刻了兩隻紅石缸,故名“石頭缸”,簡稱“石缸”。諧音為“石崗”,而石崗一說與余氏官人家門口的“石頭缸”分不開。
石崗民俗文化遠近聞名。每年春節各個村寨的燈會、散神節接連不斷;夏秋季節各個村子的社火相繼而至,四鄉八鎮的客人慕名而來,熱鬧非凡。其中石崗梅燭燈又叫板凳龍,是元宵節傳統習俗之一,在石崗每年正月十三晚上舉行,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入選江西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由青蛙龍燈頭、龍段身、龍尾三部分組成,由木板、竹片、白紙和各類花紙製作而成,龍燈頭和龍燈尾還裝有彩燈。以慶賀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期盼新年新氣象的到來,寄託著村民勤勞致富的美好願望。
石崗飲食文化豐富多彩,有味醇口酥的米粉蒸肉,有餘味無窮的陳年酒,有爽口味鮮的野生蘑菇,有特色美味的花米果……。
石崗古建築歷史悠久,有石崗天子廟、上坪大夫第、金城古建築等。
石崗知名人物有神醫喻嘉言和著名歌星楊鈺瑩。
神醫喻嘉言,本姓朱,名昌,字嘉言,公元1858年生,是寧王的後裔。新建區石崗朱坊村人,晚年客居常熟時,為表達不忘故鄉,取號為西昌老人。喻嘉言一生,不僅醫術精湛,而且寫了許多醫著。如《醫門律》《寓意草》,《痰痴明辨》等,這些經典都代代相傳著。
著名歌星楊鈺瑩,1971年出生在江西南昌一個普通家庭,媽媽名叫熊永紅。年輕的時候為了響應黨的號召來到我們石崗參加工作。為了表達把"石崗建設得更美麗"的心愿,給女兒起名――楊崗麗,小名:(崗崗)這就是楊鈺瑩名字的來歷。
1970年,“備戰備荒”的思想主導全省。為了應對形勢,撫河區(即西湖區部分地區)部分單位、工廠遷往石崗鎮。
曾於1972年至1989年任石崗鎮黨委委員、黨辦主任的陳傳湘告訴記者,當年遷往石崗的是南昌撫河區的部分工廠。“有江西第二化工廠、江西國藥廠、南昌橡膠廠等,一共93個工廠。”與此同時,還搬遷成立了不少單位,如撫河建築公司的一、三、四、五連撫河運輸公司,市政工程隊,公共汽車站,郵電局,百貨商場……
當時,撫河區委在石崗建立了所屬的一個黨支部,即“中共南昌市石崗地區備戰外遷指揮部支部委員會”,石崗劃歸南昌市直接管理。撫河區的一部分被“移”至45公裡外的石崗鎮,在那裡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城市體系。
小鎮人口翻了十倍
在戰備思想指導下,石崗這個偏僻清靜的丘陵山岡,就像一鍋“煮開的水”,一下子沸騰起來了。霎時間,一個只有2000多人的小鎮,成為有20000多人的工業化城鎮。
”鎮上新修了9條大街:井岡山大道、寧崗路、永新路、瑞金路、興國路、三灣路、安源路、陳波路、環湖路。僅房屋建設,國家就投資了1億元。在界檀村,住滿了來自全省各地的建設者,材料堆在街兩邊,“沒人看管也不會失竊”。
來自南昌市的“新移民”和石崗當地人相處融洽,葛潔良講述了一件事:當時石崗到南昌通公交,票價為1.05元。一次,一個南昌人想坐車,但身上只帶了1元錢,一個石崗人爽快地掏出5分錢幫他解了困。後來,這個南昌人為了表示感謝,給他介紹了很多生意,鄉親們都說他是“因為5分錢發了大財”。
文化塑城
8所中專學校落戶石崗
隨著“四人幫”集團被粉碎,1972年10月開始,石崗這座擁有20000餘人口、100多個單位和工廠的工業城鎮又在數月內“一鬨而散”,一座座工廠陸續遷回南昌市區,人口紛紛往市裡迴流。石崗,霎時成了一座“空城”。
石崗建設“下馬”,留下的20多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的房屋和9000多平方米的“半拉子”基建房怎麼辦?陳傳湘回憶道,為了保護好國家財產,利用已有房屋,1973年7月,省革委會決定在石崗開辦11所中專學校。從那以後,8所學校陸續遷往石崗,它們分別是:江西省電力工業學校、江西省水利電力學校、江西省文藝學校、江西省衛生學校、江西省輕化工業學校、江西省銀行學校、江西省交通學校、江西省機械工業學校。
1973年10月,江西省文藝學校第一個搬遷至石崗建校。至此,石崗地區由原來的工業城,變成了南昌的文化衛星城。
曾是年輕人心中聖地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石崗是很多年輕人嚮往的地方,那裡是讀書的聖地,也是文化的地標。一位姓陳的當地居民告訴記者,他當時就住在江西省交通學校後面的小山上,每天早上6點鐘,就有很多該校的學生上山晨讀、跑步。石崗人唐清旺曾在江西省文藝學校食堂工作,他告訴記者,那時文藝學校非常輝煌,也是石崗鎮乃至周邊地區“帥哥靚女”最集中的地方。
二次發展不僅讓石崗鎮一躍成為文化衛星城,也大大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發展。68歲的石崗鄉原鄉長黃良性對記者說,那時石崗有自己的“百貨大樓”——安源商場,貨物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有自己的新華書店,一到星期天就有很多人看書;有自己的酒樓,“都是從南昌遷來的”,檔次很高;有兩個菜市場,買肉、蛋、蔬菜都十分方便。“石崗是什麼地界?豐城、高安、安義三縣交界的地方啊,人氣多旺啊!”黃良性激動地說。
迴流
鄉鎮合併“回歸平靜”
然而,這樣的光景沒有維持多長時間。隨著形勢的變化,1977年7月開始,省屬8個中專學校又陸續搬回市內,師生一批接一批離開石崗鎮。這樣,石崗這座“文化城”再次成為一座“空城”。
針對這一情況,省市於1987年將南昌市石崗鎮與新建縣石崗鄉合併,成立新建縣石崗鎮,隸屬新建縣管轄。至此,在歷經17年建設、兩次“蝶變”后,石崗這座位於南昌市西南一隅的小鎮歸於平靜,脫離“南昌市懷抱”,走上了新的發展道路。
未來
老衛星城將建中小產業園
採訪期間,走在石崗的街道上,看著一座座幾十年前遺留下來的建築物,記者依稀能感受到這座文化衛星城當年的繁華。
據石崗鎮黨委書記周輝介紹,截至2013年,該鎮下轄2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和1個社區,人口5萬餘人。石崗鎮的文化氛圍依然濃厚,1997年被評為全省“百強文化中心”,石崗梅燭還被納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未來,該鎮將啟動石崗中小產業園區建設,完成鎮文化綜合大樓建設,對進出石崗的公路進行改造,設立公辦鎮中心幼兒園……
“石崗有著輝煌的過去,但我們更期盼精彩的未來。以集鎮發展帶動全鎮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是我們現在舉全鎮之力在做的事。我相信,石崗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周輝對記者說。
特寫
電影院,石崗人的精神家園
在石崗鎮最氣派的井岡山大道上,有一座廢棄的電影院。談到它,石崗人沒有不知道的,那曾經是四里八鄉唯一的電影院,也是許多人的精神家園。
石崗居民葛潔良到還記得,星期天到電影院看電影是最令人激動的事。“票好難買的,要提前兩三天。”電影院有1200個座位,分上下兩層,放映最多的電影是《上甘嶺》、《英雄兒女》、《紅樓夢》等。一到休息日,電影院便座無虛席,連過道上都站滿人,一部部電影就是當時小鎮人最大的精神享受,他們跟著電影一起歡笑,一起流淚,一起體味人生種種。
再次踏入電影院,一切已物是人非。那道曾被葛潔良視為“神聖不可接近”的大門,已可輕易可入,只是走入放映廳內,已再沒有什麼座位、屏幕,出現在記者面前的是一堵巨大的白牆,牆邊長著野樹,幾隻小雞在廢墟上四處覓食。抬頭看,屋頂只剩下半圓形的拱梁,陽光灑落下來,照耀著這個曾經神秘、喧囂,留下無數人青春記憶的地方。
石崗鎮鴻傑少年學校
對鎮衛生院進行了裝修和設備添置,對鎮醫院進行了改擴建,總面積2000平方米。05年至07年來共投資13萬元用於計生工作,重點建設了鎮計生服務所和24個村的計生服務室。
石崗鎮位於省城南昌西南35公里,境內風光旖旎,在上個世紀70年代曾作為南昌市的文化衛星城而名噪一時,至今仍保存著完整的城市布局,城區面積1.5平方公里,街道縱橫交錯,集鎮設施完善,集貿市場繁榮,農貿市場總面積達3280平方米。每月陰曆逢二、五、八有仔豬圩和牛圩;水電充足,建成了10千伏的變電站,交通便利,錦江自西向東穿過全境,西松公路自北向東南通往松湖鎮,南豐公路由北向南通往豐城。各種車輛日流量1000餘輛次。通信網路健全,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基站各1個,文化積澱深厚,曾榮獲省“百強文化中心”稱號。由於歷史等原因,許多學校、工廠紛紛遷回南昌,石崗鎮現擁有大量閑置廠房、校舍、荒山、水面亟待開發。
鎮內交通便利,區位優越,政府駐地石崗街距縣城31公里,距320國道15公里,距昌樟高速公路10公里,距南昌市35公里,屬南昌半小時經濟圈,錦江自西向東而過,南(南昌)豐(豐城)公路自北向南,西(西山)松(松湖)公路自北向東南在境內交匯。石崗大橋橫跨錦江,連接兩岸,70%的行政村都通了水泥路。政府辦公樓由原老石崗街遷進南昌市撫河區搬遷后新建的新街。按照開發新鎮區、改造老鎮區的思路,按照城鎮發展總體規劃,加大了城鎮建設力度,鎮區面貌煥然一新。現新、老集鎮面積達6平方公里,鎮區設施逐步完善,現有長征路等主要街道7條,總長6700米,其中商業街2條。1988年9月新建了農貿市場1個,面積3280M2,商貿交易非常活躍。鎮內有自來水廠一座,日供水量達5萬噸,安裝路燈40盞,閉路電視300餘戶、收視頻道達22個。教育設施較為完善,鎮區有初級中學2所,中心小學1所,完全小學20所,村小3所,教學點3個;中心衛生院1所、防疫站1所、村級衛生場所24個,文化站在1998年被評為全省“百強文化中心站”。移動、聯通公司均建有傳送站塔,環衛所已從建保所分離,垃圾處理場、公共廁所均在籌建中,小城鎮生態園建設項目正在申報立項之中,城鎮建設的快速發展,正在為鎮區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經濟的更快發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環境和空間。
2張
石崗鎮
近年來,石崗鎮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直各部門、各單位和兄弟鄉鎮的大力支持下,以打造“特色農業大鎮、邊貿工商重鎮、生態宜居名鎮”,重鑄石崗輝煌為奮鬥目標,堅持大開放、大發展的戰略,全鎮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取得較大發展。
鄉村振興步伐加快。一方面充分利用自身區位優勢,完善城鎮設施,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在對石崗鎮街道包括(長征路、賽銀路、三灣路、友誼路、陳波路、康復路)升級改造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造“產、鎮、人融合”的特色小鎮;
推動經濟
改造石崗水廠、新建石崗公交客運站、公益生態停車場,推進石崗農綜市場建設等;堅持“先拆除,后建設”的原則,突出“三個優先”布點,成片推進新農村建設,完成西圳線沿線村點和羅山村何家、上羅村官塘村2個精品村建設。搶抓機遇,引進鑫興昌廚房設備有限公司投資建廠。一方面充分挖掘豐富的自然資源、旅遊資源,增強發展活動。朱坊水庫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吸引企業投資建設省級重點項目——力高·生命陽光城;另一方面聚焦農業發展,打造現代農業示範區范。全鎮鋪開高標準農田建設(2017年完成21082畝、2018年7000多畝),極大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推動農村土地流轉,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積極與江鈴集團對接,擬在羅山、上羅建設江鈴田園綜合體正在進行概念化設計。
石崗鎮環境特別優美,風光宜人,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朱坊水庫建於1958年,其四個壩首全長1180米,集雨面積12.3平方公里,有效庫容940萬立方米,設計灌田1.8萬畝,湖心有小島,三面環山,下游坐落於西山萬壽宮附近,距政府駐地12公里,距西松公路最近處1.5公里,距320國道8公里。錦江下游穿過石崗鎮,夾岸是秀美的蜈蚣山與雞公山,河上坐落著石崗大橋,這裡春可踏青,秋可蕩舟,怡情自然,其樂無窮。石崗還有眾多明清古建築,其中上坪、金城的大夫第、小嶺的土屋群和保衛的牌樓久負盛名。有道教景點三處,其中錦江廟始建於南宋高宗紹興乙丑年,以農曆十月十九、二十日社火節最為熱鬧;唐觀廟建於清朝乾隆年間,有正月二十二左右的龍燈“散神節”;天子廟建於清朝中期,其節日為正月十三日梅燭節。飲食文化更是豐富多彩,有味醇口酥的米粉蒸肉,有餘味無窮的陳年酒,有爽口味鮮的野生蘑菇,現代文化積澱深厚,1997年榮獲省“百強文化中心”稱號。
錦江河發源於上高,穿過高安城,下游石崗段夾岸是秀美的蜈蚣山和雞公山,河上坐落著石崗界檀橋,這裡春有春遊,秋可蕩舟,怡情自然,其樂無窮。80年代前,錦河兩岸村莊都有碼頭,航運業比較發達。
朱坊水庫是南昌市五座中型水庫之一,也是僅存的一座未開發的“處女水庫”。水庫共有四個壩道,庫容1200萬方,最高水位面積3500畝,可養水面1300畝,庫區水源充沛,水質清澈,群山環抱,風光秀麗,水庫中央有數座小島與外界隔絕,宛若世外桃源,美不勝收。庫區內生產生活設施一應俱全,交通便利,旅遊、養殖市場前景廣闊。
石崗還有眾多明清古建築,其中上坪、金城的大夫第和小嶺土屋群久負盛名。
楊鈺瑩1971年出生在江西南昌一個普通家庭,媽媽名叫熊永紅。年輕的時候為了響應黨的號召來到我們石崗參加工作。為了表達把“石崗建設得更美麗”的心愿,給女兒起名――楊崗麗,小名:(崗崗)這就是楊鈺瑩名字的來歷。應該說,如果沒有楊鈺瑩的媽媽,就不會有中國歌壇的這位色藝雙絕的傳奇人物――楊鈺瑩。
2張
石崗鎮
2018年12月18日,獲得中共南昌市委、南昌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南昌市2017-2018年度文明村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