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村燈會
泮村燈會
徠泮村燈會又稱舞燈會,是廣東省開平市的特色傳統民俗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三舉行,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了。2007年5月,開平泮村燈會成功申報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6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泮村燈會”既是“傳統手工藝”,又頗具“民俗”風味,是珍貴的文化瑰寶和歷史文化遺產。2011年2月14-15日,正逢第十八屆泮村燈會舉行之日。
泮村燈會
源遠流長的鄺氏世系,可追溯至公元1103年始祖三七公,歷九百年整。先祖數代,遷徙頻繁。始祖三七公世居安徽廬江縣延蔓村,於公元1129年遷居廣東南海大鎮鄉。二世祖愈平公,於公元1216年由京城臨安遷居廣東河源。三世祖一聲公,於公元1225年由河源遷居新會城。四世祖公昭公,於公元1250年由新會遷居水口泮村坑口裡。公昭公遷居泮村后,才真正定居下來,延至今,已近八百年歷史並歷經三十四代,村內祖祠堂有三十一間之多。故泮村已成為鄺氏人口聚居眾多的大村大族。其中也有不少人移居別處。如七世祖南潤公(后改名南漢)於宋朝末期遷居南海大鎮;九世祖仲常公遷居斗門小濠沖;十四世祖理秀公遷居懷集;十四世祖國惠公遷居新興;二十世祖宏德公遞上陽江;十七世祖惕庵公、十九世祖朝英公回遷新會城等等。至今在各地已開枝散葉,成村成族。還有飄洋過海遷往美、加、星、馬等國外,以及在港澳者,現有海外僑胞二萬五千多人。他們認祖歸宗,都承認泮村是他們的祖居地,常有人回泮村祭祖尋根。
2008年入選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泮村燈會
泮村,屬開平水口鎮,地處珠江三角洲、潭江北岸平原區,位於五邑僑鄉開平、台山、新會、鶴山四市交匯處,東與新會交界、南與台山相鄰、西連開平市縱深,北與鶴山接壤,總面積16平方公里,水陸相連,潭江河與之相伴,朝飲晚浴,有豐富的水資源,為農業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河之兩岸設有水口外貿碼頭、南有公益外貿碼頭,隔河相望,互相呼應,外貿貨船、客運雙體水翼船穿梭而過,是對外開放的港口。
泮村燈會曾因戰亂和特殊原因一度停頓,改革開放后,新時代首屆泮村燈會於1985年起舞,農曆正月十三日,泮村全鄉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炮竹震天,龍獅共舞,伴隨四米多高的大花燈,由徠早到晚,巡遊全鄉四十二條鄺姓自然村。從2004年開始,泮村燈會每年一小舞、三年一大舞,每隔六十年(凡甲申年)搞一次盛大慶典,意在進一步推廣泮村燈會,使這項傳統文化得以發展、傳承。因其全過程包括扎燈、送燈、起燈、舞燈、打燈,故擇其名為“泮村燈會”。
從2004年開始,“泮村燈會”每一年一小舞、三年一大舞,每隔六十年(凡甲申年)搞一次盛大慶典。正是大舞之年,也是“泮村燈會”2008年6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來的第一屆舞燈盛會,因而較往年熱鬧許多,除了泮村近2萬海內外鄉親參與外,還吸引江門五邑乃至珠三角周邊城市以及港澳同胞眾多慕名者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看、攝影。
巡遊隊伍從一條村莊向另一條村進發。遠望,延綿3公里長的隊伍如同一條巨大的彩帶點綴在廣袤的原野上;近看,巡遊隊伍的2000張臉孔就如一首耐人尋味的詩:有白髮蒼蒼的老人,有成熟穩重的中年漢子,有剛柔並重的鄺家媳婦,有意氣風發的小夥子,有活潑端莊的少女,有稚氣未脫的小孩。他們步調一致,英姿颯爽。看那由泮村媳婦組成的泮村舞蹈隊,在領頭人富有節奏的哨子聲指揮下,齊刷刷地扭著腰枝跳著舞。
“泮村燈會”曾是少數有錢人的燈會,如今不僅是泮村全村人的燈會,還成為凝聚人心、凝聚僑心、振奮人心的橋樑和紐帶。為了參加舞燈會,在外出工作的本村人趕回來了,外地的親戚趕過來了,多年未見的海外鄉親趕回來了。正月十三日這一天,各村男女一部分參加醒獅隊、龍隊,還有一部分留在本村參加獅隊,或加入接待組迎接各地來賓,組織全村村民集中開餐。大家歡聚一堂,共聚情誼,共話家鄉變遷,開始醞釀投資家鄉的新計劃。因此,很多海外華僑寧願春節不回來過年也要選擇在燈會這一天回來與親人團聚。